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第十个五年计划(摘编)内容摘要:

1、铁路“十五”计划摘编(2001 年 6 月 12 日人民铁道报)一、 “九五”回顾“九五”期间,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引下,在部党组领导下,全路干部职工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精神,按照“一个目标、两大任务、三个立足”的总体工作思路,解放思想,抓住机遇,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全面完成了铁路“九五”计划的各项任务。 铁路不仅在数量上有了较大发展,而且在质量上有了新的提高,在交通运输体系中有效地发挥了骨干作用,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客货运输实现扭亏增盈。 五年累计完成旅客周转量 19374 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65709 亿吨公里,分别比“八五”增长 166、99。 国 2、家铁路 1999 年提前一年实现了扭亏目标,2000 年完成运输收入 1097 亿元,实现盈利 5 亿元。 路网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相继建成了一批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铁路项目。 五年新线正线铺轨 5600 公里,既有线复线正线铺轨 4270 公里,既有线电气化 4300 公里。 到 2000 年底,全国铁路总营业里程达到 68 万公里,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增营业里程最多的五年。 体制改革实现新的突破,运输企业全面实行了资产经营责任制,非运输企业顺利脱钩重组,企业结构及生产布局调整步伐加快。 “九五”后三年,结构性分流近 80 万人,运输业减员 32 万人。 科教兴路取得丰硕成果,为三次提速奠定了基础, 3、提高了运输安全的可控程度。 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扩大了中国铁路的国际影响。 多元经营取得新成绩,成为铁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为运输业精干主体、减员增效作出了积极贡献。 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职工生活明显改善。 “九五”铁路工作的主要经验是:第一,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发展是硬道理。 只有抓住机遇加快建设,扩大运输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铁路前进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第二,必须坚持市场导向提高经济效益。 “九五”期间,铁路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实施以提速调图为核心的客货营销战略,优化运输资源配置,调整运输产品结构,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必须坚定不移地 4、加快铁路改革。 “九五”期间,铁路加快改革步伐,激发了企业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九五”期间,铁路积极推进科教兴路战略,科技进步在扩大运输能力、提高运输质量、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行车速度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认识到,铁路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主要表现在:运输负荷重,主要运输通道能力紧张;路网规模偏小,布局不尽合理,特别是西部地区路网单薄;运输质量亟待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较弱;政企分开尚未全部到位,各项改革需要深化。 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在“十五”期间付出更大的努 5、力。 二、 “十五”铁路运输市场分析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全社会客货运输需求稳步增长,对运输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2005 年全社会旅客、货物发送量年均增长 70、35左右。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铁路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预计 2005 年铁路旅客、货物发送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 44、09;旅客、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4、10。 “十五” 期间,铁路运输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中长途旅客运输持续增长。 预计 2005 年,行程在 200 公里以上铁路旅客发送量、周转量将占铁路客运量的 40和 88,年 6、均递增 12、24。 城际旅客运输快速增长。 预计 2005 年,全国 81 个 50 万人以上城市的铁路旅客发送量将占铁路旅客发送总量的 654,年均递增 51,高于全国铁路平均水平。 大宗货物运输平稳增长。 煤炭、石油、冶金产品、建材产品和粮食等大宗货物运输的增幅低于历史水平,总量有所增长。 高附加值货物及外贸运输潜力较大。 这类货物重量轻,体积小,批数多,对运输质量要求高,对运费的承受力强,是运输市场竞争的焦点。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大陆桥运输将会快速发展。 预计 2005 年,承担大陆桥运输的满洲里、二连、阿拉山口三个铁路口岸出入境总量增幅达 100。 西部地区客货运输增速加快。 西部大开发战略 7、的实施,铁路运输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预计 2005 年,西部地区铁路客货运量占全国铁路的比重,将比 2000 年提高 23 个百分点;客、货发送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在 6和 3以上。 三、 “十五”铁路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十五”期间,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五”计划纲要精神,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铁路发展。 要贯彻以下指导方针:坚持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必须把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首要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运输服务。 坚持以 8、市场需求为导向。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运输市场需求将发生很大变化。 铁路要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竞争能力。 