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
法起源于希腊语,原意指太阳系中的 “ 漫游者 ”。 近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中的标准行星。 19世纪后,天文学家陆续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使太阳系的 “ 行星 ” 变成了 9颗。 此后, “ 九大行星 ” 成为家喻户晓的说法。 不过,新的天文发现不断使 “ 九大行星 ” 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 天文学家先后发现冥王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处。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共 50 分)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 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 读图,完成 13 题。 1甲图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10 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A8 B10 C12 D252乙图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A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50分)下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 读图回答 12题。 1图中所示的补给类型为()A地下水补给 B雨水补给C冰雪融水补给 D湖泊水补给2导致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A春季增温快,冰雪融化量增加快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D夏季受单一暖气团控制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50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干预或创造能力越来越强。 例如 2008年 8月 8日24 日北京第 29届夏季奥运会期间,中央气象台就成功实施了人工消云减雨措施为保证奥运会的正常进行创造了良好的天气条件。 如果右图表示“海陆间大循环模式图” ,据此回答 12 题。 1目前,人对水循环各环节中干预最强烈的是()A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共 50 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 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 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A B C D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2010 年 5 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地球的圈层结构学习目标 、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1)概念: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_,并以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即为地震波。 (2)特点: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3)分类:地震波的特点:地震波的类型 传播速度 通过的物质纵波(P 波) 快 固体、液体、气体横波(S 波) 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 时及日期的计算。 够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一、昼夜交替和时差1昼夜交替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不_、也不_的球体。 分界线(圈):_线(圈)。 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不停地_。 交替周期:_小时(1 个太阳日)2时差同一纬度地区,经度每隔 15,地方时相差_小时。 经度每隔 1,地方时相差_分钟。 为避免世界各地使用地方时带来的不便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习目标 识记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_和_,其表面温度约为_。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_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3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了_、热资源,维持着地表_,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_活动的主要动力。 4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能量。 5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_反应。 二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学习目标 、地球的自转运动1地轴: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不变的,其北端始终指向_附近。 2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_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_方向旋转。 3周期:(1)恒星日:真正的周期,地球自转 360,用时_。 (2)太阳日:昼夜交替的周期,地球自转 36059,用时_。 4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即约_。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宇宙中的地球学习目标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_间各种物质的存在形式。 常见的天体:_、星云、行星、卫星、小行星、_、流星体、_等。 2宇宙中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_。 层次:总星系、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八大行星的位置:按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_、_、地球、_、木星、 _、天王星、 _。 2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同向性、_、共面性。 3按距日远近、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