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图文转换6内容摘要:
( 比例在 55% ~ 7 0 % ) ”“ 绝大多数 ( 比例占 70% 以上 ) ”“ 所有 ”“ 约几成 ” 等词语的选用。 4 . 检查答案 ( 1 ) 信息是否多余或遗漏缺失。 ( 2 ) 信息推断是否错误。 ( 3 ) 答案是否存在语病。 边学边练 B I A N X U E B I A N L I A N 1 . [ 2 0 1 6 河北衡水中学一调 ] 《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已经生效八年了,但目前仍存在烟草企业不积极履行公约相关内容的行为。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昨日发布了 “ 在知道吸烟会引发多种疾病的前提下,是否还会吸烟 ” 的调查数据。 请把下面的图表写成一段话,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75 个字。 答: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 吸烟易引发肺癌、肺气肿、心脏病、口腔癌等多种疾病,在得知吸烟的这些危害后,被调查者有将近六成人表示不会吸烟,但仍有四成以上的人选择吸烟。 解析 对于这种 “ 树状图 ” ,层次分析是审题的关键。 由图可知,主干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吸烟的危害,其下是各种疾病的列举;一是个体的选择,其下是两个比例数字。 再按照题目的要求组织答案即可。 总地来说,一是分析出层次;二 是围绕题目要求确定要点信息。 2 . [ 2 0 1 6 广东四校期末 ] 下面是某班级一次 “ 分享阅读 ” 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75 个字。 答: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 班级分享阅读活动将分组进行,各组 要确定阅读主题和书目,并完成海报等作业;班内则将开展海报展示、笔记漂流等活动,并通过投票对各组阅读成果进行评比。 解析 这类 “ 树状图 ” 把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展示得很明确,表述时可由主干开始,逐步向枝叶展开。 注意并列的概念之间的先后顺序,如 “ 小组 ” 和 “ 班级 ” ,应是先分组进行,再在班内展示; “ 主题 ”“ 书目 ”“ 作业 ” ,应是 “ 作业 ” 在后; “ 海报展示 ”“ 笔记漂流 ”“ 投票评比 ” ,也应是 “ 投票评比 ” 在最后。 3 . [ 2 0 1 4 大纲卷 ] 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将 2 0 0 8 年至 2 0 1 2 年五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特点写成 一段话。 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个字。 答: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 ( 示例 ) 图表显示, 2 0 0 8 年至 2 0 1 2 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均逐年增加,而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增幅大于农村居民,二者的差距在逐年加大。 解析 解答柱形图类图文转换题,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坐标轴代表的内容,一是柱形体现的数据。 这是一幅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柱形图。 横坐标是年份,纵坐标是支出的钱数,柱形代表的是每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 拟写结论时,要关注两组数据:一是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发展趋势,一是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上的差距。 按照年代发展来看,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都在增长;但对比每年的柱形图的差值可以发现,城乡在这个方面的支出差距很大,并且差距越来越大。 考向二 图标类 图标往往 “ 言简意赅 ” ,高度 凝练,蕴含着丰富的意思。 因此,解读时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 且做且思 Q I E Z U O Q I E S I 例 1 [ 2 0 1 5 江苏高考 ] 下列对 “ 中国文化遗产 ” 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B .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C .标志中的神鸟与太阳光芒的数目,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 十二时辰等元素。 D .标志中光芒四射的太阳,既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 解析 ] 首先要明确,该图案是 “ 中国文化遗产 ” 的标志,对其的解说必须体现中国文化遗产的特点。 其次要审读四个选项,看哪个选项符合或不符合 “ 中国文化遗产 ” 内涵。 D 项所言 “ 太阳 ” 的第一个 “ 象征 ” 不属于“ 中国文化遗产 ” 独有,第二个 “ 象征 ” 不属于 “ 遗产 ” ,故应选 D 项。 例 2 [ 2 0 1 5 天津高考 ] 下列三幅劝阻吸烟的手势图,你认为哪一幅最好。 请结合图像说明理由。 要求 70 字左右。 答: _ _ _。20xx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图文转换6
相关推荐
热衷功利的牛金的形象,并与热心传道的纪于天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次看戏的过程也交代了纪于天传道的结果,有利于表现作品的主题。 3 .小说结尾为什么要写纪于天 “ 凄凉悲切 ” 地演唱“ 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 ”。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小说以《野猪林》中的唱段结尾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看清单,打算盘,点检银钱数目,说明林先生是个精明能干的人;关心妻女,担心收账,忧虑时局,说明林先生是个本分怕事的人;想方设法还账,毫不隐瞒收入,说明林先生是个诚信厚道的人。 ( 意思对即可 ) 解析 题目要求对林先生这一形象进行分析,答题时要找出文中对他进行描写的内容,关注他的言行
___ __ __ _ 答案 ① 以一段温馨的乡村生活场景结尾,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含蓄隽永,余味悠长。 ② 暗示了在唐三草的带领下桃花村的村民过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 解析 回答问题,要注意把握三个方面:段落的具体内容、与前文的关系、体现的人物形象特征或主题思想等。 文章最后一段描写了乡村生活的场景:孩子们读书、夫妻田间劳作归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 这些内容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幸福
巧妙结合,与 “ 平安鼎 ” 相呼应。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徽标类图文转换。 分析徽标的构成要素要注意图形、字母的组合和变形,不能遗漏要素。 寓意的分析要注意联系徽标的主题。 本题中的图片整体上是一个印章,内容是 “ 浙江 ” 两字的变体,由 “ 平安金鼎 ” 这一主题可推知这两个字的变体为鼎的形状。 2 . [ 2 0 1 6 广东东莞六校联考 ] 下面是 “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
. [ 2 0 1 4 湖北高考 ] 高一年级将举办 “ 读《论语》,谈交友 ” 读书交流会,拟向参会者赠送纪念书签。 请写一则赠言,用以印制书签。 要求: ① 紧扣活动主题; ② 必须原创; ③ 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④ 不超过 30 字。 答: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时应密切关注诗歌的标题。 有些古诗,往往如同打谜语,诗句是 “ 谜面 ” ,标题是 “ 谜底 ” ,尤其是咏物诗、酬答诗等,阅读诗句不明其意的时候,一对照标题可能就豁然开朗。 如读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 “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从诗句表面看,是写一个新娘子在初次见公婆前忐忑不安的心情,可能会认为这是一首 “ 闺意 ”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