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新装”内容摘要:

这种揭示的描写总是不遗余力。 有时候,真相没办法揭示,只能用事实本身来揭示。 西方有一个经典的民间故事,说有一个地方,每一户人家都能酿出最好的酒,每个人都喜欢喝酒,每年都要在某一天举行最盛大庆典。 有一年,村长早早告诉全村人,请每户人家都把自 己家最好的酒拿出来,倒在村子中心的酒缸里,等到大典那一天,全村人开怀畅饮。 一家,一家,都把自己家的好酒倒进了酒缸里。 到了大典的那一天,大家兴冲冲的去喝好酒,结果却发现,所谓的好酒一点一滴的酒味都没有。 原因不难猜想。 既然大家都拿出最好的酒,偷偷放一碗清水冒充,应该无伤大雅。 人同此心,结果每一户人家都这样想,所以,整个缸里自然都是清水了。 但是,有趣的是,当这个真相被事实完全揭示出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心照不宣地维护,大家推杯换盏,觥筹交错, “ 好酒好酒 ” 的称赞不绝于耳。 第二个经典作品是马克吐温的《败坏了赫 德莱堡的人》,这个骗局的揭示本身就是一个阴谋。 制造骗局的目的,就是为了揭示骗局。 故事是这样的。 赫德莱堡是美国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上的居民,据说个个心地善良,纯洁高尚。 小镇上有十九个人家,因为品德无可挑剔,被称为首要居民。 他们的道德是免检的。 这个小镇树立在镇口的志铭是 —— “ 勿让我们受诱惑 ”。 然而,很不幸,赫德莱堡得罪了一个异邦人,而异邦人又决定报复,不是报复某个人,而是要败坏整个赫德莱堡。 报复的手段很高明,几乎是毁灭性的。 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异邦人给一对老夫妻留下满满一袋金币,袋子里还有一封信,说自 己本来是一个罪恶的赌徒,是赫德莱堡的一个人施舍了自己 25元钱,并把自己从罪恶的深渊里拉出来。 从此,他就悔过自新之后,艰苦创业,挣了很多很多钱,现在赶回来报恩。 遗憾的是这个恩人并没有留下姓名。 异邦人希望这对老夫妻能够找到这个人,把金币给他,找到他的凭据就是那个人当初对异邦人说过的一句劝告。 同时还有两个信封,一个写 “ 对证词 ” ,一个是 “ 在所有对证词诵读完毕后方可打开 ”。 消息传开,赫德莱堡立马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个个都 希望得到那句宝贵的劝言,好做那一袋子金子的主人。 谁都明白赫德莱堡的居民才不会去救一个赌徒,只有一个大家都讨厌的糟老头,才有可能去管一个外来赌徒的生死。 可是,他已经死了。 当天晚上,一封神秘的信送到了这对老夫妻的家里,写信人自称,自己是那场劝戒事件的目击者,而且听到了那句神秘的劝言。 这个善举的确是那个已故的老头做的,老头在世时曾经痛斥赫德莱堡的伪善,因此居民们都不愿搭理他。 但是在一次突然的事故中,老夫妻救过老头的命。 因此写信人认为应该将这袋金币归于老夫妻。 信末,写信人写道,那句劝言是: “ 你决不是一个罪恶的人 ,快去改过自新吧。 ” 与此同时,其他十八封类似内容的信也被送交到其他十八家首要公民的家中,信的末尾也全部写道: “ 你决不是一个罪恶的人,快去改过自新吧。 ” 第二天成了赫德莱堡的节日,当天,牧师将当众对照申请人的证词,并找出那个高尚的施与者。 远近所有的人都来到了现场。 牧师打开了一个个交上来的信封,里面全部写道:我对那个外乡人说的话是: “ 你决不是一个罪恶的人,快去改过自新吧。 ” 下面署名是一个个首要公民的名字。 所有的首要人物都说出了同样的话,他们互相指责,狼狈不堪。 每念一个证词,会场就爆发一阵狂笑,没人会再相信任 何说辞。 而每一个被叫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