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
3、在”有密切关系的是()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 BC D答案题考查地球上存在液态水的原因。 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和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使得地球上的温度不至于过低和过高,从而保证了地球“液态水存在” ,正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是它形成大气层的原因,错误,排除 B、C、D
却无法判断水的冷热程度。 同是一杯温水,按理说,两只手指的感觉应该是一样的,但实际上你们的感觉 却不相同,你到底根据哪只手的感觉来确定这杯水是热的,还是冷的呢。 实在很难办。 这就说明人的感觉并不都可靠,有时会出现差错,即使在感觉正确 的情况下,也只能是冷与热的大概区别,无法知 道冷热的准确程度,那我们怎样才能准确地判断出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用温度计) 师:对,要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
腋下的温度 注意:先上交体温计,然后再向 烧杯中倒入热水进行下面的实验 活动二:凭感觉能判断“冷”和“热”吗。 【体验】根据课本图 42及活动 1 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你两手感觉到的冷热程度一样吗 ? 【填填】放在冷水中的手感到温水是 ,放在热水中的手感到温水是。 该实验说明了。 活动三: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话、交流,了解本课学习活动:认识地球的面纱 —— 大 气层。 学生小组学习活动,对课前搜集到的文字、图片资料,进行交流、汇总整理。 并在教师引导下形成统一意见,达成共识,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加强交流活动,相互完 资料,从而逐步使学生对大气层形成初步整体认识。 指导学生小组思考讨论“假如没有了大气层,地球会怎样”。 教师出示资料,下发研究记录卡片,引导学生从大气层对地球、动物、植物
问题。 2 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 请各小组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教师出示大气层知识的资料。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三 .认识大气层的作用 出示月球环形山的图片和文字。 通过观看月球上的环形山资料同学们能不能猜测出
1、第 5 讲 地球的运动 公转 考 纲点击: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考点 1 地球公转的特点 教材回顾 1 方向 :自西向东。 2 轨道形态 :近似正圆的。 3 周期 : 1 恒星年 ( )。 椭圆形 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 4 地球公转位置和速度 (1) 根据太阳直射的半球与四季更替顺序确定节气( 北半球 ) 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地球公转位置是 ,对应节气是。 B 夏至日
1、第 4 讲 地球的运动 自转 考纲点击: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考点 1 地球的自转特征 1 地轴的空间位置: 地轴的北端恒指向 附近。 北极星 逆时针 2 方向: 自西向东 ( 如图 A)。 (1) 从北极上空俯视,呈 方向旋转 ( 如图 B)。 (2) 从南极上空俯视,呈 方向旋转 ( 如图 C)。 3 周期: 1 恒星日 顺时针 23 时 56 分 4 秒 A B C 4 速度 15
1、第 1 讲 地球与地图 考纲点击: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 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4 海拔 ( 绝对高度 ) 和相对高度、等高 ( 深 ) 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考点 1 经纬网的应用 读图忆知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示意图 2 经纬网示意图 由图可知 , 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 , 是一个两极_ _ _ _ _ _ 、 赤道 _
1)组内交流,组长记录。 ( 2)集体交流。 ( 1)教师出示月球环形山的资料。 ( 2)学生交流月球环形山的成因。 ( 3)小结:大气层对地球的重要作用。 (三)自由活动。 :如何保护我们的大气层。 (四)拓展活动。 、社区内开展“保护大气臭氧层”的宣传活动。 五、板书设计: 1地球的面纱 大气的成分:主要成分为氮和氧 大气层的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逃逸层
1、考点 1 考点 2 仿真演练 提速提能 考纲展示 第三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结构及太阳 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 3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航天基地的区位分析 与太阳辐射相关等值线图的判读 1 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第三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结构及太阳 对地球的影响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