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化纤-国内棉价上涨,棉花经营风险加大内容摘要:

1、正文显示: 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棉麻生产和制品【地区分类】中国【时间分类】20031030【文献出处】国际商报【标 题】003 年文献)(2135 字)【副 标 题】记者傅莲英【正 文】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今年我国棉花减产,而且棉花等级偏低。 受这一不利消息影响,国内棉价呈井喷式上涨。 特别是在国庆节期间棉花收购、销售价格均大幅上涨。 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反映的 328 级棉花到厂价,已经比 数高出 1000 多元,有些地方高等级棉花价格接近甚至高于 17000 元吨。 8 月中旬以来,不少棉花产区遇到连续阴雨,造成减产。 再加上,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增加过多,已经超过 1 万家,生产能力超过实际需要 3 倍以 2、上。 另外,纺纱能力发展太快,2002 年度纱产量比 2001 年度增长 17,用棉量增加很多。 这些因素拉动棉花需求和价格上涨。 但业内人士认为,国庆节后国内棉价的大幅上涨,其盲目性很大,现在已经到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和纺织企业冷静面对形势的时候。 无论是棉花收购加工流通企业还是纺织企业,都应当高度重视可能出现的市场变化和由此引发的经营风险,冷静分析形势,努力避免盲目性,保持棉花价格的相对稳定。 目前的棉花价格水平,纺织行业难以承受,会造成后道产品大量积压,许多纺织企业就要停产、限产,或进口棉纱,或增加化纤用量,减少棉花用量。 另外,棉花经营风险加大。 现在一些地方的棉花收购成本已经很高,加上加工费用和贷款利 3、息、保管费用等,销售成本加大。 一旦市场发生变化,这些企业将发生重大亏损,经营风险越来越大。 棉纱市场升涨声不断近期涨幅基本接近棉花中国棉花协会近日对中国棉花协会纺织企业会员单位就棉纱价格进行了调查。 江苏大生集团、江苏通裕纺织集团、无锡第一棉纺织厂、潍坊四棉以及山东樱花纺织集团等几家大型纺织企业反映,随着棉花价格的一路上扬,棉纱的价格在经历一段滞后期后,上涨幅度已经基本接近棉花。 据反映,棉纱的价格受棉价上涨的影响,10 月份以来涨速明显加快,32s 纯棉普梳目前价位在 元吨左右,40s 纯棉普梳的价位在 元至 元吨,40s 纯棉精梳的价位已经涨到 3 万元吨。 相对于棉花、棉纱的高价位而言,坯布的价 4、格却没有太大的起色。 从绍兴、萧山近期纱市情况来看,32s 针织纱的中心价已达 23500 元吨左右,但买卖双方均反映棉纱的数量不多。 绍兴地区一些咬牙坚持的布厂表示完成前期订单后准备停机观望。 江苏纱市反映出的情况是,江苏常州地区停产和计划停产的牛仔布厂不断上升。 业内预计棉纱的上涨势头仍难以抑制,棉纺厂和经营商的风险已明显偏高,市场行情将提前进入“冬季”。 面对今年风云突变的棉花市场及如此高位的棉花价格,大部分具备一定规模的棉花经营企业和纺织企业均保持审慎态度。 从市场来看,主要表现为:一是成交量有限,不论是棉花还是棉纱,价格上涨了但成交量没有同步提高,纺织企业基本上是用多少,进多少;二是纺织企业均 5、采取限产措施,减少用棉量。 一些企业还采取拉细棉纱支数,加大化纤产品使用量等措施,以减少棉花用量。 新棉年度 棉纺行业将遭遇“熊市”在由中国棉花协会近期组织的 2003 年度全国棉花形势分析会上,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朱兰芬表示,在 2003 新的棉花年度里,棉纺行业的经济效益可能大幅度下降,国内棉纺行业的后市发展将面临生死攸关的挑战。 棉价高企将最大程度地削弱棉纺织工业利润。 我国尚未推出棉花期货,企业的原料成本与棉花现货价完全接轨,而产品的价格难于同步调整。 随着低价购进的存棉消耗殆尽,企业不得不入市采购当前处于高价位的棉花,这将无形中增加企业的成本。 另外,今年国际市场不确定因素较多,棉纺产品出 6、口阻力会加大。 这是因为,国际市场对棉制品的需求不可能无休止地增长。 另外,我国棉纺产业在产品、技术结构调整方面还没有取得明显进展,使我国棉制品在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中处于弱势。 再加上目前国际贸易摩擦呈上升趋势,也将对棉纺织品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呼吁 采取措施缓解棉花供求矛盾日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向发改委提交了关于呼吁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缓解棉花供求矛盾的报告。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呼吁,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缓解当前棉花供求矛盾。 2003 年棉花年度虽然棉花种植面积有大幅度提高,但受天气影响,农业部预计产量可能在 520 万吨左右,而且棉花等级偏低,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纺织生产的需要。 再加上今年棉花采摘期推迟,棉农、棉商惜售,使纺织企业工业库存所存无几,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出口交货。 一批大型纺织骨干企业因缺棉已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为了确保国内市场的正常供应和出口市场不萎缩,确保棉农长远利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呼吁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缓解当前棉花供求矛盾:004 年棉花进口配额,提前发放给企业,以保证企业出口用棉。 004 年棉花进口配额。 由 吨增加到 200 万吨,一方面解决企业生产用棉,同时补充工业库存。 67提高到 90。 即投放市场。 还未使用的配额,暂时收回再分配给纺织企业。 通市场的质量监督,严厉打击掺杂使假行为,维护正常的市橙序。 本正文被点击次数为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