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
动群众,为革命发展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离开了武装斗争就不能保卫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赖以发展的战略基地,如果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不与根据地建设相结合,武装斗争就失去了阵地和依托,土地革命就失去了根基。 • ( 3)意义:这一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科学地指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者的关系:共产党的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要条件;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内容,进行土地革命,能充分发 动群众,为革命发展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离开了武装斗争就不能保卫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赖以发展的战略基地,如果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不与根据地建设相结合,武装斗争就失去了阵地和依托,土地革命就失去了根基。 ( 3)意义:这一理论的提出
有威信。 国民党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孙中山真诚欢迎共产党同 他合作。 中共 “ 三大 ” 召开时间: 1923年 内容 : A、正式决定合作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的方式: 党内合作。 3。 评价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一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建立时间: 1927年 10月 性 质: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工农武装割据 ” 思想形成和实践 ( 1)思想内涵: 土地革命 —— 核心根本 武装斗争 —— 军事保证 根据地建设 —— 经济保证 ( 2)成功实践: 井冈山根据地巩固扩大;
) 的旗号。 (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在广州起义中,建立了( )政府。 ( )为中国共产党从城市转入 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1927年 10月,毛泽东创建了( ),点燃了 “ ”的星星之火。 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 ) 召开,选举( )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 为中央军委主席。 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 ( )、(
盾上升 共产党的“左”倾错误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北上抗日 进攻:冒险主义 防御:保守主义 退却:逃跑主义 军事上: 道路上 中心:工人阶级的城市暴动 配合:农民阶级配合作用 【 直接原因 】 【 主要原因 】 瞿秋白 ——李立三 ——王明、博古 八七会议 1931 遵义会议 1935 整风运动 1942 中心: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运动。 建立、包围、夺取 【 小结 】 二、过程 (一)瑞金
收起义爆发 江 西 赣 江 永新 秋收起义部队的军旗 长沙 浏阳 修水 铜鼓 安源 文家市 文家市会议决策: 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江 西 赣 江 文家市 三湾 永新 秋收起义和 向井冈山进军图 井冈山 长沙 浏阳 三湾改编: 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 井冈山会师 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面战场 凇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临沂血战 滕县肉搏 [王铭章 ] 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 1938年 4月上旬,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在鲁南的台儿庄重创日军第十师团,歼敌万余,取得了正面战场作战的首次胜利。 图为士兵正在追击残敌。 台儿庄战役的历史意义:它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 1) 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 原因 ( 2)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三、红军长征 经过 ( 1) 长征的开始: 1934年 10月 ( 2) 遵义会议 ( 1935年 1月) 内容: ①② P72页第 2段 意义:成熟的标志;转危为安 ( 3) 长征的胜利 会宁大会师 : 1936年 10月 吴起镇会师 : 1935年 10月 历史意义:粉碎;转危为安。
割 据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武装斗争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政权建设、经济建设 战略阵地 中心内容 前提和保障 1930年江西永丰土地调查情况 阶级成分 所占人口比 所占土地比 地主、富农 6% 80% 中 农 20% 15% 贫 农 60% 5% 雇农、手工业者 13% 0%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二、寻找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中国共产党的十年探索 运动战指的是依托较大的作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