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部编人教语文二下识字3“贝”的故事ppt课件(2)内容摘要:

贝壳的用途、用“贝”作偏旁的字的特点。 本文围绕“贝”讲了哪些内容。 : 读课文,想一想:“贝”字的甲骨文是什么样的。 贝的甲骨文是“贝壳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 ” 串珠问题: : 贝壳为什么会被当作饰品。 古时候,人们很喜欢贝壳,认为它很漂亮,很珍贵,所以就把它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 贝壳为什么会被当作钱币。 因为贝壳可以随身携带,又不容易损坏,所以被人们当作了钱币。 : “贝”字的意义是什么。 因为贝壳曾经被当作钱币,所以带有偏旁“贝”的字就和钱财有关。 “贝 ‛ 的故事 “贝 ” 字旁的字 :与钱财有关 “贝 ” 字的起源:甲骨文 饰品 钱币 课文结构 汉 字 真 有 趣 贝壳 本文介绍了“贝”字是怎么来的,它最早是如何产生的,还介绍了“贝”字代表的意义,多和钱财有关。 通过介绍“贝”字的故事,激发我们学习汉字的兴趣。 课文主旨 有趣的汉字 爷爷站在书桌旁写毛笔字。 元元看见了,惊奇地问:‚ 爷爷 ,您是在画鸟吗。 ‛ 爷爷说: ‚ 我是在写古代的 ‘ 鸟 ’字。 ‛ 元元不明白,又问: ‚ 怎么像画画儿呢。 ‛ 爷爷说: ‚ 开始,人们用图表示事物。 表示大山,就画一座山。 表示羊,就画个羊头。 后来慢慢写成了 ‘ 山 ’和 ‘ 羊 ’。 ‛ 元元又问: ‚ 有些意思画不出来,那怎么办呢。 ‛ 爷爷笑着说: ‚ 我们的祖先很聪明,他们有时把两个字合在 推荐阅读 一起,就造出了一个新字来。 像 ‘ 口 ’ 和 ‘ 鸟 ’ 合在一起表示鸟叫的意思,就是 ‘ 鸣 ’ 字;在 ‘ 木 ’ 的左边加上单人旁,表示人靠着树休息,就是 ‘ 休 ’ 字。 ‛ 元元听了,佩服极了: ‚ 我们的祖先真是太聪明啦。 ‛ 大古文,唯殷契、可书可读。 千秋岁、绵延不绝,至今如曙。 惊世惊天龟甲片,神奇神秘卜辞骨。 十万枚、灿烂放光芒,四海馥。 —— 《 满江红 》 国学诵读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一个是图画,另一个是记号。 由这两个来源创造出的字就是象形字和指事字。 ,我国最早期用刻画符号的方法记事产生于仰韶文化早期(公元前 5000年 —— 公元前 4300年),而公元前 6000年的老官台文化则是最早出现的采用彩绘符号来进行记事的文化。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距今 3600多年。 甲骨文又称为 ‚ 殷墟文字 ‛ 、‚ 殷契 ,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本课让我们了解了 ‚ 贝 ‛ 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掌握了 ‚ 贝 ‛ 在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中书写不同的特点。 深刻体会到了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给家人讲一讲 “ 贝 ” 的故事。 教师点拨: 首先借助汉语拼音解决生字新词,然后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参考答案: 甲骨文中的“贝”画的是贝类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 因为贝壳很漂亮,很珍贵,所以古人很喜欢它们,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因为贝壳能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把它们当钱币来使用。 因此很多和钱财有关的汉字带有贝字旁,比如,“赚、赔、购、贫、货”。 珍 贵 珍 惜 钱 币 纸 币 财 富 财 产 赔 本 购 买 贫 苦 赔 礼 采 购 贫 穷 教师点拨: 这是本课出现的一些词语和它们的近义词,充分体现了文中用词的准确,我们要读一读,理解词语的不同意思,并记一记,用在以后的习作中。 ,记一记。 zhēn gu236。 zhēn xī qi225。 n b236。 zhǐ b236。 c225。 i f249。 c225。 i chǎn p233。 i běn g242。 u mǎi p237。 n kǔ p233。 i lǐ cǎi g242。 u p237。 n qi243。 ng ,猜猜加点的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教师点拨: 我们先来观察图画,理解图意,然后再猜测词语意思。 参考答案: “镜”是金字旁,与金属有关,古时候“铜镜”是用青铜制造的。 “珠”是斜玉旁,和玉有关。 一、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饰品 s23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