坚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对铁路进行战略性调整,以结构调整促进铁路发展。 坚持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突破影响铁路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解决铁路发展的关键技术。 坚持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 铁路既要注重在交通系统中发挥骨干作用,也要加强同其他运输方式的协调,发挥优势,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坚持加强铁路精神文明建设。 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塑造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良好形象。 “十五”铁路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成在 9、我国交通运输中起骨干作用的大能力铁路通道,建立高效、便捷、安全、舒适的铁路运输服务体系,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政企分开、网运分离、引入竞争、加强监管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铁路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有较大改善。 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强化路网主要骨架,提高区域干线质量,扩大西部路网规模,积极发展地方铁路。 重点建设在我国交通运输中起骨干作用的高标准、高质量、大能力的“八纵八横”铁路主通道。 实现高速铁路、部分繁忙干线客货分线的突破。 加强技术改造,完善区际通道,优化路网结构,提高综合运输能力。 到 2005 年全国铁路营 10、业里程达到 75 万公里左右,其中复线铁路约 25 万公里,电气化铁路 2 万公里以上。 提高运输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调整运输结构,改进运输组织,不断开发运输新产品,提高产品档次。 旅客运输“快速、准时、舒适”,主要干线城市间铁路旅行实现 500 公里左右范围内“朝发夕归” ,12001500 公里左右范围内“夕发朝至”,20002500 公里左右范围内“一日到达”。 货物运输“ 大宗物资直达化、高值物资快速化 ”。 运输能力和质量基本满足不同层次客货运输市场需求,运输效率和投资效益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社企分开、事企分开和减员增效。 铁道部重点转向行业规划、协调、监督、服务,完善适应市场 11、经济要求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推进干支分离,实现主副分离, “十五”末铁路运输业人员减至 140 万人。 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适用技术并重,走有中国铁路特点的技术跨越发展道路。 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职工生活水平。 职工实际收入稳步增长,住宅和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文化和福利设施进一步发展,职工生活更加富裕。 四、 “十五”铁路发展计划(一)继续加快路网建设“十五”要围绕“ 八纵八横 ”路网主通道进行建设,加快繁忙通道客货分线,完善区际通道,优化路网结构,发展地方铁路,提高综合运输能力。 国家铁路和中央与地方合资铁路建设规模为新线 6000 12、公里,既有线复线约 3000 公里,既有线电化 6000 公里。 地方铁路建设规模为 1000 公里左右。 1强化路网骨架八纵:京哈通道(北京哈尔滨满洲里 )建成秦沈客运专线,完成京秦线提速改造,形成北京至沈阳快速客运铁路。 完成哈大线电气化改造,进行天津至沈阳铁路电气化改造。 沿海通道(沈阳大连烟台无锡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厦门广州湛江 )完成蓝村至烟台铁路复线、宣城至杭州铁路扩能改造,建成新沂至长兴铁路,建设大连至烟台铁路轮渡、胶州至新沂铁路、温州至福州铁路,完善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铁路网。 京沪通道(北京上海)建设京沪高速铁路,进行既有京沪铁路电气化改造,建成蚌埠枢纽复线,使京沪通道逐步成为高标准、高质量 13、、大能力的客货分线运输通道。 京九通道(北京南昌深圳九龙)建成龙川北至东莞东复线,形成北京经深圳达九龙的复线运输通道。 增建广深铁路四线。 京广通道(北京武汉广州)完成武广电气化改造,建设武汉长江第二铁路大桥,增建长沙至衡阳段第二双线,实现北京至广州通道全线电气化。 大湛通道(大同太原焦作洛阳石门益阳永州柳州湛江海口 )建成北同蒲铁路太原至原平段复线,进行洛阳至襄樊电气化改造,建成益阳至永州铁路和粤海通道。 包柳通道(包头西安重庆贵阳柳州南宁 )建成神木北至延安北、西安至安康铁路,进行延安北至新丰镇、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建设安康至达县复线,形成包头至柳州贯通西部地区的南北通道。 兰昆通道(兰州成都昆明)建成 14、宝成铁路阳平关至成都段复线,完成成昆铁路电气化改造,形成兰州至昆明的电气化铁路通道。 八横:京兰通道(北京呼和浩特兰州拉萨 )建设青藏铁路。 进行丰沙、京包、包兰铁路提速改造,提高北京经呼和浩特、银川至兰州的旅客列车运行速度。 煤运北通道(大同秦皇岛、神木黄骅)除完善大秦、丰沙大等铁路外,建成朔黄铁路。 煤运南通道(太原德州、长治济南青岛、侯马月山新乡兖州日照)完成石德、胶济、新月铁路电气化和邯长铁路扩能改造,建成菏泽经兖州至日照复线。 陆桥通道(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建成宝鸡至兰州、郑州东至郑州西复线,完成徐州至郑州、武威南至张掖电气化改造,进行兰州至武威南、北疆线扩能改造。 宁西通道(西安南京启 15、东 )建设西安至南京铁路西安至合肥及合肥至南京段、南京至启东铁路南京至南通段,逐步形成西北至华东地区的一条便捷铁路通道。 沿江通道(重庆武汉九江芜湖南京上海)建成长江埠至荆门铁路,进行武九、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建设枝城(或宜昌)至万州、铜陵至九江铁路,逐步形成沿长江铁路通道。 沪昆(成)通道(上海株洲怀化贵阳昆明怀化重庆成都 )建成株洲至六盘水、昆明至沾益复线,建设遂宁至重庆至怀化铁路,进行浙赣线、沪杭线电气化改造。 西南出海通道(昆明南宁黎塘湛江)完成湘桂线黎塘至南宁段复线和南昆线扩能改造。 此外,继续加强区域内铁路建设,完善路网布局。 建设上海南站、焦柳线石门至怀化段电气化、沟海铁路电气化、赣龙铁路、永州至玉林(或茂名)铁路等。 2扩大西部路网规模“十五”加快西部铁路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拓展内外通道,强化技术改造,提高运输能力,适应发展需要。 建设的重点是:加快沟通东西部通道的建设加强陆桥通道、京兰通道、宁西通道建设,研究修建西北至华北地区便捷铁路通道。 强化沪昆(成)通道,建设沿江通道。 加强西部省区间通道的建设除打通包柳通道外,建成内昆铁路安边至梅花山段、水城至柏果铁路,完成盘西、内宜线电化改造。 建设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完成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扩能改造。 进行西部国际通道建设建设西北、西南进出境铁路。 建设中吉乌铁路,与南疆铁路一起,形成亚欧大陆桥的南部新通路。 修建云南进出境新铁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