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节地球的运动内容摘要:
时差 (一)地方时的产生 东加西减 画出晨昏线,注出昼半球、夜半球。 求 A、 B、 C、 D的地方时 A B C D A: 18点 B: 17点 C: 22点 D: 14点 0o 180o 180o 中时区 15oE 东一区 120oE 东八区 (二)时区和区时 ①时区的划分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② 区时的计算 公式: 某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 ﹢ ( ﹣ )1小时 (时区差 ) 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 时区号数=已知经度 247。 15176。 ﹢ ( ﹣ ) :东加西减 时区差 :(异区相加,同区相减) 中央经线度数 =区号 15176。 ( 2)统一区时 ,例如 中国 ; 我国领土地跨 5个时区,全国目前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 8区区时,即东经 1200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③ 特别的计时方法 (1) 不同区时,例如 美国 ; ( 3)东部区时,例如朝鲜; 180176。 东 十 二 区 西 十 二 区 减一天 加一天 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赤道处不偏转 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 手掌法 北右南左 规律: :两极略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球体 三、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 产生时差 四、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3. 季节的划分 4. 五带的形成。13节地球的运动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堂演练 2.1 化学反应速率 Word版含解析
7、 2O)(单位:1 s1 )表示,则正确关系是( )A. v(v ( B. v(v(H 2O)45 56C v(v ( D. v(v(3 45解析:该反应中 v(v(O 2)v(v(H 2O)4546,根据上述关系分析选项,推知 D 项正确。 答案: X 气体和 Y 气体混合于 2 L 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 nZ(g)2W(g),5 已生成 0.2 ,若测知以 Z
141-2空间图形基本关系的认识与空间图形的公理1、2、3课件北师大版必修2
0 豫东三校联考 )给出以下四种说法:(设 α 、 β 表示平面, l表示直线, A、 B、 C表示点) ( 1)若 A∈ l,A∈ α ,B∈ l,B∈ α ,则 l α。 ( 2) A∈ α ,A∈ β ,B∈ α ,B∈ β ,则 α ∩ β =AB; ( 3)若 l α ,A∈ l,则 A α。 ( 4)若 A、 B、 C∈ α ,A、 B、 C∈ β ,且 A、 B、 C不共线,则
13运动的快慢课件6
18 m/s 1000m 3600s 1km 1h = 例题 1: 火车的速度是 72km/h,汽车的速度是 30m/s,是火车跑得快还是汽车跑得快。 解析: 1 m/s和 1 km/h哪个大。 它们之间怎么换算。 72m/s= km/h 108 km/ h= ______m/s 30 1 m/s大, 1 m/s= km/h 注意: 解题过程要写出所依据的公式,把数值 和单位代入时,单位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