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化学 二轮考点训练 化学反应和能量(含答案解析)内容摘要:

2、成 g)的化学反应一定放出能量D. CO(g)+ g)= g) + H2(g)的H =案】D【解析】试题分析:A、因为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会放出热量,所以 1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大于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则H” 、 “” 、 “逆 反 应 设 达 到 平 衡 时 据 此 又 消 耗 了 则 2g) g) +g)某 时 刻 浓 度 ( : 浓 度 ( : 2x x 浓 度 ( : 0.6+x 0.6+(0.6+x)/(400, 解 得 x=, 故 平 衡 时 c( =2=;则 10 成 二 甲 醚 的 浓 度 为 : +=, 所 以 甲 醇 的 反 应 速 率 为 v( =0 = L; 3、(3) A v 正 ( =2v 逆 ( , 表 示 的 是 正 逆 反 应 速 率 , 且 满 足 二 者 计 算 量 关 系 , 说明 反 应 达 到 平 衡 状 态 , 故 A 错 误 ; B n( : n( : n( =1: 2: 1, 物 质的 量 之 比 , 无 法 判 断 正 逆 反 应 速 率 是 否 相 等 , 无 法 判 断 是 否 达 到 平 衡 状 态 , 故 B 正 确 ;C 混 合 气 体 的 密 度 不 变 , 反 应 前 后 都 是 气 体 , 容 器 的 容 积 不 变 , 所 以 气 体 的 密 度 始 终 不 变 ,密 度 不 能 作 为 判 断 平 衡 状 4、 态 的 依 据 , 故 C 正 确 ; D 该 反 应 是 气 体 体 积 缩 小 的 反 应 , 反 应过 程 中 气 体 的 物 质 的 量 发 生 变 化 , 混 合 气 体 的 平 均 分 子 量 发 生 变 化 , 若 混 合 气 体 的 平 均 相 对分 子 质 量 不 变 , 说 明 达 到 了 平 衡 状 态 , 故 D 错 误 ; E 该 反 应 是 体 积 缩 小 的 反 应 , 气 体 的物 质 的 在 反 应 中 发 生 变 化 , 若 容 器 的 压 强 不 变 , 说 明 正 逆 反 应 速 率 相 等 , 达 到 了 平 衡 状 态 ,故 E 错 误 ; 正 确 5、 答 案 A 、 恒 温 恒 容 条 件 下 , 甲 加 入 12 乙 中1 等 效 平 衡 , 则 达 到 平 衡 时 各 组 分 的 浓 度 都 相 等 , 所 以 c1=故 A 正 确 ;B、 由 于 甲 和 乙 是 从 不 同 方 向 进 行 的 反 应 , 则 甲 放 出 的 热 量 与 乙 吸 收 的 热 量 不 一 定 相 等 , 故B 错 误 ; C、 由 于 甲 和 乙 为 从 不 同 的 方 向 进 行 的 可 逆 反 应 , 两 个 反 应 中 温 度 相 同 , 则 平 衡 常数 不 变 , 所 以 2, 故 C 正 确 ; D、 甲 和 乙 为 等 效 平 衡 , 反 6、 应 的 方 向 完 全 不 同 , 所 以a1=用 于 丙 中 浓 度 为 甲 的 2 倍 , 相 当 于 增 大 了 压 强 , 丙 中 反 应 物 转 化 率 大 于 甲 , 即所 以 a2+100%, 故 D 错 误 ; 答 案 选 刻 , 正 逆 反 应 速 率 都 增 大 , 且逆 反 应 速 率 变 化 大 , 平 衡 向 逆 反 应 移 动 , 应 为 升 高 温 度 , 所 以 刻 , 正 逆 反应 速 率 都 减 小 , 且 正 反 应 速 率 变 化 大 , 平 衡 向 逆 反 应 移 动 ; 应 为 降 低 压 强 , 所 以7; 逆 速 率 都 增 大 , 平 衡 不 8、,化工集团将钛厂、氯碱厂和甲醇厂组成产业链,如图所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钛铁矿进入氯化炉前通常采取洗涤、粉碎、烘干、预热等物理方法处理,请从原理上解释粉碎的作用:_已知氯化炉中氯气和焦炭的理论用料物质的量之比为 7 6,则氯化炉中还原剂的化学式是_。 (2)已知:Mg(s)(g)=s)H641 kJ/Mg(s)(s)= 2s)Ti(s)H512 kJ/i(s)2(g)=s)H _。 (3)氩气通入还原炉中并不参与反应,通入氩气的作用是_(4)以甲醇、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 已知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2O 24 =26H 2O,该电池中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 工作一 9、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 “减小”、 “增大” 或“不变”)。 【答案】(1)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C、(2)770 kJ/) 有强还原性,在氩气氛围中可防止 i 被氧化(4)2e =4(或 3H 2O12e =12) 减小【解析】(1)粉碎反应物,可以增大其表面积,从而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氯化炉中发生的反应为 6C72=62,由此可知 C 和 还原剂。 (2)根据盖斯定律,由2得:Ti(s)2(g)=s);H770 kJ/3)氩气性质不活泼可以防止 具有强还原性的物质被氧化。 (4)根据该电池的总反应式可知,反应过程中不断消耗,则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 减小。 1 11、出 Z 浓溶液反应制取 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5)已知:X(s)+Y 2(g)=g) H 1= 393.5 kJ1XY(g) +1/2Y2(g)=g) H 2= 282.9 kJ1则 X(s)与 Y2(g)反应生成 XY(g)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答案】 (1)4 (1 分) 分) 1 (1 分) (2)小(2 分) 2N A (2 分)(3)H 2O(2 分) H 2S(2 分)(4) (3 分)23)C(s)+1/2O 2=CO(g) H = kJ 分)【解析】试题分析:由 Y 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 ,可知 Y 为 O;则由 X 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 12、2 倍,可知 X 为 C;Z 元素的最高正价与负价代数和为 6,可知 Z 为 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是前 30 号元素中最多的,则 W 为 1)于第 4 周期 ,最外层有 1 个电子。 (2)C 的第一电离能比 O 小;C 22 个碳碳三键,则 122数目为 2(3)因为 O 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 C,所以 X 和 Y 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 2O 分子间含有氢键,H 2O 的沸点最高,其它同族氢化物分子间为范德华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最简单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 4)与 应生成 l 2、H 2O,配平可得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合价的变化,中 价降低为 0 价,可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5)首先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注明状态,然后根据盖斯定律,H=H 12=-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