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内容摘要:

2、雨时便开始传播但此时离冬枣坐果期沿早。 往往在果实近白熟期发病(约 8 月上、中旬)。 另据介绍,分生隐匿民子在高温、高湿、多雨水情况下易于大生发生,最适萌发温度为 2832C,相对湿度为 95%以上并南昌补充一定糖分,在此适合条件下,不足 10 小时可完成侵染过程,潜育期一般 313 天,有时长达4050 天以上,具潜伏侵染性。 据此,该病于 7 月前后,由迁移范围大、发生较重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带菌及接种有密切关系,也有资料介绍,炭疽病与缩果病合并发生是造成大量落果的原因,但也与刺吸式口器害虫这害有密切关系。 在近成熟时发病较轻。 2、防治方法(1)降低菌源基数,减少病源。 对树下枣吊、落叶、病果等及时清 3、除,也包括附近刺槐树的落叶及相关染病树种的病果、枯死枝叶等。 尽量不用刺槐防护林,改用其他树种。 (2)农业栽培措施。 见枣锈病部分。 (3)做好害虫防治,杜绝传播途径。 对蝽象类、叶蝉类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做重点防治。 (4)化学防治。 于发病期前的 6 月下旬先用一次杀菌剂消灭树上病源,可选70%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50%多菌灵 800 倍液、40%新星乳油 800 倍液等;临近发病期可结事枣锈病防治,于 7 月中、下旬喷 1 次倍量式波尔多液 200 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 400600 倍液;发病期的 8 月中旬左右,选用 1000 万单位农用链霉素(第百万单位对水 68 千克)或 10%多氧霉素 1000 倍液交替使用,并混入 80%代森锰锌(喷克,大生 万生)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40%新星乳油 10000 倍液(或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使用浓度见说明),每1015 天 1 次,至 9 月上、中旬一般结束和药。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