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标准的理解与体系的建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确定环境职责; 经分析后确定优先的工作项目; 明确每一项运作的成本和效益; 对每一项行动的实施计 划文件化向相关人员传达; 制定环境管理方案时应考虑: 方案应是动态的,当所对应的项目发生重大变化时,如新的开发和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就应对有关方案进行修正,使之与该项目相适应,以确保方案持续有效性。 此资料来自 企业 ()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13 制定环境管理方案时,考虑问题的角度将随不同操作对象的性质而定。 例如对于产品,可将考虑重点放在设计、材料、加工、使用、处置等阶段,对于新的活动,可根据情况重点考虑其计划、设计、施工、试运行、运行、关闭等。 制定环境管理方案时,不仅要考虑正常运行情况,还应考虑到异常或特殊的运行情况,如启 动、关闭、事故、随机事件等。 由于不同的层次和职能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条件,环境方案应当针对具体层次和部门的活动。 制定方案时其数量的多少,深入到什么程度,可根据实际需要和有涉及活动的性质、实现表现要求的难易程度和其他有关条件而定。 三 、实施与运行 标准条款: 实施与运行 组织结构和职责 ( 一) 标 准要求 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管理者应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与控制提供必要的资源,其中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技术以及财力资源。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们)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B)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并为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 二)理解要点: 组织的管理者应对贯彻组织的环境管理方法、环境目标和指标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专项技能和技术提供保证;一个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机制健全的组织结构,能保证各种活动按要求进行;部门和人员都承担与自己岗位有关的环境责任;责任制的建立 ,还保证了各种责任、问题的可追溯性。 某公司的环境职责分配表,见表 3 2。 此资料来自 企业 ()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14 表 32 某公司的环境和职责分配表 环境职责分配表 ISO14001:1996 要素 总经理室 管理者代表 后勤部 市场部 生产部 4. 1 总要求 ● ○ ○ ○ ○ 4. 2 环境方针 ● ○ ○ ○ ○ 4. 3 策划 ● ● 4. 3. 1 环境因素 ○ ● ○ ○ 4. 3. 2 法律及其他要求 ● 4. 3. 3 目标和指标 ● ● ○ ○ 4. 3. 4 环境管理方案 ● ● ○ ○ 4. 4 实施与运行 ● ● ● ● 4. 4. 1 组织结构和职责 ● ● ○ 4. 4. 2 培训、意识和能力 ● ● ● 4. 4. 3 信息交流 ● ○ ○ 4. 4. 4EMS 文件 ○ ● ○ ○ 4. 4. 5 文件控制 ○ ○ ● ○ ○ 4. 4. 6 运行控制 ● ● ○ ○ 4. 4. 7 应急准备和响应 ○ ● ○ ○ 4. 5 检查和纠正措施 ● ○ ○ ○ 4. 5. 1 监测和测量 ● ● ● 4. 5. 2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 ○ ● ○ ○ 4. 5. 3 记录 ● ○ ○ 4. 5. 4 环境体系审查 ● ● 4. 6 管理评审 ● ● ○ ○ ○ ●主要职责 ○协助职责 某公司环境管理代表的具体职责 —— 组织相关人员识别和评价企业内的环境因素; ——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环境目标和指标; —— 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全员性的环境培训: —— 主要担负内部审核的整个实施过程; —— 协助最高管理者完成管理评审。 组织结构和职责的基本内容 ——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负责制定环境方针,充分反映管理者在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意向和原则,作为指导组织在环 境方面行为的准则;还应为环境管理 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承担主要责任,并提供必此资料来自 企业 ()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15 要的支持和资源保证,其中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等;以及负责确定对体系进行审核,定期对体系进行评审。 —— 明确规定管理代表的作用、职责和权限,为他们配备所需的资源;管理代表在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承担具体责任,以充分发挥体系的作用,进行有效的环境管理;同时,还应将监督体系运行的情况及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 —— 环境责任人人有份,组织应对所有的部门和岗位,根据其工作性质和所涉及的环境因素,规定他们所应承担的环境责任、在环境管 理中应有的作用,以及处理有关环境事务所需的权限和资源。 培训、意识和能力 (一 )标准要求 组织应确定培训需求,应要求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人员都经过相应的培训。 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使处于每一有关职能与层次的人员都意识到: A)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C)他们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偏离规定运行程序的 潜在后果。 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应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和(或)工作经验,从而能胜任他所担负的工作。 (二 )理解要点 培训的基本目的 使有关人员能意识到他们的操作对实现组织环境管理方针和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他们所在岗位存在的实际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以及他们工作的改进可能给组织带来环境效益;不但要使工作人员知道正常情况下的操作,还要知道在应急情况下他们的职责及如何响应;使他们具有高度的环境责任感,并对各自的岗位职责和环境因素有充分的认识。 培训内容 —— 环境意识; 此资料来自 企业 ()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16 —— 环境政策 /方针; —— 法律法规和标准; —— 环境因素及识别; —— 环境工作指引; —— 环境发展趋势; —— 内部审核员的训练。 培训的基本方法 为了达到让组织内的人员对 5W1H(即什么、为什么、何时、何地、谁、如何)的了解与认识,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 —— 专题讲座; —— 内部会议; —— 内部 /外部期刊; —— 有声材料,如电视 /录像; —— 专家讨论会; —— 模拟审核。 信息交流 (一 )标准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a) 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 b) 与外部 相关方面联络的接收、文件形成和答复。 组织应考虑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联络的处理,并记录其决定。 (二 )理解要点 内部信息交流是组织内部各层次与职能间的交流,如部门间的日常联络、指令、常规报表、各种信息通报、各部门间的行文等,用以支持组织的环境管理活动能有效地进行。 组织应建立一套程序,其中有与各界沟通的内容。 应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并满足外部相关方了解组织的环境方针和环境状况的需求,并就其所关注的事宜给以答复或直接对话,其中可能涉及到分部供应商。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一 )标准要求 组织应以书面或 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 c) 对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d) 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此资料来自 企业 ()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17 (二 )理解要点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保证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应详尽,能充分描述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即能详细描述环境管理体系各要素的实施要求和实施程序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与 ISO 9000 系列标准的要求不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不要求编制专门的环境手册。 文件可以传统的书面文件形式或先进的电子媒体予以保存,或两者并用。 文件控制 (一 )标 准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以控制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从而确保: 1) 文件便于查找; 2) 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授权人员确认其适宜性; 3) 凡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都可能得到有关文件 的现行版本; 4) 迅速将失效文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 5) 对出于法律和(或)保留信息的需要而留存的失效文件予以标识。 所有文件均须字迹清楚,注明日期(包括修订日期),标识明确,妥善保管,并在规定期间内予以留存。 应规定并保持有关建立和修改各种类型文件的程序与职责。 (二 )理解要点 文件控制的目的是要确保组织对文件的建立和保持能够充分适应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需要,但组织应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及其环境表现上。 所有文件都应字迹清楚,注明批准颁布日期,文件修改后应注明修订日期,文件的标识应明确,易于查找。 文件要妥善保管,应根据文件的重要程度及其类型,规定制定和修订文件的程序和职责;对于电子文件,应注意备份。 法律要求有些文件失效后还应继续保留 ,以备必要时提供法律所需信息,或者出于保留知识或信息的要求不能将其销毁,对这些文件应进行适当标识,并和有效文件明显区分。 此资料来自 企业 ()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18 4. 4. 6 运行控制 (一 )标准要求 组织应根据基本方针、目标和指标,确定与所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 应针对这些活动(包括维护工作)制定计划,确保它们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程序的建立应符合下述要求: a) 对于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和目标与指标的运行,应建立 并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 b) 在程序中对运行标准予以规定; c) 对于组织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管理程序,并将有关的程序与要求通报供方和承包方。 (二 )理解要点 运行控制是环境管理实施中的关键活动,针对 运行中有关环境因素的活动加以控制、采取措施以减少它们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是实施的重要环节。 每个组织在建立或修改其运行控制和程序时,应考虑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活动,例如: —— 设备设施的改造或建立; —— 采购; —— 签订合同; —— 原材料储运; —— 生产和维护过程; —— 实验室; —— 产品储存; —— 运输; —— 用户服务。 程序中要规定操作的要求,这可以和过程的操作方法结合起来制定,使运行过程按照要求进行,这有些类似于实施 ISO9000 时有关“过程控制”的“作业指导”类文件。 应急准备和响应 ( 一)标 准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以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做。iso14001标准的理解与体系的建立(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