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高二语文通用版 第1章1.7《韩非子》选读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的主张却使国人在某种程度上享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地位另一方面,韩非虽然主张法专制,但他仍然继承前辈管仲、商鞅等人的思想,认为君王也要守法当然,在这方面他的主张并不明白彻底。 韩非的学术思想虽然具有强烈的政治实用性,然而,由于他的许多主张是在批判地吸收其他思想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来的,这就使得韩非的学术思想具有独特的价值。 尤其是在方法论上,韩非子有明显的贡献”想一想1 韩非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反对“法先王” ,其精神实质是什么。 练一练1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5 分)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 3、贺,产女则杀之。 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 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而况无父子之泽乎。 (韩非子 )【注】怀衽:怀抱。 泽:恩惠。 (1)从上述两段文字中,分别概括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 (2 分)(2)对这两种“义利观”作简要评析。 (3 分)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 )3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10 分) 子产相郑,病将死,谓游吉日:“我死后,子必用郑,必以严莅人。 夫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 子必严子之刑,无令溺子 5、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 吾子过矣。 ”(孟子告子下 )【注】以邻国为壑:据韩非子喻老篇说,白圭治水注重修筑和保护堤防,致使水无出路,流入邻国。 (1)根据原文,请分别概括白圭和禹的治水方法。 (4 分)(2)从道德层面上看,孟子认为白圭的治水方法错在哪里。 (2 分)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5 分)王何必曰利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 6、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1)根据文意,请分别解释“仁” 、 “义”的含义。 (2 分)(2)孟子认为“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所以,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韩非子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 (见韩非子 六反 )。 请你对此二人的观点作分析和评论。 (4 分)轻松一刻韩非子之死,史籍有两种说法。 一是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也是迄今为止韩非子之死的母本说法和主流说法:“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 今王欲并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