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
3)拮抗 AT1受体, AngⅡ 可能转而主要激动能引起细胞凋亡的 AT2受体 . 由于 ACEI和 ARBs作用于 RAAS的不同环节,联合应用来控制 CHF应是合理的 ,目前在评价中。 2020/11/4 23 blockers 1975年 , 首先用于扩张性心肌病导致的严重 CHF。 1980年代 , 部分患者用后取消了心脏移植的治疗计划。 1993年 , ACEI +
尽早形成“金三角” 避免发生:低血压、高血钾症、肾功能损害 禁忌 : ACEI+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联用 23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新进展 ——限钠,限水的观念更新 限钠: 稳定期限制钠摄入 不一定获益 , 正常饮食可改善预后 心功能 IIIIV级患者有益。 心衰急性发作伴有容量负荷过重的患者 , 通常要限制钠摄入 2g/d。 限水: 严重低钠血症 ( 血钠<
2020, 19( 3): 63 Company Logo 气虚血瘀模型 甲硝基亚硝基胍 (MNNG)+ 雷尼替丁 + 饥饱失常法 ①甲硝基亚硝基胍用水配成 50μ g/ml 的溶液 , 装入避光饮水瓶给大鼠自由饮用 ②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按每天 0103g/kg 灌胃 , 每日 1 次 ③饥饱失常 2d 喂食 , 保证足量 ,1d 停食 [4]尹军祥,田金洲 .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制作方法与评价
疗中的地位 • 洋地黄 类药物主要是症状疗效、但循证医学研究不增加死亡率。 国内、外指南将其定位在 IIa类适应证( A级) • 非洋地黄 类正性肌力药物只是作为短期治疗措施,且能增加心肌耗氧、钙负荷,有潜在风险,不降低死亡率,不改善预后。 有无不增加死亡率,对预后无不利影响的新药。 钙增敏剂 24 传统正性肌力药物存在的问题 洋地黄类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安全范围小
β阻滞剂的标准治疗后 , 仍存 心衰 症状者 可推荐加用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 B级推荐) 治疗 选择性窦房结抑制剂 , 伊伐布雷定 慢性 症状性心衰、窦性心律、心率 ≥70次 /分患者中, 该研究中, 仅 26% CHF者使用了靶剂量 β 阻滞剂, 伊伐布雷定较安慰剂,改善 CVD 死亡率、因心衰再住院率 为那些已用最大耐受剂量 β 阻滞剂患者 , 提供更多 的 选择 已用大剂量 β
代谢性酸中毒 • 可用于运动所致酸中毒的评估 • AT发生在 VO2max出现之后,因此用 VO2max占预测值的百分比来表示。 在正常人(不常参加运动的人), AT正常值为 35%- 80%,一般可达到50%- 60% VO2 max预测值。 AT值大小受年龄,运动形式,特殊的运动方案所影响。 • 氧脉搏( O2pulse): VO2与 HR的比,称为氧脉搏,氧脉搏在递增运动时增加。
淋巴滤泡样”结构 发病率 甲状腺炎中最常见 甲状腺疾病中位于第二位 美国发病率 1%~2% 所有甲状腺手术疾病中占 9% 多见于 30~50岁女性,女性是男性发病率的 3倍,儿童亦不少见 临床特征 甲状腺的形态 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也可有单结节或多结节 峡部和椎体叶常同时增大 质地坚韧 很少与周围粘连 表面可光滑、结节样或细粒感 触诊 甲状腺的功能 T T TSH 正常 T3↑或 T T4均
和胸腹水。 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的下垂部位,经常卧位者以腰骶部为明显,能起床活动者以脚、踝内侧较明显,常于晚间出现,休息一夜后可消失,颜面部一般不肿。 病程晚期可出现全身性水肿。 水肿为对称性、凹陷性,胸水以双侧为多见,如为半侧则多位于右侧;腹水多发生于病程晚期,如有三尖瓣关闭不全,腹水可较早出现。 听诊时胸骨左缘第 3~ 4肋间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三尖瓣还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性杂音
38 三 .关于慢性 HBsAg携带者 39 ㈠ 定义 慢性 HBsAg携带: 慢性 HBV携带: 骆抗先教授: 慢性无症状携带 ⑪慢性健康病毒携带 ⑫无症状病毒携带(轻微病变) ⑬亚临床乙型肝炎 40 ㈡ ASC的自然进程,见图 9 41 ㈢ 慢性 HBsAg携带者并非都不存在进展性肝损害 •慢性 HBsAg携带者是一个内涵相当复杂的群体,可以含有由肝组织正常至肝硬化( LC)的不同疾病谱;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