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随堂练习 气体内容摘要:
1、第 2 讲 气 体1下面四图反映“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的 4 个主要步骤,将它们按操作先后顺序排列应是_(用字母表示 )答案: 1)布朗运动是大量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的_ 引起的,是大量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产生的结果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_和_有关(2)如图 126 所示,在注射器中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缓慢推动活塞使气体的体积减小,并保持气体温度不变,则管内气体的压强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按照气体分子热运动理论从微观上解释,这是因为:题考查布朗运动和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微观解释掌握布朗运动的特点和玻意耳定律的微观解释,解题就非常简单 气体温度不 变,分子平均动能不 2、变,体积减小,分子的密集程度增大,所以压强增大,本题较易答案:(1)不平衡微粒的大小液体的温度(2)增大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分子的密集程度增大3若在绝热条件下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做 1 500 J 的功,可使其温度升高 5气体温度同样升高 5,那么气体应吸收_ J 的热量若对一定理想气体做 2 000 J 的功,其内能增加了 2 400 J,表明该过程中,气体还_(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_ 1)做功和热传递是等效的;Q U W 2 400 J 2 000 J400 1)1 500吸收4004一位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内用相同的两个集气瓶收集到了两瓶常温、常压下的氢气和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A氧气分子质量数大,所以氧气集气瓶中分子平均动能小B氢气分子质量数小,所以氢气集气瓶中分子的平均速率大C氧气集气瓶内壁单位面积受到的平均冲量小D两集气瓶内壁单位面积受到的平均冲量相等图 126解析:由于气体温度相同,所以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选项 A 错误;由 知,因为氢12气分子的质量数小,故平均速率大,选项 B 正确;由于两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相同,所以选项C 错误、D 正确答案: 常把白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白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只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_俗话说:“破镜不能重圆” ,这是因为镜破处分子间的距离都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分子直径的 10 4、倍以上,分子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微乎其微在墙壁与外界无热传递的封闭房间里,夏天为了降低温度同时打开电冰箱和电风扇,二电器工作长时间后,房内的气温将_(填 “升高” “降低”或“不变”)解析:(1)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激烈,所以炒菜时很快就咸了,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镜破处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 10 倍以上,分子 间 的相互作用非常小;两个用电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能转化为 内能,房 间的温度会升高答案: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激烈大于升高6. 如图 127 所示,电路与一绝热密闭汽缸相连,R 0 为电热丝,汽缸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闭合电键后,汽缸里的气体() A内能增大B平均动能减小 5、C无规则热运动增强D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撞击次数减少解析:本题考查热力学第一定律、分子 动理论以及气体压强 的微观分析由 热力学第一定律:WQU 知 Q0,W0,则内能增大,故 A 选项正确;温度升高,无规则热运动增强、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故 C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体积不变,气体密度不变,温度升高会使 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的撞击次数增加,故 D 选项错误答案:(1)气体在某一过程中从外界吸收了 120 J 的热量,外界对气体做了 80 J 的功,则气体的内能_(选填“增加”或 “减少”) 了_ J.(2)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 6、力,分子力是它们的合力B分子之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且引力增大得比斥力快C压缩气缸内气体时要用力推活塞,这表明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斥力D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解析:(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的内能增加了 200 J.(2)根据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可知,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分子力是它 们的合力,当分子之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且引力增大得比斥力慢;压缩气缸内气体时要用力推活塞,这并不表明气体分子 间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 斥力,而是表明气体分子 频繁碰撞图 127活塞的内表面而产生持续的压力;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而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 7、无规则运动答案:(1)增加200(2)A8(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晶体具有确定的几何形状B单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晶体微观结构决定的C由于液体可以流动,因此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D饱和汽压与液面上饱和汽的体积无关(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 1)开始做等压膨胀变化到状态B( 2),状态变化如图 1 28 中实线所示此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为_,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_( 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气体_(选填“吸收” 或“放出”) 热量(3)在常温常压下,估算 2 空气中有多少个气体分子。