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化学 二轮考点训练 化学反应原理(含答案解析)内容摘要:
2、态)/ 1 0n(平衡状态)/ 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K升高温度,若 W 的体积分数减小,则此反应 H 0C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K【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 X、Y、Z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分别是1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 2X+Y 3Z,则根据平衡常数的概念可知,D 不正确;平衡时 X、Y、Z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以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K ,A 正确;升高温度,若 W 的体积分数减小,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该反应 H0,B 不正确;正方应是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所以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C 4、的燃烧,需要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才能发生反应,B 错误;C、反应热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对高低,H=生成物的能量和 正确;D、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D 错误。 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相关知识。 4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 2、溶液蒸干均得不到原溶质B保存氯化亚铁溶液时,在溶液中放少量铁粉,以防止 解C室温下,向 的 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显碱性的物质,电离程度一定增大D液和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次氯酸钙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易分解,所以2溶液蒸干最终得到碳酸钙固体,终得到硫酸钠固体,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 5、和氯化氢,所以 确;B、保存氯化亚铁溶液时,在溶液中放少量铁粉,以防止 氧化,铁与被氧化的铁离子反应是亚铁离子,错误;C、室温下,向 的 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显碱性的物质,电离程度不一定增大,如加入醋酸钠固体,醋酸钠水解呈碱性,由于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的电离,醋酸电离程度减小,错误;D、液呈中性,是因为氯化钠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所以不影响水的电离,因为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与铵根离子水解程度相同,使溶液呈中性,但促进水的电离,所以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完全不相同,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盐的性质,盐水解的应用510在 1L 容器中充入 2和 2发生反应:N 2(g)+3H 2(g) 2g 6、)H = kJ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共放出 46.2 热量B若将容器体积压缩至 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C任何时刻均有:(N 2)=3(H 2)=2()D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继续通入 2和 2,则 案】D【解析】试题分析: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可能刚好等于 46.2 容器的体积压缩,会使体积减小浓度增大,可提高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在任何时刻都有(N 2):(H 2):()=1:3:2;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继续通 2和 2,相当于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增大 点:可逆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 8、污染,D 不正确,答案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B汽车尾气的催化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 有害气体快速地转化为 原因是催化剂可增大 应的活化能C在“反应热的测量实验”中测定反应后温度的操作方法:将量筒中的 液经玻璃棒引流缓缓倒入盛有盐酸的简易量热计中,立即盖上盖板,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不断搅拌,准确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D研制性能优良的催化剂既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又能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增大浓度,可以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A 错误;B、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9、B 错误;C、测定中和热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不断搅拌,然后准确读取实验时最高温度,应当取 23 次的实验平均值,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C 错误;D、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起到节能效果,D 正确。 答案选 D。 考点:化学反应与能量8在 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X(g)和 Y(g),发生反应 X(g)+Y(g) M(g)+N(g) ,所得 实验数据如下表:起始时物质的量/度/n(X) n(Y) n(M) 700 800 800 a 900 验中,若 5测得 n(M)= 0 至 5间内,用 N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0 L实验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验中,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 11、衡时 0%。 C 正确;D、700时X(g) Y(g) M(g) N(g)起始浓度() 0 0转化浓度() ) 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方应是放热反应。 若容器中温度也是 800,由于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与相比平衡是等效的,因此最终平衡时 M 的物质的量 b温度升高到 900时平衡显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 b 错误,选 C。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判断与计算。 9已知 1 g 21 氧气中 1 O 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 496 蒸气中 1 键形成时放出热量 463 1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920 B557 C436 D188 案】C【解析】试题分析:反应热就是断键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设 1H 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x,根据化学反应 2H2(g)+O 2(g) 2g) ,所以有2x496463121,解得 x436案选 C。 考点:考查反应热的计算。 10对已经达到平衡的反应 2X(g) + Y(g) 2Z(g) H b% Ba% c () c (H+) c (B0.2 : c (= c (+ c (H+)+ c (0.1 L 的 液与 液等体积混合,其混合溶液中: c ( c () c () c (H+) c (c (NH。2016高考化学 二轮考点训练 化学反应原理(含答案解析)
相关推荐
3、4已知 ,如果要合成 所用的原始材料可以是A2甲基1、3丁二烯和 2丁炔 B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C1、3戊二烯和 2丁炔 D2、3二甲基丁二烯和 2丁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的转化关系,可以推断要合成目标产物,所用的原始材料为 2甲基1、3丁二烯和 2丁炔,选 A。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化学反应。 5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其单体是
2、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 “一波三折”。 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形体方正,横平竖直;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1)下面不属于“文房四宝”的一项是 (2 分)A湖笔 B徽墨 C镇纸 D端砚(2)下面对 4
1、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卷(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面展开图是扇形的是( )1 和2 互为余角的是( ) A 位于点 O 的 方向上. ( ) 5 55 5个斜插吸管的盒装饮料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 )用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是( )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 ,上 8 时的时针、分针的位置如图所示
2、成 g)的化学反应一定放出能量D. CO(g)+ g)= g) + H2(g)的H =案】D【解析】试题分析:A、因为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会放出热量,所以 1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大于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则H” 、 “” 、 “逆 反 应 设 达 到 平 衡 时 据 此 又 消 耗 了 则 2g) g) +g)某 时 刻 浓 度 ( : 浓 度 ( : 2x x 浓 度 ( : 0
2、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例如氯化铵,单质分子中不一定含非极性键,例如稀有气体,就不含非极性键,的说法正确,所以答案为 D。 考点:化学键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键的相关知识,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本题综合性较大,有一定的难度。 2已知信息:H 3)4H 3)4H 3)42 2-。 具有 6 个配体的 的配合物 n 1 配合物与足量的 m、n 的值分别是Am1,n5 Bm3
学生首先接触文本,跟文本对话,通过推理与想象,了解张良成功原因的两种不同的观点。 讨论:本文蕴含着关于张良成功原因的不同观点,你能根据 文中有关语句来谈谈吗。 明确:作者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能“忍”,而前人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读得到了一本神奇的书。 ,三、比较阅读,了解治学精神 在前面比较不同观点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了解苏轼文章立意的新颖性,可以通过投影,把《留侯世家》里的相关文字提供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