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专题过关检测 专题8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溶液和 2 的二元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c()c (H+), 浓度均为 0.1 H 3合溶液中:c(c(c(c(H+)A. B.C. D.水;0.1 液;混合溶液: .1 混合溶液: 2O 的浓度均为 0.1 种溶液中c(N )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4A. B.C. D.)c()=c(c(c(时,2 的 液与 2 的氨水:c (c(N )+ 的 0.1 液中:c()c(H+)c(c(2液中:c (K+)+c(H+)=c(C )+c(2确的是()5 时 溶液显碱性 ,则 25 时的电离常数 K(2O)K( 氨水与 0.1 液等体积混合,纸测得新制氯水的 液和 溶液加热蒸干、灼烧都得到 201 4、 +H+P +H+2 +H+231)K 只与温度有关,当温度升高时,K 值。 (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2)在温度相同时,各弱酸 K 值不同,那么 K 值的大小与酸性相对强弱的关系是:。 (3)若把 2C 、H 2S、H 3看作是酸,其中酸2,最弱的是。 (4)电离平衡常数是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出来的,现已经测得 25 时 c 电离度为 (当弱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占原来总分子数的百分数叫做该电解质的电离度)。 试用 表示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K=。 12.(16 分) 某同学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的纯度,实验过程如下 :(1)配制待测液: 称取 6、将 的盐酸 a L 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结果溶液均呈中性。 浓度为 氨水 b L;c()=氨水 c L;c()=氢氧化钡溶液 d L,则 a、b、c、d 之间的关系是。 (4)强酸制弱酸是水溶液中的重要经验规律。 已知 2B 是两种弱酸,存在以下关系:H 2B(少量)+2A - 2-、三种阴离子结合 H+的能力大小顺序为。 某同学将 入 液中发现生成黑色沉淀,查阅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出了化学方程式:H 2S+这位同学陷入了困惑:这不成了弱酸制取强酸了吗?请你帮助解释。 (5)已知:H 2A H+A - H+温下,0.1 液其 ,则 0.1 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大小范围是;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7、为。 析: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本身的电离程度有关,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无关,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如硫酸钡是强电解质,但它难溶于水,虽然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电离,可导电能力很弱,故 A 错误;若电离出简单离子(如醋酸),无论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离子与离子之间都不存在电离平衡,故 B 错误;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度无关,如碳酸钙是强电解质,但它难溶于水,而乙酸易溶于水,但它是弱电解质,故 C 错误 ;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不存在分子和离子之间的电离平衡,而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则在溶液中存在分子和离子之间的电离平衡,故 D 正确。 析 :根据曲线 a 知 9、,消耗相同浓度的稀硫酸的体积 V( 得:a ;由混合后溶液的 得 :n(H+)=n(即:V :76=10a+于 ca,故 等的四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dC )c(c(C ),故错误;2-3 的一元酸可能为强酸也可能是弱酸,强酸时混合液呈中性,弱酸时混合液呈酸性,故正确; 浓度均为 0.1 H 3合溶液中,电离大于水解,c(c(电荷守恒 c(c(c(+c(H+),故 c(c(c(c(H+),故正确。 析:中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0.1 氨水中铵根离子浓度远远小于 0.1 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但程度较小,所以 0.1 氯化铵中铵根离子浓度接近 0.1 氯化氢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铵根离子水解,所以该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接近 0.1 大于中铵根离子浓度;氢氧化钠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抑制一水合氨电离,所以该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远远小于 0.1 小于中铵根离子浓度;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大于相同浓度的氨水中铵根离子浓度,所以这四种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 析 :氯水中 ,与水反应的氯气的量无法确定,故 A 错误。 2 的两种溶液中 c(为 以两溶液中存在 c(=c(N ),故 B 错误。 的 0.1 +4液,说明 离生成 解生成 以 c(c(H+)c(c(故 C 正确。 溶液不显电性 ,由电荷守恒可知,c(K。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专题过关检测 专题8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君子 ”,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 ? 周南》。 能力提高 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 《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 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
2、净物 醋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水玻璃、有色玻璃和果冻都是胶体汽油属于混合物,而液氯、醋酸均属于纯净物豆浆是胶体。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 B.C. D.)X Y 元素 主族元素 短周期元素B 氢氧化铁 胶体 分散系C 电解质 化合物 纯净物D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最新海量高中、液逐滴加入到 液中可制备 H)3 碱、碳酸钙、)8.5 g 于 1 L 可得 1
的打扮,可以看出云南妇女的活泼开朗与充满活力写打千表现出她们的的自由洒脱。 作用是以人衬景,体现场面的热烈与欢乐。 唱歌人到处都有歌声到处都有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云南人是怎么对歌的。 《刘三姐》 我们再来看着那些赶马女孩子,听听她们都唱些什么歌。 悦耳好听的山歌 作者这一段中有没有直接写赶马女孩唱歌。 更多笔墨是写了什么。 由呈贡进城一路的景色 都有哪些景色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找出相关的语句
师:这样的伊人让我们遐想翩翩,怎么能不让我们的主人公为之痴迷呢。 我来读一下,大家再感受一下诗人的如痴如迷。 配 乐 师:古人说情动于中才能发之于外,你在哪些字眼中感受到诗人的如痴如醉的追寻。 生:道阻且长,道阻且„„中看出,道路这么艰难还要追寻。 师:很好,你也读一下这四句。 其他同学呢 师:在水一方,在水之湄,永远都坚持着,虽然相隔很远。 师:的确,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就是这种感觉
” ( 2)《乡愁》的作者是 (姓名),他是我国 (省名)诗人。 这首诗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 请用“ \”和“ •”划分 、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3)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诗人写到“假如我是
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 ,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 ” 爷爷: “ 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 “ 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所以出一趟口外挣来的 脚钱。 到不了家就花个精光。 ” 3.学生揣摩品味独具魅力的小说语言。 教师提示:小说的语言运用非常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