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
1998 年 5 月 4 日,北大举行了百年庆典,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大建校 100周年时作了深情的演讲。 一、基础知识 ,并给加点字注音。 ( 1)名副其实( ): ( 2)走马观花: ( 3)目空一切: ( 4)沧桑( )( ): ( 5)洗礼: ( 6)一旦( ): ( 7)浅薄( ): 答案:( 1) f249。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也说名符其实。 ( 2)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伐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侘胄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 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 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 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二)课文内容填空 字词解释 大江:长江 风流人物:英雄人物 雪:浪花 一时:当时,指赤壁之战时 遥想:远想 英发:勃发,形容周瑜气概 纶 (guān)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樯橹 (qi225。 ng lǔ):原指船上的桅杆和桨
g )彷徨( huang)寂寥( liao ) 惆怅( chang )颓圮( pi ) 丁香意象 :丁香的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诗人们面对丁香花的时候,往往有一种伤春的愁绪,因此有人把丁香看成是愁品;丁香花的颜色以白色或淡紫色为主, 颜色并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因此,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丁香花是美丽、高洁和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 二、自主合作探究 (一)初读,整体感悟
要求,违背了封建正统的世俗常情。 由此可见,贾宝玉是封建阶级的叛逆形象。 人物出场之后,作者是怎样从正面描写 贾宝玉的。 这些描写表现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贾宝玉出场之后,作者从三个方面对他作了正面描写,一是外貌描 写,二是用两首《西江月》词来揭示人物性格,三是通过摔玉的情节进一步刻画人物。 外貌描写。 宝玉出场后,作者首先从黛玉眼中所见来着力描写他的外貌,先写衣着打扮,后写神态表情。
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背景,发展脉络、人物传动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作为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精彩篇章 ,《林黛玉进贾府》是全书的序幕之一,它通过一个从未到过贾府的人物 —— 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这个封建大家族进行了介绍,环境描写细致真实,人物语言、动作描写形象生动。 (1)给字正音 敕造( ch236。 ) 阜盛( f249。 ) 绾着( wǎn) 内帏(
学生观察后对比课本思考后回答 (教师提 示:结合作者笔下描写的王熙凤所展现的人物性格来思考)。 教师总结:新版的王熙凤服饰更符合作者描写的形象,服饰华贵艳丽,体现了王熙凤志得意满的心理和贪婪的性格特点。 旧版的王熙凤的脸部容貌更符合作者的描写,容貌美丽但那独特的“吊梢眉”“三角眼”,让人 感觉阴险狡诈,脸部自有一种威严。 而新版的王熙凤让人感觉比较柔婉可亲。 :再读原文
C.战败而亡, 诚 不得已 D.臣 诚 知不如徐公美 4.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古者富贵而 名摩灭 B. 思垂空文 以自现 C.放 矢 旧闻 D.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E.则 仆偿前辱之 责 F. 稽 其成败兴坏之纪 5.下列 加粗 字词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 A. 且负下未 易居 , 下流 多谤议 B.唯 倜傥 非常之人称 焉 C.恨 私心 有所不尽 D.鄙陋 没世 而 文采
)衣 怯懦( ) 沉溺( ) 缧绁( ) 臧( )获 没( )世 倜傥( ) 膑( )脚 愠( )色 剌( )谬 二、合作探究: 阅读 1— 2段,根据课下注释,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一 司马迁 再 拜言 拜两拜 曩 者 辱 赐书 从前;使 „„ 受屈辱,使动 意气勤勤恳恳 情意;诚挚恳切(古) 若 望 仆不 相 师 怨恨;效法,遵从 请略陈 固陋 固执鄙陋的意见(形作名) 阙然 久不 报
出他的什么特点。 明确: 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② 旷达的胸怀,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 、拓展提高 能力训练:根据下文开头,发挥丰富想象和联想, 续写文章。 ( 100字左右) 金秋十月,夕阳西下。 一老农坐在自家的田埂上,一边抽 着烟,一边浮想联翩 „„ ( 2) 《定风波》 学案 【学习 目标 】 学习通过 “ 知任论世 ” 鉴赏诗歌的方法。 学习赏析、评价诗歌中的形象。
古之 学者 . . 必有师 所以. . 传道 受 . 业解惑也 孰 . 能无 惑 . 生 乎 . 吾前 其闻道也 固 . 先乎 吾 吾 从而师 . . . 之 夫 庸 . 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 乎 .。 无 . 贵 无 . 贱 (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 3)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