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课时作业 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章末总结内容摘要:
3、几何的基本问题,求解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直接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动点为(x ,y),根据几何条件直接寻求 x、y 之间的关系式(2)代入法:利用所求曲线上的动点与某一已知曲线上的动点的关系,把所求动点转换为已知动点具体地说,就是用所求动点的坐标 x、y 来表示已知动点的坐标并代入已知动点满足的曲线的方程,由此即可求得所求动点坐标 x、y 之间的关系式(3)定义法:如果所给几何条件正好符合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曲线的定义,则可直接利用这些已知曲线的方程写出动点的轨迹方程(4)参数法:当很难找到形成曲线的动点 P(x,y) 的坐标 x,y 所满足的关系式时,借助第三个变量 t,建立 t 4、 和 x,t 和 y 的关系式 x(t) ,y(t),再通过一些条件消掉 t 就间接地找到了 x 和 y 所满足的方程,从而求出动点 P(x,y)所形成的曲线的普通方程例 3 设点 A、B 是抛物线 p0)上除原点 O 以外的两个动点,已知B,B ,垂足为 M,求点 M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 知识点四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是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也是圆锥曲线问题中的一个难点,解决这个难点没有常规的方法,但解决这个难点的基本思想是明确的,定点、定值问题必然是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变的量,那么就可以用变化的量表示问题的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等,这些直线方。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课时作业 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章末总结
相关推荐
进行辩论赛赛前指导,并为参 加比赛的同学提供资料的帮助。 (迈克尔桑德尔的《公正》、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看懂中国的贫富差距》、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导入 ( 5 分钟) 带领学生回顾《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作为导入 提问: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 没有贫穷富裕的社会存在吗。 那样的社会中人们会有怎样的生活状态。 回顾课文;
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 【解析】环:环绕 ,围绕,这应是一个得分点,句意也是一分吧。 清、苍、短、瘦用组词法去组词,同现代汉语没有太大的区别,瘦要注意翻译。 12.用自己的话说说白居易一行游大林寺的行踪。 【答案】 12.白居易一行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了东林、西林二寺,到达化城寺,在峰顶上稍事休息,便登上香炉峰,住在大林寺。 【解析】自遗爱草堂历②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
现在一些原创内容 仍 然会遭遇 盗 版,在一些共享站点上,网民也会发现 盗 版的 踪 迹。 这对于作家和企业来说,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 材料三: • 在数字阅读的时代,人们更需要图书 馆 、出版社、实体书店 等机构提供主流读物的阅读引导,为读者提供便 捷 、优质的数字化阅读体验。 同时,数字阅读产业的发展还应聚焦 内容质量,力争提供更多的精品;应聚 焦 公益 普 惠,力争满足人民 群
:] A.绝缘体是绝对不能导电的物体; ; ,也不能带电;。 3.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绝缘体有电阻,导体没有电阻; ; C.电阻的大小由导体的本身的性质决定 D.导体的电阻越大,对大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在通常情况下,玻璃是 ________,但玻璃在受热发红后会变成 _________,这个事实说明绝缘体与绝缘体之间 ______绝对的界限,当条件改变时就可能发生转变。
一个二次函数表达式 . 【知识梳理】 本节课我们学习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能够领会二次函数与 x轴交点个数与一 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关系。 会用△值判断二次函数与 x 轴交点个数 , 【随堂练习】 1.求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x轴交点坐标,并作草图 验证. ( 1) y=x2- 2x;( 2) y=x2- 2x- 3. 2已知二次函数 y=ax2+bx+c,且 a0,ab+c0,则一定有
1、最新海量高中、间向量的数乘运算课时目标 解共线(平行) 向量、共面向量的意义,能运用它们证明空间向量的共线和共面的问题1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1)向量的数乘:实数 与空间向量 a 的乘积仍然是一个向量,记作 _,称为向量的数乘运算当 0 时,a 与向量 a 方向_;当 | |,且 与 同向,则 满足 0,则 二、,连结 D,若正三角形,且 E 为其中心,则 的化简结果为_ 12 32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