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
你们能不能根据植物的生活环境和生长状况发现影响植物吸水和失水的环境因素可能是什么呢 ?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 ) 提示 : 影响植物吸水和失水的环境因素可能是什么 ? (与光 , 温度 , 施肥 , 浇水等有关 , 还可能和外界溶液的浓度有关 ) 你们提出的问题,很有见解 .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课堂上先探 究一下外界溶液的浓度对植物吸水和失水的影响 D. 探究演示实验 : 1.
林面积、覆盖率和人均森林面积的现状,想一想我国森林占地面积与其他国家相比有何差异。 你认为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展示课件 ]森林的破坏 [提问 ]你知道我国乃至全世界还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保护环境保护森林。 (如植 树节、《森林法》等) [小组活动 ]校园绿化设计 一般步骤: ① 了解学校的绿化状况,包括校园的绿化规划,校园的绿化现状。 根据上节课布置的课外作业,提问:(
们学习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你想了解人体细胞的结构吗。 出示人的红细胞和肌肉细胞以及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体验组成人体细胞的形态结构。 探究过程 (一)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 引导学生回忆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操作注意点,然后观察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玻片的材料用具。 问题:( 1)两个实验的材料用具有什么不同。 ( 2)应该取实验材料的哪一部分
改变现状,我们必须共同行动进行绿化,植树造林。 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 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 %。 说明了我国土地面积大,生态环境类 型多样,但人口众多, 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很少。 目前,植树造林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行为。 1979 年起把每年 3 月 12 日定为“植树节”。 1984 年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总结:
蚯蚓 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作出假设: 蚯蚓在硬纸板上爬得快或蚯蚓在玻璃板上爬得快。 实验: (分工合作)( 1) 制作计划: 选面积一样的玻璃板和硬纸板,大小差不多的蚯蚓,使蚯蚓分别在玻璃板和硬纸板上爬动,观察记录现象
,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 花 —— 凋谢后形成果实 果实 —— 体内产生种子 种子 —— 长出新的幼苗 [归纳 ]:请你归纳出绿色开花植 物的结构层次。 [播放 FLASH]:多细胞植物的结构层次。 切开番茄果实时注意安全。 回忆有关植物组织的知识,认为果实的表层是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内部有果肉,属于营养组织。 认同器官由组织构成。 借助填图题巩固刚学的知识。 小组讨论略。 认同根、茎
原因是什么。 ( 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什么。 ( 3)你是否能解释叶为什么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讲述 ]: 叶片的叶肉细胞和 尝试回答:叶片中含有叶绿体,使叶片呈现绿色。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又含有绿色的叶绿素。 叶绿素能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因此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观察 ]: 让我们动手亲自观察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
( 1) 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玻片标本。 ( 2) 使用显微镜垂危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玻片标本,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面玻片标本,归纳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切割方向、方法等,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切割,应注意什么。 学生:把制好的临时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然后再把永久切片放在显微镜下, 进一步了解叶 片的结构。 展示学生画的叶片结构图
观形态。 2.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临时装片,再观察根尖的永久装片,再对比《根尖模式》图,总结出根尖的基本结构。 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结构时,要求学生从尖端向上依次观察,教师巡回指导,指出观察的方法和观察的角度等。 组织学生讨论,通过问题讨论,总结出根尖的结构,随观察的次序提出问题: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的细胞的体积大小,排列和形态是怎样的 ?你还观察到哪些结构 ? 方案二:
5分钟后,鼠妇大多数移至黑暗潮湿处。 ( 4)实物投影:各小组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 鼠妇的数目 环境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黑暗潮湿 5 6 7 8 9 明亮干燥 5 4 3 2 1 ( 5)小组成员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小组之间交流,得出结论。 预期结论: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学生 15实验小组:假设二:鼠妇喜欢温暖的环境。 ( 1)教师推荐实验器材。 ( 2)实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