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5内容摘要:
( ) 【 解析 】 选 D。 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 明朝内阁成员由皇帝任命,英国内阁由选举产生;明朝内阁不是决策机构,对皇帝负责,英国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英国首相由议会选举产生后,名义上需由国王任命。 故 D项正确。 A、 B两项与明朝内阁不符, C项与英国内阁不符。 “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斗争中所创造的有力武器,其宗旨是要把封建君主制彻底改造成资产阶级君主制”。 关于 19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特征表述错误的是( ) 【 解析 】 选 D。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依据 “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 “ 资产阶级君主制 ” 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统而不治,只是虚君,故选 D项。 9.( 2020 中山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 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 伏尔泰( 1694~ 1778) 《 巴比伦公主 》 材料二 下列种种才叫做自由权利: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 „„ ;你又获得保证,你不会在半夜三更,从你妻子的怀抱,或从你孩子的拥抱中,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楼,或驱入沙漠 „„。 这些权利普及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 —— 伏尔泰 《 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 材料三 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 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 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久; „„ —— 伏尔泰 《 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 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 ( 3)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的上述评述是否可信。 为什么。 【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第( 1)题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及在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第( 2)题理解英国近代民主制度建立和不断发展的过程;第( 3)题为开放式题目,回答可信与否,关键是阐明理由。 答案: ( 1)特点:以君主立宪的政体形式实现代议制民主(或者答与封建势力妥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法治方式保障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作用: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 2)理解: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历了长期的斗争和努力:光荣革命,结束封建专制统治;颁布 《 权利法案 》 ,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18世纪上半期,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 ( 3)判断:不可信。 理由:文学家、思想家的作品和言论往往带有主观臆断性,根据自己的好恶褒贬时政,存在一些与事实相悖之处。 (如: “。人教版历史必修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5
相关推荐
如你是英国首相,你是如何组阁的。 内阁有哪些权力。 选举 任命 提交 批准 选民 国王 首相 国王 下院议员 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内阁和政府成员名单 责任制内阁组成 布朗上台组阁一定是具备了什么条件。 首先,工党必须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为多数党; 其次,工党必须单独拥有下院中一半以上的席位或与 其他党派联合拥有一半以上的席位; 再次,他本人必须是工党领袖; 最后,要由国王任命才行。
义) ( 1)经济: ( 2)军事: 思考 : 土地改革的开展和人民解放战争的 胜利有什么关系 ?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时间 1948年 9月 ——1949年 1月 指挥 林彪, 罗荣恒 刘伯承, 陈毅,邓小平 林彪,罗荣恒,聂荣臻 战果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地区、中原地区 华北全境 (北平和平解放 ) 意义: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决战阶段( 194
不懂英语,对 英国的事务也不感兴趣,甚 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 们去料理国事。 大臣们有事 就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 提交国王, 内阁制由此得以形成。 国王也就逐渐 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内阁承担实际行政 职责。 1721年,罗伯特 沃尔波尔 成为英国历史上 第一任内阁首相。 请看下列材料: 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直接处理国家大事,设殿阁大学士辅政,后逐渐演变为内阁
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建筑材料的装饰 彩漆 木刻 浮雕 琉璃 根据课文的表述 ,在图中找出柱、梁、斗、拱、举架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什么顺序展开的。 由 整体 到 局部 由 主 (结构)到 次 (装饰) 课文小结 作者条理清楚、精要严谨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显著特点,通过多种说明方法,既作了理论层面上的解释,也有形象生动的描述,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筑的特征 一、 ( 12) 说明中国建筑体系的空间分布及历史成就 二、 ( 313) 介绍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三、 ( 1417) 探讨中国建筑的“文法” 四、 ( 1819) 说明各民族建筑的“可译性” 理清文章思路 五、 ( 20)古为今用,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个体建筑的 立体构成方式 群体建筑的平面布局特征 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
,鹦鹉仍是满嘴下流话。 增员与鹦鹉 •他生气地冲着鹦鹉喊,鹦鹉冲着他喊得更响。 增员与鹦鹉 • 一次,他气极了,把鹦鹉扔进冰箱里。 几秒种后,他听到鹦鹉在里面扑腾,叫喊,咒骂。 突然,安静下来了,一点声儿也没有。 增员与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