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 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章末检测卷及答案内容摘要:
1、章末检测卷(二)(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第卷(选择题,共 45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过程中,属于非自发过程的是()AN 2 和 合B常温、常压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CH 2 和 合生成 O 2 = = = =点 燃 答案石墨转化为金刚石,需高温、高压。 2以下对影响反应方向因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有时焓变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B有时熵变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C焓变和熵变是判断反应方向的两个主要因素D任何情况下,温度都不可能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答案在焓变与熵变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温度可能 对反应的 2、方向起决定性作用。 3对于可逆反应:2(g)O 2(g) 2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C使用催化剂 D多充入 解析 能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只有温度,同时改变 温度也可以改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和化学反应速率。 4在恒温、体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g) 3B(g)C(g),若反应物在前 20 s 由 3 为 1.8 前 20 s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v(B) 1 s1Bv(B)1 s1Cv(C) 1 s1Dv(C) 1 s1答案反应物 A 前 20 s 由 3 到 1.8 v (A) 1.8 20 1 3、 s1 ,根据用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相等,知 v(B) 1 s1 ,v(C) 1 s1。 5下列叙述中一定能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B正、逆反应速率改变C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改变D混合体系的压强发生改变答案如果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变化保持各组分的含量不 变时,平衡也不移动;使用合适的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改变,但平衡不移动;如果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则压强对平衡无影响。 6将等物质的量的 X、Y 气体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 Y(g) 2Z(g)3Y 2Z 2 先到达平衡),平衡时 Z%随着温度升 4、高而降低,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衡时 浓度:乙甲C平衡时 转化率:乙 甲D平衡时 体积分数:乙 甲答案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 A 正确。 分析 B、C、D 则要进行平衡的比较,常用画图法(将乙分装于两个与乙同体积的容器中,再混合压缩在与乙等体积的一个容器中):1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氨水中加酸,浓度增大 4B合成氨工业中不断从反应混合物中液化分离出氨气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 成氨控制在 500 左右的温度答案合成氨反应 N2(g)3H 2(g) 2g)温 B 的体积分数增加,说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则说明逆向为吸热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 (2)A 项,增压平衡 5、向体积减小即正向移动;B 项,体积不变,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C 项,升温,平衡向吸热即逆向移动。 18(10 分)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 3 L 的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 CO(g)2H 2(g) g)达到平衡状态。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_;根据下图,升高温度,K 值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00 时,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化学平衡,以 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用 nB,t B 表示)。 (3)判断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填字母,下同)。 av 生成 (v 消耗 (CO)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d 2、 浓度均不再 6、变化(4)300 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 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_。 ac(H 2)减小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c物质的量增加d重新平衡时 c(c(小答案(1) 减小cc2(2) 1 (3)4)(1)根据所 给图像判断,500 时 量比 300 时 量少,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K 值减小。 (2)由于 v(v(H 2)12,因此可先求出 v(再推算出 v(3)a 项中均为 同一方向的反应速率,故不可判断;b 项中由于气体的总质量为定值,且容器的体积保持不变,故密度一直不 变,不可判断。 (4)体积压缩后,v 正 、v 逆 均增大,但 v 正 增加的比 7、 v 逆 多,平衡右移, 物质的量增加;由于 V 减小,各物 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增加,但 c( c(大的多,所以 c(c(小。 19(15 分)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 V L 密闭容器中加入 n 、2n ,发生反应:A(g)2B(g) 2C(g)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随时间(t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若温度升高,K 值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a、b、c、d 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点。 从起点开始首次达到平衡时,以 示的反应速率为_。 (3)25 ,加入了_(填加入物质的化学式及加入的物质的量),使平衡发生 8、了移动。 (4)d 点对应 物质的量浓度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8 1 ,理由是_。 答案(1)增大(2) 1 (3)0.8 )小于假设平衡时二氧化氮的浓度为 0.8 1 ,则此时QK 衡要逆向移动,使二氧化氮的浓度降低,所以平衡时二氧化氮的浓度小于 0.8 1解析 (1)由题图 可知,平衡时 c(0.6 1 ,c(0.4 1 ,故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温,反应正向进行(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平衡常数增大。 (2)由题图知,a、b、c 、d 四点中只有 b、d 点处于平衡状态;v(0.6 1 0.2 1 )/10 1。 (3)利用 25 的物质的浓度变化可知在 25 加入了 加入的物质的量(1.0 1 0.6 1 )2 L0.8 4)假设平衡时 二氧化氮的浓度为 0.8 1 ,则此时 QK衡要逆向移动,使二氧化氮的浓度降低,所以平衡 时 二氧化氮的浓度小于 0.8 1。(人教版)化学选修 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章末检测卷及答案
相关推荐
2、果同位角相等,那么直线 方法 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 相等,那么 相等, 两条直线 : 如果1=2,那么 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能否利用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呢?如下图: 能否通过内错角和同位角之间的关系把条件2=3 转化为1=2?因为2=3,而3 1(对顶角相等),所以1=2, 即同位角相等,因此 a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 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
几个人物,刻画了几个场面。 • 点拨:人物角色:夫人,长老(即下文的洁),旦,末,红娘 • 由四个紧密衔接的场面组成: • (一)(科白和 【 端正好 】 等三曲),是赴长亭路上的场面,写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 (二)(‚做到见夫人科‛至‚专听春雷第一声‛)是长亭饯别的场面,主要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 (三)(
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 以一组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组成 黯然销魂的凄美意境 ,衬托出莺莺 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 选取了哪些意象。 艺术效果如何。 赏析 2020/12/26 20 一曲 【 端正好 】 ,诗意浓郁,哀愁绵长,通晓流畅和秀丽华美相互统一,堪称 “情景交融” 的元曲绝唱: 一在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 一在情感的抒发
1、章末检测卷(四)(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第卷( 选择题,共 45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 ,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锌片作阳极,铁片作阴极,电解 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C把铜片插入 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
ion: T:What can you see in this picture?/What is the man doing ? S: I can see a ./ He is . Turn eft/right. Take the second turning on the right. Walk past the police station. Cross the road at the
2、:观察图中的1 和5,它们与截线及两条被截直线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 这两个角分别在被截直线 D 的 ;都在截线 ,它们相对于截线和被截线的位置都是相同的,因此可称它们为 . 图中还有其它同类角吗。 问题 2:观察图中3 和5,它们与截线及两条被截直线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图中还有其它同类角吗。 : 观察图中4 和5,它们与截线及两条被截直线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