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
1、第五章 传记阅读三年考点列阵 适用于全国卷 年份 选篇出 处 题型及 分值 考点分布2015 朱东润自传 选择 1简答 3,共 25分 分析和概括文本有关内容; 把握文章内容要点;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语言特色;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014 科学巨人玻尔 选择 1简答 3,共 25分 分析和概括文本有关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1、专题二 筛选文本信息应力避张冠李戴和因果混乱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温馨提示 筛选文本信息应力避张冠李戴和因果混乱。 张冠李戴 , 将原文中 “ 张 ” 的观点态度说成是 “ 李 ” 的观点态度 , 或将 “ 李 ” 的观点态度说成是 “ 张 ” 的观点态度 , 东拉西扯 , 混乱不清。 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 , 就是把 “ 因 ” 错断为 “ 果 ” , “ 果 ” 错断为
1、专题二 人物形象特点分析或概括力戒不准、不全第四章 小说阅读温馨提示 人物是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 小说家总是把自己的艺术视觉和艺术重心放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 鉴赏小说 ,离不开对人物形象的鉴赏。 对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或概括不准确、不全面,是考生小说阅读普遍存在的问题。 虽说 “ 不准确 ” 与 “ 不全面 ” 有共同的原因,但其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第四章 小说阅读一
1、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三年考点列阵 适用于全国卷 年份 选篇出处 题材题型及分值 考点分布2015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社会经济学选择,3题 9分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4 美的奥秘 美学选择,3题 9分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3 老子 的年代 文化选择,3题
1、专题二 传记探究要避免两种失误第五章 传记阅读温馨提示 探究题虽然设题形式多种多样 , 但万变不离其宗 , 其设题点无非是: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 , 提出自己的见解。 所以解答方法也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这在一轮中已有详细讲解。 在一轮复习中,考生解答此类题失误之处有两点:材料不能证明观点,探究脱离文本。
1、专题四 分析评价诗歌的情感力避三个失分点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温馨提示 分析评价思想感情 ,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 容 ,把握其感情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诗歌中流露出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在一轮复习中,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不准、概括不全、表述混乱,导致失分。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一、评价思想情感不准 ( 20 15
1、专题五 图文转换四个不可忽略第六章 语言文字运用温馨提示 图文转换题成为近年来课标全国卷的新宠。 它一般为第 17题 , 分值一般为 6分。 图文转换题 , 表面看来是“ 看图说话 ” , 实际上 , 它综合了 “ 简明、连贯、得体 , 准确、鲜明、生动”“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 ,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解答图文转换题,考生容易忽略要点
1、专题一 材料作文快速审题立意八法第七章 写作第七章 写作考情略语 课标全国卷近年来是清一色的新材料作文。 有人认为 , 新材料作文是开放性命题 , 角度很多 , 从哪一个角度写作都行 , 没有必要再费心思审题立意。 其实不然 , 审题立意是理解材料的关键环节 , 而跑题偏题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因此 , 审题立意是新材料作文训练的主线 , 贯穿高三复习的始终。 训练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读懂材料
1、专题三 分析综合要谨防“三非”混入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温馨提示 “ 三非 ” 即 “ 非其人 , 非其事 , 非其时 ”。 “非其人 ” , 即高考古文选段都会出现多个人物 , 命题者在设计错项时 , 故意 “ 张冠李戴 ” , 把不同人物所为之事混在一起。 “ 非其事 ” , 指传主在文中可能有许多细小事件 , 命题者在设计错项时 , 有的不是其本人的事;有的不是那件事。 “ 非其时 ” ,
1、专题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切忌忽略情感和忽略使用术语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温馨提示 鉴赏诗歌的语言 , 可从语言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入手。 依照诗词鉴赏家的观点 , 就是要注意“ 表情达意之美、语言特色之美、表达效果之美 ”。 在一轮复习中 , 鉴赏诗歌的语言忽略情感和忽略使用术语 ,容易导致失分。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注 】 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一、鉴赏诗歌的语言忽略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