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解析:(3)在常温常压下, 2 空气的摩尔数约为 n 6102 8、3510 25(个)21) (2)2V 1)增大吸收(3)510 25 个9. 有一间长 m,宽 m,高 h4 m 的教室假设室内的空气处于标准状况,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 1023 室里有多少个空气分子。 解析:(1) 教室的体积 VL 124 m 3教室里的空气分子数 n 0 27 个0 27 个10(1)如图 129,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气缸壁和隔板均绝热初始时隔板静止,左右两边气体温度相等现给电热丝提供一微弱电流,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当缸内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与初始状态相比()A右边气体温度升高,左边气体温度 9、不变B左右两边气体温度都升高C左边气体压强增大D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解析:(1)虽然气缸壁和隔板绝热,但右边气体由于电热丝通电放出热量而温度升高,压强增大,从而推动隔板,左边气体因隔板压缩气体对内做功,没有热交换,故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图 128升高,由 常数,左边气体 V 变小, T 变大,故 p 一定变大,对右边气体,由于最 终还要达 p 变大,V 变大,T 一定变大,由此可知, A 错,B、C 都对;又右边气体吸收电热丝放出的热量后,由于对外做了功,故气体内能的增加量小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故选项 D 不对答案: 1(1)分子甲固定,分子乙从无穷远处以动能 到不能再靠近为止,其分子势能 距离 r 变化如图 1210 所示,则两分子在逐渐靠近至 d 的过程中,分子乙的动能_( 选填“先增大后减小 ”“先减小后增大”或“保持不变”),在 d 点时,两分子间的作用力为 _(填“引力”“斥力”或“零”)解析:分子乙在向分子甲靠近过程中,分子力做功 实现了分子 势能和分子动能的转化;由分子势能和距离的关系图象,可以看出,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则分子动能是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最小的时候,正好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相等,d 点分子势能为零,此时分子力为斥力答案:先增大后减小斥力图 1。高考一轮复习随堂练习 气体
相关推荐
1、第 2 讲 211在观看双人花样滑冰表演时,观众有时会看到女运动员被男运动员拉着离开冰面在空中做水平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通过目测估计拉住女运动员的男运动员的手臂和水平冰面的夹角约为 45,重力加速度为 g10 m/已知女运动员的体重为 35 此可估算该女运动员() A受到的拉力约为 350 N B受到的拉力约为 350 心加速度约为 10 m/D向心加速度约为 10
1、保温训练,考场信心增1用游标尺为 20 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如图 1 甲,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 1 乙,由图可知其直径为_ 1解析:题图甲游标尺是 20 分度,精确度是 尺读数是 50 标尺的第3 条刻度线与主尺刻度线对齐,故游标尺读数是 3物体的长度是50 旋测微器的读数为: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上面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4.5 案:验中,电流表量程为 0
1、课堂针对考点强化训练1.(2012江苏调研)如图 33 3 所示,在 Q 间同时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水平向外,电场在图中没有标出。 一带电小球从 a 点射入场区,并在竖直面内沿直线运动至 b 点,则小球( ) 图 333A一定带正电B受到电场力的方向一定水平向右C从 a 到 b 过程,克服电场力做功D从 a 到 b 过程中可能做匀加速运动解析:选 C无论电场方向沿什么方向
1、系统知识 明晰备考考什么本专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有: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周期性,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相对论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结论。 怎么考本专题考点主要集中在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理解与应用,波长、波速和周期(频率)的关系,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等知识点上,题型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难度中等。 预计 2013 年高考命题仍集中在波的时间和空间的周期性
( - 2 ) (- 3) = + 6 ④ 两个有理数相乘,积仍然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 ①、④两式都是 同号两数相乘,积为正 ; ②、③两式都是 异号两数相乘,积为负 ; ① —④ 四式中的 积的绝对值 都是这两个因数 绝对值的积。 也就是: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也就是: 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1、第二章 相互作用第一讲 重力 弹力1跳高运动员在下图所示的四种过杆姿势中,重心最能接近甚至低于横杆的是() 解析:四种过杆姿势中,前三种 过杆时,重心均在杆之上,而背越式 过杆时,头、躯干、腿依次过杆,身体的大部分与杆接近甚至低于杆,所以选 110台球以速度 球桌边框成 角撞击 O 点,反弹后速度为 向与球桌边框夹角仍为 ,如图 2 110 所示直于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