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内容摘要:
如你是英国首相,你是如何组阁的。 内阁有哪些权力。 选举 任命 提交 批准 选民 国王 首相 国王 下院议员 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内阁和政府成员名单 责任制内阁组成 布朗上台组阁一定是具备了什么条件。 首先,工党必须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为多数党; 其次,工党必须单独拥有下院中一半以上的席位或与 其他党派联合拥有一半以上的席位; 再次,他本人必须是工党领袖; 最后,要由国王任命才行。 责任制内阁制的特点有 责任内阁制为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首相负责组成, 责任内阁制对议会和首相负责; 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请看下列材料: 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直接处理国家大事,设殿阁大学士辅政,后逐渐演变为内阁,成为与六部并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阁的最高长官称“首辅”。 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 请问:同样是“内阁”,两者有何根本区别。 明朝 —— 封建君主专制 封建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 英国 —— 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英国的政党制度: ( 1)发展演变: 辉格党、托利党(资产阶级政党的雏形,轮流执政) 自由党、保守党 ( 19世纪) 工党、保守党( 20世纪 20年代) ( 2)目的: 为了获得议会多数席位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形成的。 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形成的。 经济基础 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1660年 王朝复辟; 年 和 发动政 变,这次不流血的革命被称为 是 ,这次革命最重要成果是 的建立。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形成的。 经济基础 政治前提 历史传统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法律至上、有限王权 议会起源于 _____; 13世纪,英国贵族在市民的支持下,发动起义,迫使国王在限制王权的______上签字。 _____年,贵族、骑士和市民等召开会议,这就是英国议会的开端,后来议会逐渐演变成上下两院。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形成的。 经济基础 政治前提 历史传统 理论依据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法律至上、有限王权 英国启蒙思想家的声音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形成的。 经济基础 政治前提 历史传统 理论依据 正式确立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英国启蒙思想家的声音 《 权利法案 》 的颁布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形成的。 经济基础 政治前提 历史传统 理论依据 正式确立 发展完善 资。人教版历史必修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
相关推荐
义) ( 1)经济: ( 2)军事: 思考 : 土地改革的开展和人民解放战争的 胜利有什么关系 ?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时间 1948年 9月 ——1949年 1月 指挥 林彪, 罗荣恒 刘伯承, 陈毅,邓小平 林彪,罗荣恒,聂荣臻 战果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地区、中原地区 华北全境 (北平和平解放 ) 意义: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决战阶段( 194
不懂英语,对 英国的事务也不感兴趣,甚 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 们去料理国事。 大臣们有事 就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 提交国王, 内阁制由此得以形成。 国王也就逐渐 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内阁承担实际行政 职责。 1721年,罗伯特 沃尔波尔 成为英国历史上 第一任内阁首相。 请看下列材料: 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直接处理国家大事,设殿阁大学士辅政,后逐渐演变为内阁
)方向:中原地区 问题探究: 结合课本的“资料回放”思考:我军第二年的作战任务是什么。 何为“内线作战”。 何为“外线作战”。 重 点 武汉 南京 陕北 山东 战略反攻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46年 6月 130 万人 430 万人 1947年 6月 195 万人 373 万人 1948年秋 280 万人 365 万人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 7月 军队 总 机动
( ) 【 解析 】 选 D。 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 明朝内阁成员由皇帝任命,英国内阁由选举产生;明朝内阁不是决策机构,对皇帝负责,英国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英国首相由议会选举产生后,名义上需由国王任命。 故 D项正确。 A、 B两项与明朝内阁不符, C项与英国内阁不符。 “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斗争中所创造的有力武器
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建筑材料的装饰 彩漆 木刻 浮雕 琉璃 根据课文的表述 ,在图中找出柱、梁、斗、拱、举架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什么顺序展开的。 由 整体 到 局部 由 主 (结构)到 次 (装饰) 课文小结 作者条理清楚、精要严谨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显著特点,通过多种说明方法,既作了理论层面上的解释,也有形象生动的描述,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筑的特征 一、 ( 12) 说明中国建筑体系的空间分布及历史成就 二、 ( 313) 介绍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三、 ( 1417) 探讨中国建筑的“文法” 四、 ( 1819) 说明各民族建筑的“可译性” 理清文章思路 五、 ( 20)古为今用,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个体建筑的 立体构成方式 群体建筑的平面布局特征 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