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下54电流的强弱3内容摘要:
二、设疑自探、问题引领 (一)知识补充 电流的物理意义,通常用字母 I 表示。 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 A。 常用的单位 毫安、微安,他们的换算关系。 阅读课本 66 页 生活中常见电器及其工作电流,让学生明确:生活中各种常见电器的电流大约是多大。 (二) 设疑自探 在生活中 ,电流的大小我们直接看不出来,还需要进行测量,这就要用到测量电流的仪表 ——电流表 1. 观察电流表,完成以下内容。 ( 1)标有 3 和 15 的接线柱,是 接线柱,每次使用只用 接线柱。 ( 2)有两个量程。 使用 和 接线柱,量程是 A,分度值是。 使用 和 接线柱,量程是 A,分度值是。 2. 学生练习读数 (课本 P69第 3 题)。 归纳出: ① 读错量程差 5倍。 ② 读数时要按:定量程 ——定分度值 ——定格数三个步骤来进行。 3. 电流表的使用 阅读教材 P67 的有关内容,自己归纳如何使用电流表。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 ( 1)电流表应 在被测电路中;绝对不允许。 思考:电流表为什么必须与用电器串联。 电流表在电路分析中相当于导线,若电流表与用电器并联后将会有什么后果。 (结论:只有串联,才能保证电流表所测的示数正是经过用电器的电流。 短路) ( 2) “+”“”接线柱要正确,电流必须从 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入。 若接反了会出现什么现象。 (教师用教学电流表演示电流表正负线柱接反的情况:指针反转 ,电流表测不出电流的值。 使学生明白正确连接线术及其重要性。 ) 复习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根据生活体验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让学生学会利用。人教版物理八下54电流的强弱3
相关推荐
μ A 《小数据》中计算器中电源的电流值、半导体收音机电源的电流值 .手电筒中的电流值分别换算为以安培为单位的电流值 . [师]同学们阅读了一些电器的电流值,为什么都不一 样呢。 [生]说明电流有强有弱 . [师]大家看我手里有手电筒和一只玩具小汽车,当它们的灯发光时,你能判断谁的电流强,谁的电流弱。 再换一辆不同的汽车呢。 [生]灯泡发光越亮,电流越强 . [实验]怎样连接电流表 .
各小组讨论 ,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有的组提出测两个点的电流 :① 电源正极和甲灯之间的电流。 ② 电灯乙和电源负极之间的电流。 有的组提出测三个点的电流 :① 电源正极和电灯甲之间的电流。 ② 电灯甲和电灯乙之间的电流。 ③ 电灯乙和电源负极之间的电流。 通过讨论 ,大多数组认为测三个点的电流较好。 (下面电路图中的 A、 B、 C点 ) 对于用几个电流表去测量选定的三个点
D点读数 图 5511 如图所示,开关从闭合到断开,电流表A1和 A2的示数 I I2的变化 ( ) A. I1变小, I2变大 B. I1不变, I2变大 C. I1变大, I2变小 D. I1不变, I2变小 图 5512 在下图所示电路中,开关 S闭合后,三盏灯属于串联的电路是( ) 在一个电源两端接有两个不同的灯泡,用电流表测得通过这两个灯泡的电流不相同
基础上引入学生思考: 小灯泡为什么发光。 灯泡的亮暗程度为什么不同。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 (类似感悟)。 学生思考后,导入新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情境开始的,以简单的实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趣生疑,以疑点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二 .自学释疑
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对它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 干路开关 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开关 只控制它所在的那条支路。 只有一条路径,一条 回路。 有多条支路,多个回路
X_K] 进行试验 :有教师扶着 学生进行试验。 扶着做,对于电学的入门很重要,这样可以降低入门的难度。 特别对于小女生来说比较重要,因为她们的动手能力比着男生要弱。 实验前,教师提出 问题: 在刚才的两电路中,若增加两个开关,能不能使一盏灯熄灭时,另一盏灯还能发光。 让学生试试看。 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再指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演示他们的接法,并说出他们的发现。 学生演示后并说明:在串联电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