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
2、湿时病叶上产生灰至灰绿色而又密集的霉层。 防治该病首先要排水降湿,然后用 50速克灵 10001500 倍液,20 天喷施一次,20粉锈宁 8001000 倍液或 50多菌灵 600 倍液,在韭菜收割后及苗高 58 厘米时喷 2 次。 三、根蛆引起的枯叶受根蛆危害的韭菜鳞茎常被蛀食成空洞,引起腐烂进而叶片枯黄,凋谢致死。 防治上可用晒根、施草木灰或每亩用 5辛硫磷颗粒剂 2
2、雨时便开始传播但此时离冬枣坐果期沿早。 往往在果实近白熟期发病(约 8 月上、中旬)。 另据介绍,分生隐匿民子在高温、高湿、多雨水情况下易于大生发生,最适萌发温度为 2832C,相对湿度为 95%以上并南昌补充一定糖分,在此适合条件下,不足 10 小时可完成侵染过程,潜育期一般 313 天,有时长达4050 天以上,具潜伏侵染性。 据此,该病于 7 月前后,由迁移范围大
2、芽全部吃光,造成严重减产或绝收。 卵期的长短与气温的高低关系密切,平均气温越高,卵期越短。 幼虫随着虫龄的增长而危害增大,幼虫具有假死性和趋化性。 二、 米范围内,翻刨土层 15 厘米,将越冬蛹挖出消灭。 在初冬或早春刨树盘时,将其蛹随时拣出。 还可利用幼虫受惊后假死落地的特性,在幼虫危害期摇树震落幼虫,就地捕杀。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前,在树干上缠绕塑料薄膜或纸裙,阻止雌蛾上树交尾和产卵
2、该病菌是土居真菌,在土壤中一般可存活 3,适宜发病温度为 24土壤带菌后,往往造成连续多年发病,连作地中菌量可不断积累,发病加重。 种植感病品种极易引致枯萎病的流行。 阴雨、寒潮造成作物抵抗力减弱,病菌更易侵入,发病加重,因此春植发病重,夏秋植发病轻。 高畦深沟,基肥充足,有利于作物生长,发病较轻;低洼积水,不利于作物生长,发病严重。 二、非葫芦科作物轮作 3 年以上,最好与大田作物轮作。
2、830,相对湿度高于 85%时最易发病。 因此,该病易于在春季温度高、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的大棚或温室里发生。 (三)防治措施1、合理密植黄瓜栽培密度不仅影响到黄瓜的产量和质量,还影响黄瓜红粉病的发生和蔓延。 如黄瓜栽培密度过大,则易形成湿度大、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的环境,加重红粉病的发生。 因此,保护地黄瓜的密度宜在 3500 株/亩左右。 一些叶片、株型小的品种,密度可适当增加,但不宜超过
2、平凉市的一些区、县等多个地方新发现苹果蠹蛾疫情。 目前苹果蠹蛾已经在新疆、甘肃、黑龙江、内蒙、宁夏等五个省(区)发生,全国发生面积 490多万亩,每年造成经济损失 果蠹蛾是当前重点防治的蛀虫之一。 根据苹果蠹蛾的发生状态。 可划分为三类区域:第一类是普遍发生区,包括新疆全境,甘肃河西地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和鸡西市的大部分地区。 第二类是零星发生区,包括甘肃兰州市、白银市、静宁县,宁夏中卫市
2、分有利。 气象部门预报近日我省仍将持续阴雨天气,8 月份降水将偏多,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蔓延。 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省马铃薯晚疫病在大部分县(市、区)将达到偏重发生程度。 各地要搞好田间调查,宣传指导农民重视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并积极组织,及时喷药预防。 防治建议:由于没有高抗晚疫病的品种,在晚疫病流行区,化学防治是目前控制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的主要措施,只要使用得当
2、嫩组织,孵化后的幼虫即取食危害这些组织,花梗受害后输导组织遭破坏,花穗慢慢枯死。 雌蕊受害后子房肿大,逐渐变黄,并慢慢枯死或脱落。 幼果受侵部位常在果柄附近,外表皮出现茶褐色斑点,刚入侵时一般不立即脱落,但当幼果生长到黄豆大幼果分果前后、幼虫发育已接近老熟时,受害幼果开始掉落,最终几乎无一受害幼果能够幸免。 幼虫侵害花穗或雌蕊时一般为单头虫入侵,但在受害的幼果中发现有多头幼虫同时处于同一部位
2、24 毫米,头部及身体覆盖白色鳞粉,触角雄虫羽状、雌虫丝状。 卵接近矩形,长 米,米,卵壳表面有网状花纹,初产卵为黄白色,接近孵化时呈浅蓝色。 二、生活习性荔枝巢蛾的成虫不活跃,多停留在寄主的枝干上。 成虫寿命:雄 46 天,雌410 天,雌雄比例约 2:1,羽化后第 2 天即可进行交尾并产卵。 卵产在主干或大枝条上的树皮裂缝或伤口处,单粒或几粒一堆,卵粒上常有少量的鳞毛覆盖。
2、进裂果的发生。 柑桔果实的裂果难易与品种特性也有直接的关系,如宽皮柑桔中的早熟温州蜜柑、本地早蜜桔、乳桔和南丰蜜桔,甜橙类中的脐橙、哈姆林、锦橙和红江橙,柚类中的玉环柚、早香柚、琯溪蜜柚和度尾蜜柚等,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裂果现象。 防治柑桔裂果,可采取以下措施: 1、对容易发生裂果的园地,选用裂果少的品种品系举行栽培; 2、改良土壤,培育健全的桔树根系;地面覆盖稻草,减少土壤水分干湿的剧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