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学设计3内容摘要:
二 、品读 2~ 5自然段。 1. 默读 2~ 5自然段,画出朱德总司令着急的原因。 2. 交流: 原因一:“ 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 (担心藏民的身体。 看出朱德司令是一位爱民的好司令。 ) 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理解“ 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 ”,这是一个比 喻,“ 乌云 ”指的是藏胞对红军的误解,误把红军当作反动军队,说明误解之深,要使他们理解之难。 原因二:“ 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担心藏胞耽误春耕。 急藏胞所急。 ) 板书: 急藏胞所急 2~ 5自然段,分角色表演读。 体会朱德同志深知藏民疾苦的阶级感情和对藏胞一片赤诚爱心。 过渡:光急是没有用的,朱德带领着红军又采取了哪些可行措施。 三、品读 6~ 7自然段。 1. 自由读。 2. 读了这一段 ,你觉得红军和反动军队有什么本质上 的区别,从哪里看出来的。 (板书 :开动员会 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 “ 不能让„„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一句,并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这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方式 ,这句话表面上讲春耕,实质上是要让红军的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 ,使藏胞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 ) 尽心尽力就是竭尽全力,尽最大的努力。 ,朱德总司令带着红军帮藏民春耕的场面,把第 7自然段作为中心句展开。 过渡:红军的春耕行动有没有让藏胞解除误解呢。 四、品读 8~ 9自然段。 指名读,说说从哪里看出藏胞解除了误解。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学设计3
相关推荐
3、本题共 7 道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全部选对得 6 分,选对但不全得 3 分,有选错得得 0 分) 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 A、B、C、D 四个位置时,关于观察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相同时间内放在 A 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B相同时间内放在 B 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放在 A 位置时稍微少些C放在 C、D
正方形横摆) 这三个立体从上面看,形状是不相同的,我们一齐来看一看他们的形状。 电脑展示 比较立体俯视图的异同 c、通 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由 4 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分别从它们的正面、侧面、上面去观察, 观察大屏幕上三个立体的三视图 得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可能是不同的。 d、假如我用四个小正方体拼搭成一个立体,从正面、侧面看的形状还是和刚才一样,但是 从上面看的形状不一样
“试一试”: 2个猴子平分 4只桃子。 出示问题,独立探究。 ( 1)还是这盘桃,现在要分给 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 2)拿出桃子图片,我把它看作一盘桃,想一想怎样分。 ( 3)同桌间商量着分一分,说一说。 ( 4)交流。 把二个桃看作一份,每份就是这盘桃的二分之一。 ( 5) 1/2是怎么来的。 ( 6)质疑:同样是将 4只桃子平均分,为什么表示的分数却不一样呢。 (
一看。 这盘桃的 1/4 是 1 个桃。 想法三:联系分数的含义想到: 4 个桃的 1/4,就是把 4 个桃,平均分成 4 份,每份 1 个。 想法四:列出除法算式: 4247。 4= 1(个 )。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请每一位汇报的学生讲清自己的想法。 如果出现最后一种方法,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用 4 除以 4,这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2)比较方法。 提问:这几种方法
三自然段,你是被南沙群岛的丰富物产吸引了呢,还是被迷人的景色所吸引。 哪儿吸引你,就在哪儿多看看,等会请你谈谈感受。 生交流第二自然 段出示: ( 1)“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 2)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南沙群岛是“巨大的蓝色宝库”。 指名回答 ,理解词语“蕴藏”“用之不竭”。 ( 3)师讲述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练习用总分方式来说话: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海洋生物,有章鱼,海星,乌贼
作大山,说明了什么。 哪 个词语也说明了这一点。 (奢望) ( 2)“遥不可及”是什么意思。 (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我”和约翰逊相差甚远) ( 3)指导朗读。 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应该用无可奈何的语气来读,重读“ 根本就不敢”“遥不可及”“更别提” ) ( 4)能说说此时刘翔的心情吗。 展开想象谈一下。 过渡:那么,刘翔是怎样成功翻越这座大山的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