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节地球的运动内容摘要:

时差 (一)地方时的产生 东加西减 画出晨昏线,注出昼半球、夜半球。 求 A、 B、 C、 D的地方时 A B C D A: 18点 B: 17点 C: 22点 D: 14点 0o 180o 180o 中时区 15oE 东一区 120oE 东八区 (二)时区和区时 ①时区的划分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② 区时的计算 公式: 某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 ﹢ ( ﹣ )1小时 (时区差 ) 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 时区号数=已知经度 247。 15176。 ﹢ ( ﹣ ) :东加西减 时区差 :(异区相加,同区相减) 中央经线度数 =区号 15176。 ( 2)统一区时 ,例如 中国 ; 我国领土地跨 5个时区,全国目前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 8区区时,即东经 1200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③ 特别的计时方法 (1) 不同区时,例如 美国 ; ( 3)东部区时,例如朝鲜; 180176。 东 十 二 区 西 十 二 区 减一天 加一天 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赤道处不偏转 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 手掌法 北右南左 规律: :两极略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球体 三、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 产生时差 四、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3. 季节的划分 4. 五带的形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