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高考生物二轮讲练案 4-7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含答案)内容摘要:

2、E自然状态下,H 基因的频率应呈下降趋势FH 基因的频率越高,则杂合子的比例越高G杂合子的比例不可能与纯合子相等H如果该群体起始时都是杂合子,则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杂合子的比例也逐渐提高22014新课标全国卷 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 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 图 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_( 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 Y 染色体上,依照 Y 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_( 填个体编号)。 (3) 4、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 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_。 (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 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 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_种。 (3)如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的假设成立,则理论上,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 考向拓展题干信息不变,增加设问:( 5、4)用下表中四种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长翅(B) 对小翅(b)为显性。 甲 乙 丙 丁长翅 长翅 小翅 小翅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 B、b 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 染色体上,可设计实验如下:杂交组合为甲丁。 子代可能出现的情况:若长翅与小翅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无关,则基因位于_;若_,则基因位于_。 若已确定基因 B、b 位于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探究该基因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胚胎致死),可设计杂交实验如下:选取_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说明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否则不存在。 若已确定基因 B、b 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选取两只都为长翅的棕眼(X 红 7、的选材几种常见的遗传学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可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具有稳定且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种子的圆粒和皱粒、豆荚的饱满和不饱满等;花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生长周期短,易于实验研究;籽粒较多,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结果更可靠。 (2)果蝇:易饲养;相对性状易于区分;染色体数目少,适于做遗传学分析; 繁殖快,10多天就繁殖一代,一只雌蝇一生能产生几百个后代。 (3)玉米:雌雄同株异花,杂交操作简便,省去了人工去雄的麻烦;易种植;籽粒多,适于做统计学分析;相对性状多且易于区分。 (4)糯稻、粳稻:花粉粒(雄配子 )有长形、圆 8、形之分,用碘液着色后有蓝色、棕色之分,减数分裂产生的花粉就可直接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1 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B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C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 明了遗传物质D沃森和克里克以 研究材料,采用 X 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考向 2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分解组合法所谓分解组合法是在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 9、传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不同相对性状之间却存在着随机组合。 因此,在解遗传题时,可先运用基因分离定律进行分析,然后再将分析结果进行组合。 该方法是解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遗传题目最基本的方法,具有思路清晰、解题速度快、准确率高的特点。 该类题目的解题步骤如下:(1)分解将两对或多对基因( 或性状)分离开来,分别用基因分离定律进行分析。 (2)组合将分析结果按一定方式进行组合( 通常相乘)。 2 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 (相关基因用 Y、y 和 R、r 表示)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 1 全为扁形块根,F 1 自交后代 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 961,则 形块根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A2/3 B1 10、/3 C8/9 D1/4考向 3遗传特例的分析1特例 19331 的变形9331 是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时出现的表现型比例,题干中如果出现附加条件,则可能出现 934、961、151、97、3103 等一系列的特殊分离比。 可利用“合并同类项”妙解特殊分离比,方法如下:(1)看后代可能的配子组合种类,若组合方式有 16 种,则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写出正常的分离比 9331。 (3)对照题中所给信息进行归类,若分离比为 97,则为 9(3 31),即 7 是后三种合并的结果;若分离比为 961,则为 9(33) 1;若分离比为 151,则为(933)1; 12、使植物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 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则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显性个体数隐性个体数21。 配子致死:致死因素在配子期发挥作用。 这可能是由配子中的致死基因引起的,也可能是染色体的异常变化所致。 合子致死:致死基因在胚胎期或成体某阶段发挥作用而致死。 (2)致死问题的分析方法若存在致死现象,则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导致分离比偏离 31 的“失真”现象,如出现 21 或 11;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导致分离比偏离 9331 的“失真”现象,如 比例为 1/4,从而导致子代成活个体的组合方式由 16 种变成 12 种 13、。 同理,因其他致死类型的存在,16 种也可能变为 15 种、14 种等,但解题时仍需按 16 种模式推导,找出后代的实际组合比 16 种少了哪种特定的类型,再舍弃致死类型。 4 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 A 和 a 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 种基因型。 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 种基因型,且比例为 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 3特例 3显性基因的累加效应涉及的生物性状一般受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非等位基因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例如,决定某些植物的高度或花色的基因,显性基因越多,高度越大或花色越深。 解答此类问题时,首先要根据非等位基因的对数推测出性状的类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