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
1、香菇生产的过程中,常受到病虫的危害,如果防治不利,会使香菇栽培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轻则造成减产,重则栽培失败,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木霉木霉又称为绿霉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残体、土壤和空气中。 木霉靠孢子传播,常借助气流、水滴、昆虫、原料、工具及操作人员的手、衣服等为媒介,侵入培养基内,一旦条件适宜就萌发繁殖为害。 当生产环境不清洁、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接种操作不严格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和茎的表面像是撒了小麦粉般呈白色,持通风良好,经常剪除枯萎的叶子,控制使用氮肥的量。 对策:剪除已有病变的部分灰霉病症状:附着有灰色的霉菌,会从病灶处变弱,花朵部分尤其常见。 预防方法:保持通风良好,经常剪除枯萎的叶子。 对策:子等处出现黑色斑点,霉菌为其病因。 预防方法:保持通风良好,经常剪除枯萎的叶子。 对策:剪除已有病变的部分,并可薄洒一层食用醋。 立枯病症状
1、、立枯病(黄枯病)在使用调制剂的情况下,发生立枯病主要与播种量有密切的关系。 播种量如果每平方米超过 300 克时,容易得立枯病。 早晨未出太阳时检查苗床,如发现苗床有一块块苗虽然没黄,但没有水珠时说明已得立枯病,这时打药就可以挽救,如果等到苗黄后打药就只能控制发病。 是不是立枯病主要看以下几点,首先看稻苗心叶尖上有没有水珠或黄不黄,其次是把病苗连根拔后,根和茎的连接处掰开看茎的中心
1、白叶枯病水稻叶部的一种细菌病害。 病原菌是原核生物界的稻黄单胞水稻致病变种。 病菌从根、茎、叶部的伤口和水孔浸入,在维管束的导管中繁殖危害。 苗期和分蘖期最易受害。 秧苗叶片多表现叶枯症状。 在感染品种上多出现急性凋萎症状,病斑青灰色水渍状,病叶迅速卷曲凋萎,在抗病品种上产生褐色枯斑。 病菌的发育适温 26在病残体上越冬,稻种亦可带菌,经风雨传播。 氮肥过多和低洼积水田发病早而重。
1、、几种青枯1、小球菌核病青枯。 多见于晚稻后期,田间常成丛发生,也有一穴中几株发病。 稻基部组织软腐,有黑褐色病斑。 剥开基部叶鞘和茎杆,可见有许多比苋菜籽还小的黑色菌核。 2、细菌性基腐青枯。 田间零星发生,一般 1 穴中 13 株发病,病株基部呈鼠灰色腐烂,根系稀少腐朽,剥开基部茎杆,充满臭水,无菌核。 3、生理性青枯。 稻株茎杆干缩,手捏稻茎基部干瘪,易倒伏,状如褐飞虱菌核为害。
1、、链孢霉。 又名脉孢霉。 无性阶段属丝孢目,球壳菌科;有性阶段是一种子囊菌。 危害菇的是粗糙脉纹孢霉和面包脉纹孢霉。 菌丝白色,疏松,有分枝和隔。 分生孢子梗为双叉状分枝。 分生孢子串生,球形至卵圆形,桔红色或粉红色。 子囊壳簇生或散生,近球形或卵形。 子囊圆筒形,内有 8 个子囊孢子。 链孢霉分布广泛,空气、土壤、腐烂植物、谷物等可传播。 培养料过湿和棉塞受潮时严重发生。
1、要病害的防治。 木耳的主要病害包括各种霉菌和“流耳”。 1、在生产过程中要全部使用洁净水;拌料时,适当提高 ,加 2%3%的生石灰。 2、接种前要对接种箱(室)、接种袋、菌种、接种工具、封口棉塞、消毒药品等,每立方米用甲醛 10 毫升和高锰酸钾 5 克或用保菇王每立方米 34 克熏蒸消毒。 3、培养料装袋后要及时灭菌,常压灭菌 100开始计算,要维持 812 小时,以保证灭菌彻底。 4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害症状:棉蚜以刺吸口器插入棉叶背面或嫩头部分组织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叶表有蚜虫排泄的蜜露(油腻),并往往滋生霉菌。 棉花受害后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叶数减少、根系缩短、现蕾推迟、蕾铃数减少、吐絮延迟。 防治方法:甲拌磷浸种,每 100 千克干棉子用 75甲拌磷乳油 1 千克,将 50升 5560温水倒入水泥砌的拌种池内,倒入药剂,再倒入棉子搅拌,药剂吸干后,铲出堆闷
1、珍菇(又名小平菇、姬菇),因其菇体形态优美,秀气珍贵而得名。 秀珍菇质地细嫩,纤维含量少,口感特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于蘑菇、香菇和草菇,比一般蔬菜高倍,含有种氨基酸,还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制造,而食物中通常又缺乏的苏氨酸、赖氨酸、高氨酸等。 是属于高营养、低热能的菌类食品。 长期食用有降血压、降胆固醇的功能。 是百吃不腻,市场最受欢迎的新菇种。 一、秀珍菇病虫害的预防、环境方面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叶病防治。 一是注意田间操作及工具消毒,及时拔除病株并集中销毁。 二是均衡营养,提高营养抗性,氮、磷、钾肥合理配比,适当增加钾肥用量。 三是麦收后再次统一搞好避蚜、治蚜,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四是用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金叶宝可湿性粉剂 400600 倍液或 硫酸锌、20%病毒 a 喷洒防治。 二、角斑、野火病防治。 一是烟田合理施肥灌水,防止后期氮肥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