审计
实物财产; (3)规定内部审计活动的范围。 2.内部审计活动的章程应该以书面形式存在。 书面声明使审计师得以将章程正式提交管理层审批,并交董事会认可。 它还有助于定期评估内部审计活动的宗旨、权力和职责 是否适当。 在 组织 的内部审计 职能 的管理中,提供一份包括内部审计活动章程的正式书面文件是很关键的。 应该确定并 通报 这些宗旨、权力和职责,以确立内部审计 活动
录的完整性;计价方法的 恰当性;余额的正确性;披露的恰当性。 为达到审计目标应执行不少于以下审计程序: ( 1) 取得或编制本类资产余额明细表,进行机械性复核; ( 2) 监盘或盘点; ( 3) 借、贷方发生额计价抽查; ( 4) 会计处理抽查; ( 5) 适当的截止性测试; ( 6) 适当了解本类资产的抵押、担保情况; ( 7) 适当了解存货存放年度; ( 8) 验明披露的恰当性。 4.
务审计员向受审部门发送。 4. 3 财务审计员依据《财务审计工作规范》进行现场审计,收集证据记录不合格项。 4. 4审计结束后,财务审计员填写《财务审计检查表》,经财务总监审阅后,发送给被审计部门的负责人及财务主管。 4. 5 不合格项处理 4. 5. 1审计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由财务审计员填写《财务审计不合格及纠正措施报告》,交财务总监审阅。 4.
(一) 被审计单位的名称; (二) 审计事项及其期间或截止日期; (三) 审计程序的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 记录; (四) 审计结论; (五) 执行人员姓名和执行日期; (六) 复核人员姓名、复核意见和复核日期; (七) 索引号及页次; (八) 审计标识与其他符号及其说明等。 第十六条 煤矿环境审计可采用 审核 、 观察 、 监盘 、 询问 、 函证 、计算 、 分析性复 核等常规审计方法。
查物资储备定额、库存物资保管、维护保养、物资盘存以及盘盈盘亏处理等业务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 (四)审查物资发出控制制度的健全性。 检查物资发出审批、记录、复核手续是否完备、稽核控制是否有效。 第十条 对生产过程内部控制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审查产品计划管理控制制度。 检查是否根据以销定产的原则,以及生产能力,确定生产任务,编制生产计划、成本计划,生产计划
政主管部门的要求。 2.对各部门的成本费用核算和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关联协议及各项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3.审计股东权益及股利分配,核实公司的净资产,查明公司股利分配,以及股本和各项公积金的增、减变化是否公平合理,符合法定程序,有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事项。 4.审计有关经济事项的审批程序是否健全。 (四)进行经济效益审计,审查分析各种
人力资源的内部审计,其主要关注点在执行的结果与执行的过程,目的是要保证公司政策制度的规定与员工的获得一致,审计的侧重点是在于做得怎么样。 因此,内部审计的要素可以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职能( FUNCTIONS),一般有人力资源政策与环境的适合度、人员任用、薪酬激励、绩效 考核、员工培训与发展、管理者继承计划、人力资源信息运用、人力资源部门的专业程度等重点要素。 当然也可就某一项职能做特别审计
失的确认是否合规; 4.审查预付款项的真实性、合法性。 四、审查存货管理: 1.审查存货会计记录是否有严格的程序; 2.审查集团财务调货控制程序、控制要点是否健全、合理。 五、审查长期投资: 1.审查长期投资内部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2.审查长期投资业务的合法性; 3.审查长期投资收益的确认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及时入帐。 六、审查固定资产: 1.审查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财 务 审 计 检查 表 》 , 经 财 务 总 监审 阅 后 ,发 送 给 被 审 计 部 门 的 负责 人 及 财 务 主 管。 4. 5 不 合 格 项 处 理 4. 5. 1审 计 中 发 现 的 不 合 格 项 , 由 财 务 审 计 员 填写 《 财 务 审 计 不 合 格 及 纠 正措施 报告 》, 交 财 务 总 监审 阅。 4. 5. 2收 到 纠 正 要 求 的 部 门
外部监管、外部治理不力时,发生安然公司、世界通讯公司等会计造假、欺骗股东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股东等专用资产或资源提供者投入专用资产或资源后,需要建立一种跟踪、监控投资对象的机制,确信其投入的资产得到有效使用,并得到预期投资报酬。 但这是一种事后监督,专用资产或资源提供者需要一种直接或间接对公司重大决策表达意见的制度安排,促使经营者履行合约责任。 对大量弱势群体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