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 AC 和 BD,求两条小路的长 (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 2 位 ) 和花坛的面积(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 1 位 )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菱形性质的应用, 巩固了菱形性质,会灵活运用菱形的面积公式,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 课堂小结:填表,提问的方式进行(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加以强调和补充) C B D A O C B D A O C B D A
五、练习朗读课文 六、作 业 、词和课后“读读写写”中词语。 (课后练习 1)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借物喻人、有详有略、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 ,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 同学们,都吃过花生吧,喜欢吃吗。 (喜欢)那么著名作家许地山写的这篇《落花生》是不是告诉我们花生什么样子。 如何好吃啊。 (不是
法。 指名回答。 师生评议。 如果有不同的算法,应该鼓励、表扬。 预设 ① 连减法。 ② 倒着数两个数。 ③ 拆 11 为 10 和 1,先用 10 去减。 ④ 画图观察法。 ⑤ 因为 9+2=11,所以 112=9。 师:孩子们真是让人佩服,想出了这么多计算 112 的方法。 ⑥ 师:刚才 xxx 同学说的“拆 11 为 10 和 1,先用 10 去减。 ”是这样的。 教师操作示范,学生观看。
:现在钟面上是几时 ?你怎样看出来的 ? 引导学生说出 :这是 1 时。 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 1,是 1 时。 小结 :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 1,是 1 时。 试一试。 我们一起来看看冬冬一天的时间表。 依次课件出示 4 个钟面 ①第一个钟面是几时。 小朋友在做什么。 你怎么知道是 7 时。 ② 7 时再过 1 小时是什么时候。 谁能告诉大家 8 时怎么拨。 (学生拨)出示第二个钟面
地方 ,我们把它叫做角的边 . 边说边演示画一个角 . 边 边 顶点 4 师 :把它画下来就是这样的一个图形 ,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角 . 师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问 :角 有几个顶点 ,几条边 ?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 :角有一个顶点 ,两条边 . 师 : 这两条边是直直的还是弯弯的 ?﹙直直的﹚角也有自己的符号 ,角的符号是一条弧线 ,就是从一条边上画弧线 ,一直画到另一条边上 .
你就看一看、摸一摸,然后介绍给同桌小朋友听听。 ” (学生活动,同桌介绍。 ) 二、思索探究 交流共享 分类。 “刚才通过小朋友的介绍,我们发现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体,都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形状。 老师从小朋友当中拿了几个,也带了几个,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 (出示各种形状的物体) 这么多的物体,你们能根据刚才观察物体的方法,给“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吗。 谁来分分类。 (学生 分类)为什么这么分。
( 5)师巡视学生拨钟,挑选拨 3 时、 9 时、 12 时的小朋友说说 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 6) 观察整时的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说说你的发现。 小结: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几 ,就是 几时。 4. “想想做做 ”第 4 题和第 6 题。 ( 1) .在小组内轮流说一说: 时了,小朋友在。 比一比,哪一组说得 正确。 ( 2) .小组交流,师巡视。 ( 3) .集体交流,请一小组汇报
习】实验室氧气的制取 【问题讨论】 视频中演示了哪几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它们的装置有何不同。 两组装置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为什么。 装置的选择要考虑哪些因素。 【出示】制取装置的选择依据: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 思考 回忆、思考、比较 观看视频 思考、讨论、分析 过渡,并设置疑问 引导学生思考 复习旧知识,通过看、听、思让学生由外在的感知深入到内心。 对比制氧的知识点,分析思考
画展示反应过程 ) 在上面的实验中,发生了这样的反应: NaOH+HCI=NaCl+H2O [介绍 ]其他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 例: Ca(OH)2+2HCl=CaCl2+2H2O 2NaOH+H2SO4= Na2SO4+2H2O [设问 ]试总结上述三个反应的特点。 [讨论 ] [学生发言 ] [教师总结 ]三个反应都生成水,另一种产物 (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钠
在学生发言 的基础上,着重理解以下词句。 ( 1)映山红就是指杜鹃花。 ( 2)新绿指春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绿色。 ( 3)明艳指颜色明亮鲜艳。 ( 4)时而指有时候。 “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就是指溪 宽,有时侯窄,有时候慢,有时侯快。 (学生练习用“时 而„„ 时 而„„ 时 而„„ 时 而„„” “ 有时候 „„ 有时候 „„ 有时候 „„ 有时候 „„” ) ”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