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26琵琶行word导学案内容摘要:
,歌 以 赠 之 , 凡六百一十六言 , 命曰《琵琶行》。 作歌并赠送给她,总共六百 一十六字,题名叫《琵琶行》。 因:因 此。 长句: 唐人习惯叫七言诗为长句。 以:并,并且。 凡: 总共。 言: 字。 命: 命名,题名。 浔 阳江头夜 送客 , 枫叶 荻 花 秋 瑟 瑟。 夜晚我来到浔阳江边为客人送行,枫叶和荻花在秋风中瑟瑟作响。 浔 xn阳江: 长江流经九江以北的一段,叫浔阳江。 荻d237。 : 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生长在水边。 瑟瑟 s232。 : 这里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 主人下马客在船 , 举酒 欲 饮 无 我和客人一同下马上船,想在船上举杯饮酒,却没有管 弦。 音乐相伴助兴。 主人: 白居易自指。 在:上。 管弦: 指音乐。 醉 不 成 欢 喝醉了,心情却并不愉快, 惨 将 别 , 别 时 茫 茫 江 浸 月。 我怀着悲伤的情绪要与朋友分别,其时月影沉浸在茫茫的江水之中。 忽 闻 水 上 琵琶 声 , 主 人 忘 归 客 不这时,忽然听到水面上传来琵琶声,我忘记了回家,客人也忘记 发。 寻 声 暗 问 弹 者 谁 , 琵 琶 声了开船。 我探寻传来的乐音,轻声询问弹琵琶的人是谁,琵琶声 停 欲 语 迟。 停了下来,琵琶女想要答话却又有些迟疑。 暗: 这里是悄悄的意思。 迟: 迟疑不决。 移船 相 近邀相见 , 添 酒回 灯 重 开 宴。 把船划过去,请她过来见面,添上酒拨亮灯盏,再一次摆开酒宴。 千呼万唤 始 出 来 , 犹抱琵琶 半 遮 面。 千呼万唤琵琶女才走出船舱来,还怀抱琵琶羞涩地遮住半边脸庞。 移: 移动。 相: 副词兼有指代作用。 前一个 “ 相 ” ,指代其后 “ 近 ”字的宾语 “ 那船 ” ;后一个 “ 相 ” 字,指 代其后 “ 见 ” 的宾语 “ 她 ”。 回灯: 重新掌灯。 半遮: 即“ 遮半 ” ,遮住半边的意思。 转 轴 拨 弦 琵琶女转动弦轴,拨动弦线,调好弦音, 三两声 , 未成 曲 调 先 有 情。 试弹了三两声,还没有奏出曲调就已先有了情意。 转轴 拨弦: 调弦校音的动作。 轴, 弦柱 , 琵琶有四个弦柱。 弦 , 琴弦。 弦 弦 掩 抑声声思 ,声声弦音低沉抑郁,充满愁思, 似诉平生 不 得 志。 好像在诉说她不得意的一生。 掩抑: 低沉抑郁。 思: 悲伤。 平生: 一生。 得志: 得意。 低眉信手续 续 弹 , 说 尽 心 中 无 限事。 她低着头连续不断地随手弹奏,用乐声诉尽无穷的心事。 低眉: 低 头。 信手:随手。 续续: 连续。 轻 拢 慢 捻 抹 复挑 ,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为 《霓裳》后《六幺》。 先弹奏《霓裳》,后弹奏《六幺》。 拢: 叩弦。 捻 niǎn: 揉弦。 抹: 顺手下拨。 挑: 反手回拨。 以上是 弹琵琶的四种指法。 初: 开始。 《霓裳 n237。 ch225。 nɡ 》《六幺 yāo 》: 都是唐代乐曲名, 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大弦 嘈嘈如急雨 , 小弦切切 如 私语。 大弦声音粗重犹如暴雨,小弦声音轻细好似私下言语。 大弦: 指琵琶四根弦中最粗的弦。 嘈嘈 c225。 o :象声词,形容声音浊杂粗重。 小弦: 指琵琶上最细的弦。 切切: 象声词, 形容声音轻细且急促。 嘈嘈 切切 错 杂弹 ,大弦小弦交错弹奏,粗音细音交织在一起, 大 珠 小 珠 落 玉 盘。 仿佛大大小小的珠子落在玉盘上发出清脆圆润的声音。 珠: 珠子,比喻乐声清脆圆润。 间 关 莺 语 花 底 滑 ,那声音一会儿 像黄莺在花下啼鸣婉转流利, 幽 咽 泉 流 冰下 难。 一会儿又 像泉水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 间关: 象声词,形容鸟声婉转。 莺: 黄莺。 语: 鸣声。 滑: 流利。 幽咽: 低泣声,这里形容堵塞不畅的水流声。 冰下难: 用泉流冰下阻塞难通来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难,这里有 “ 冷涩艰难 ” 的意思。 冰泉 冷 涩 弦 凝 接着又 像冰下的泉水又冷又涩不能 绝 , 凝 绝 不 通 声 暂 歇。 畅流一般,弦似乎凝结不动,声音暂时停歇了下来。 冰泉冷涩 弦凝绝: 像冰下的泉水又冷又涩不能畅流,弦似乎凝结不动了。 这里形容弦声愈来愈低沉,以至停顿。 别 有于无声中另 幽愁暗 恨 生 , 此时 无声有一番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愁与恨萌生出来,这时虽是无声却 胜有声。 胜过有声。 幽愁暗恨: 内心深藏的忧愁和怨恨。 银 瓶乍 破水浆 迸 ,突然间像银瓶破裂水浆溅射,铁 骑 突 出 刀 枪 鸣。 像带甲的骑兵急速冲出、刀枪撞击一样,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 银瓶: 汲水器。 乍: 突然。 迸: 溅射。 铁骑: 带甲的骑兵。 以上两句形容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 曲 终 收 拨 当 心 画 , 四 弦 一 乐曲终了,用拨子对着琵琶 中心一划,四根弦线同时发出像撕 声 如 裂 帛。 裂丝绸一样的声音,清脆而又尖厉。 拨: 拨子,弹奏弦乐所用的工具。 当心画: 这 是弹奏琵琶到一曲终了时常用的手法。 