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
片,教师讲解) 师:当危险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交流当危险发生的时候。 (课件出示课题) 二、师生互动活动: 1、如何拔打119 创设着火了的情境(由两名学生表演创设情境,一名演家中着火了的小主人,小主人看到着火了慌张地乱喊乱叫;一名演大火,叫嚷着要烧了一切。 ) 师:遇到这样的情况,他这样慌里慌张、乱喊乱叫对不对。 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讨论交流后多数会说不要慌张
收缩和舒张有关。 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的前后、左右径和上下径增大,这时候胸廓扩大。 反之,缩小。 ③进一步探究:为什么肺容积的变化会导致吸气和呼气。 演示模拟实验:模拟肺容积的变化引起肺内气压的改变 将气球口套住吸耳球口并绑紧,捏吸耳球时,气球胀大,松开吸耳球时,气球缩小。 之后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了解在特定的条件下,容器变小时气体压力增大,容器内气体被压出去;容积变大时,气体压力变小
红褐色的糖再被炭化变成黑色物质 直至燃烧 总结:白糖由白色变成了黑色的物质,产生了新的物质 白糖充分加热后留下的黑色的物质还是原来的白糖吗。 说明了什么。 ※ 不是原来的白糖了, 说明 产生新物质。 沙和豆子混合后没有明显变化,沙还是沙,豆子还是豆子,说明了什么。 ※ 说明 沙和豆子混合没有产生新物质 沙和豆子混合与白糖加热两个实验的变化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 区别是: 是否产生新物质
酸碱度的表示法 酸性溶液的 pH值 7 碱性溶液的 pH值 7 中性溶液的 pH值 =7 酸性越强, PH越小 碱性越强, PH越大 (如 NaCl溶液、Na2SO4溶液的 PH=7) 【 方法 】 将被测液体滴到 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 思考 】 如何测定溶液的 PH 测定 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 PH试纸 待测液 盐酸 硫酸 醋酸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氨水 PH
出 O2 CO2 O2 O2 CO2 CO2 O2 CO2 吸入 O2 CO2 ( 肺泡气体交换 ) ( 组织气体交换 ) 呼吸的全过程 外界空气 呼吸道 肺 呼吸运动 氧 肺部 毛 细 血管 CO2 扩散作用 血液循环 组织 毛 细 血管 组织 细胞 O2 CO2 扩散 一 .肺的通气 二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三 .气体在血 液的运输 四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这四个过程无论哪一个环节发生异常
放松橡皮膜时,气球胀大; 上推橡皮膜时,气球回缩。 【 即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肺扩张; 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肺收缩 】 讨论 如果气球破损漏气或者罩口 密封不严,结果会怎样。 气球没有变化。 小实验: 一针管,先抽到最末端,左手堵住前端,右手往里推针筒,结果。 左手松开,又有什么现象。 压力 .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气体的总量没有改变,当容器 容积增大 时, 气体 压力减少 ;反之
积、物态等变化了,在这个过程中却 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物理变化 • 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 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没有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 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的变化,以及物质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 对白糖持续加热 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注意事项: • 燃后的火柴入废液缸 • 带上护目镜观察 • 记录变化的 过程 和 结
入指示剂以显示它的存在,然后加入碱或酸直到溶液变为另一种颜色或者褪色。 讨 论 为什么要在溶液恰好变为无色时就停止加入盐酸 ? 在溶液恰好变为无色的时候,溶液的酸碱性是怎样的。 • 问题 3: 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知道酸碱 之间可以发生反应,但生成了什么物质呢。 现在烧杯里面的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是 N aOH。 稀盐酸。 还是
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 [教学 难点 ] 从微观角度分析 中 和反应的实质,加深对中和反应的认识。 [教学方法 ] 实验探究法 [教学准备 ] : 学生实验 Ⅰ :向氢氧化铜(含有水)中加入稀盐酸 ; 学生实验 Ⅱ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 学生实验 Ⅲ :试着证明上述实验 Ⅱ 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 学生实验 Ⅳ : 向滴有几滴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滴管慢慢滴加稀盐酸。 2.
.全班交流:说说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可以结合自己说,也可观察其它同学说) 5.教师针对性小结。 我国 7——18岁青少年的平均身高的统计表 性别 年龄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男 身高 121 126 131 135 141 145 154 160 165 168 169 171 女 120 125 131 136 143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