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新高考复习 6.3《微专题——人口统计图的判读》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 3 讲 微专题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人口统计图是表示人口数值特征或时空变化的图像,能很好地考查考生对数据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地理数据读取和分析能力等。 近几年的高考题,对人口变化的考查较为频繁,而人口统计图是最常用的载体。 试题多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 主题一 常见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核心突破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有柱状图、曲线图、扇形图和饼状图等。 1 柱状图 图 1 某市部分年份人口数 柱状图以横轴表示 时间、地点或事物类别,以纵轴表示数量,根据柱的高度可以比较事物的数量变化。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指标所表示的柱状图合并,可构成复合柱状图。 分析柱状图的一般思路: 2 曲线图 ( 折线图 ) 图 2 上 2、海市近年来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 曲线图 ( 或折线图 ) 表示地理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变化规律,能直观反映同一种地理事物的变化趋势。 判读时,主要根据线状统计符号的大体走向来分析统计对象的数值随时间或空间的连续变化的规律,要特别注意曲线图中的高峰或低谷以及折线图 中明显的转折点。 3 扇形图 ( 饼状图 ) 图 3 人口受教育程度 图 4 各大洲人口数量 扇形图通常把圆面划分为若干个扇形面,每个扇形承载一项数值,其大小用来表示相应数据项,可以用来反映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全部的比例关系。 扇形图和饼状图的判读步骤: 审清题意,阅读图名; 阅读图例和文字说明,明确图上反映了哪些地理事物; 分析这些地理 3、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在脑海中呈现相关的知识点; 了解图中反映地理事物的数值特征,对数值进行排序。 对点演 练 (2016 南平模拟 )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出生 100个女孩所对应的男孩数,正常情况下保持在 1 03 107之间,我国已长时间偏离正常范围。 下图示意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 读图完成 1 2 题。 1 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差异 ( ) A 与教育程度有关 B 与自然环境有关 C 与人口政策无关 D 与经济水平无关 2 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对未来发展影响较小的是( ) A 城市化 B 就业 C 人口再生产 D 国防 答案 : 解析: 第 1 题,教育程度、经济水平、人口政策等因 4、素影响生育观念,因此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差异和教育程度、人口政策、经济水平有关,而和自然环境无关。 第 2 题,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的表现是男多女少,这种现状首先影响人口的再生产,其次还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就业形式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国防兵员以男性为主,我国男性人口比重较大,因此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对未来发展影响较小的是国防。 主题二 平面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的判读 核心突破 1 人口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的特点 人口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主要体现某地三 个不同年龄阶段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一般分为 0 14 岁、15 64 岁和 65 岁及以上三个阶段,可分别用来表示少年儿童、青壮年和老年人的比重,如图所示 5、: 2 人口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1) 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上图的。 (2) 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个箭头,如上图的。 (3) 读出箭头 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 图中待求点的三个 坐标: 0 14 岁约为 27% 、 15 64 岁约为 5 7% 、 65 岁及以上约为 16%。 (4) 验证一下三个数值的总和是否为 100%。 3 判读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时需要注意 (1) 正三角形坐标图反映的是一种现象或事物的构成,因而图中的数据只表示一种相对量 (%) ,不表示绝对量。 所以,从 6、图中读出的数据只是一种比例关系,而不是某种要素的具体数量。 (2) 这种图的构成要素只能是三项,不能随意增减。 各构成要素所占比例的总和为 100 % ,而不能小于或大于 100% ,若是需要估计值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图甲示意某国人口数量和每十年人口增长率状况。 读图完成 1 2 题。 图甲 图乙 对点演练 1 该国 ( ) A 环境人口容量小,人口问题突出 B 人口迁入率高,人口数量增加快 C 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增速趋缓 D 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 2 图乙中反映该国 201 1 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序号是 ( ) A B C D 答案 : 解析: 第 1 题,图甲显示该国 201 1 7、 年人口达到 13亿左右,则判断为中国。 中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迁入率低,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但增速趋于减缓。 第 2 题,由于计划生育,我国 “ 未富先老 ” 提前进入老龄化,但也是刚刚进入老龄化,即 65 岁及其以上老人比重略大于 7%。 主题 三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核心突破 1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特点 四边形统计图中,有一组相互垂直的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在人口统计图中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同一个变量,在人口统计图中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如下图所示: 2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 8、图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把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作为第三个变量,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 如:上左图中底边 ( 横轴 ) 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 纵轴 ) 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 对于图中 、 、 、 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是先做出一条对角线 ( 上右图 ) ,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 ( 箭尾到箭头表示的数据越来越大 ) ,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 、 、 、。 判断某点具体的数据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垂线,交于两边即可,如上右图 点处的虚线。 ( 各自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依次大约为 0 、 8 9、 、 16 、 28 )。 对点演练 (2016 长沙模拟 ) 下图为我国 1950 2000 年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 读图完成 1 2 题。 1 1960 年,我国人口增长出现明显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年人口 出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 B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高于 2000 年 C 人口已出现负增长,为现代型增长模式 D 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死亡率明显上升,并出现负增长 2 1970 2000 年,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B 出生率总体下降 C 死亡率明显下降 D 基本进入现代型 答案 : 解析: 第 1 题,受自然灾害和政策失误影响, 1960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死亡率大幅度上升,出现人口负增长。 第 2 题, 1970 2000 年我国出生率总体下降,死亡率波动较小,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主要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