画,通 “ 划 ”。 东船西舫悄无言 , 唯见 江 东船西舫悄然无声,只见倒映在江 心 秋 月 白。 心的秋月又白又亮。 舫 fǎnɡ: 船。 言:指说话的声音。 沉 吟 放拨 插弦中 , 整顿 衣裳 起 琵琶女把拨子别放在弦中,沉吟一会,整理一下衣服,站立 敛 容。 起来,脸上显示出庄重的神色。 沉吟: 默默深思的样子。 整顿: 整理。 敛容: 收敛 深思时悲愤深怨的 面部表情。 自言 本 是 京城她自我介绍说原来是京城女 女 , 家在虾蟆陵下住。 子,家住在虾蟆陵下。 京城: 指长安。 虾蟆 h225。 mɑ陵: 地名,在长安城东南。 十三学 得 琵 琶 成 , 名属 教坊第一部。 十三岁时就学会了弹奏琵琶的技艺,名字编在教坊第一队里。 教坊: 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部: 如同 “ 班 ” 之类。 曲 罢 曾教善才 一曲奏罢曾让乐师们佩服 , 妆成 每被 秋 娘 妒。 服,化妆后的貌美常被同行歌伎妒忌。 服: 佩服。 妆成: 成妆,化好妆。 每: 常。 秋 娘: 唐代歌伎常用的名字,这里是对善歌貌美的歌伎的通称。 五陵 年 少 争缠头 ,京城富贵子弟竞相赠送缠头, 一曲 红 绡 不 知 数。 弹完一支曲子得到的红绡不计其数。 五陵: 地名,长安附近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 富豪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 年少: 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缠头: 古代送给歌伎舞女的锦帛叫 “ 缠头 ”。 争: 争给,争送。 钿头 银 篦 击 节 碎 , 血色 罗裙上端镶着金花的银钗因随着乐曲打拍子而被敲碎,猩红的罗裙 翻 酒 污。 因泼了酒而被玷污。 钿 di224。 n 头银篦 b236。 : 上端镶着金花的银质发篦。 钿,金花。 篦,通 “” ,钗,古时 妇女戴在发髻上的一种装饰品。 节: 节拍。 今年欢笑复 明 年 , 秋 月 春 风欢乐的日子一年又一年,美好的岁月就。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26琵琶行word导学案
相关推荐
对比 、 反问 讥讽 四、古今对译 锦 瑟 锦瑟 无端 五十 弦 , 一弦一柱锦瑟啊,你为什么偏偏是五十根弦呢。 这一音一节都 思 华年。 庄生晓梦让我回忆起流逝的美好年华。 我曾像庄周梦蝶一样,沉迷在 迷蝴蝶 , 望帝 春心 托杜鹃。 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 锦瑟 s232。 : 绘有花纹的瑟,这里是对瑟的美称。 无端: 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这是他离别京城时写下的一首《板桥晓别》。 今宵美景良辰后,余下了一地清辉;芙蓉红泪如血,触手凄艳冰凉,我以为这是你留给我最后的印记, 爱的印记。 可是 , 思念清冷如霜雪。 如果天明日光照耀,你我手里依然一无所 有,也请你不要绝望,为我珍重。 即使,告别爱情的时候,也希望你一切都好;我不再爱你的时候,也许不是我不爱你,只是,我已不能再爱你。 锦瑟无端五十弦
人 也 亦 远矣 , 而 耻 学 于 一般人,他们 的才智 低于圣人也很多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 师。 耻辱。 出人: 超出 一般 人。 犹且: 尚且,还。 众人: 一般人。 下: 低于。 耻: 意动用法,以 „„ 为耻。 是故圣因此圣 益 圣 , 愚 益 愚。 圣人之所以 为圣 , 愚人之所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 ,愚人之所以 为愚 , 其 皆 出 于
: (1)物体的内能是增 加还是减少。 变化量是多少。 (2)分子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 (3)分子的平均动能是增加还是减少。 答案 (1)内能减少 105J (2)分子势能增加 (3)分子平均动能减少 解析 (1)气体从外界吸热为 Q= 105J,气体对外做功 W=- 6 105J,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 W+ Q= (- 6 105J)+ ( 105J)=- 为负,说明气体的内能减少了.所以
h1= 86 cmHg- 5 cmHg= 81 cmHg. (4)pA= p0+ ρ 水 gh= 105 Pa+ 1 103 10 Pa= 105 Pa. 玻意耳定律的基本应用 2.一个气泡由湖面下 20 m深处缓慢上升到湖面下 10 m深处,它的体积约 变为原来体积的 ( ) A. 3 倍 B. 2 倍 C. 倍 D. 倍 答案 C 解析 气泡缓慢上升过程中,温度不变,气体等温变化,湖面下
温物体 答案 BCD 解析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凡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电流的能可全部变为内能 (由焦耳定律可知 ),而内能不可能全部变成电流的能,而不产生其它影响.机械能可全部变为内能,而内能不可能全部变成机械能.在热传导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3.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