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3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2内容摘要:
9年 2020年 重归正轨: 肯定、整顿、恢复、组织、倡导 蓬勃发展: 科教兴国; “三个面向” ⑴指导方针 ⑵具体措施 加快教育改革 “ 211工程 ”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⑶成就 1977年 8月 4日,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亲自主持召开了 有 3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教授以及科学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在这次会议上,复出不久的邓小平果断决策 —— 恢复中断 10年之久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 西藏拉萨大学培养的硕士生 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2020年 9月 8日) 李岚清作关于“科教兴国”战 略的报告( 1998年 6月 ) “ 三个面向 ” —— 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高等教育发展情况 安徽省金寨希望小学 广西百色市平果县希望小学。 1991年 10月,广西百色市平果县仕仁村小学成为我国第一批、广西第一所希望小学。 次年 6月,邓小平以 “ 一个老共产党员 ” 的名义两次向 “ 希望工程 ” 捐款 5000元,而该校则成为这笔捐款的接受点, 25名失学儿童得到了小平同志的捐助,得以重返校园。 如今,这 25名受益儿童已有 4人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另有 11人正在读大学。 在安徽大学就读的苏明娟( 《 希望工程宣传画 》 中的“大眼睛”) 2020年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点燃西部教育的星星之火 点燃。人教版历史必修3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2
相关推荐
尼学说完全相符的结论。 伽利略把他在望远镜中所观察到的壮丽景象,到处宣传,并用观察到的事实和力学原理作了严密的论证,进一步维护和发展了哥白尼的体系。 教会向伽利略发出多次警告,但是他无视这一警告,发表了 《 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的巨著,从实践和理论的高度批驳了地球中心说。 伽利略的 “ 异端 ” 活动引起了教会的恐慌,罗马教皇向宗教裁判所带头提出控诉
0年之久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 1977年冬天, 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新生入学 1977年某大学的开学典礼 1979年 7月, 75岁高龄的邓小平登临黄山,为闻讯赶来的杭州大学学生签名留念 1979年 7月 12日,邓小平在黄山同几名女大学生合影留念。 三、教育的复兴 1. 拨乱反正,重归正轨 2. 蓬勃发展 科教兴国 ; “ 三个面向 ”
,导致人才缺乏 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原因: “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 “ 文革 ” 后拨乱反正,全面整顿,迎来教育的春天。 1977年, 恢复高考制度 倡导尊师重教。 全面恢复和整顿教育秩序 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提出“ 科教兴国 ” 战略。 ( 1)背景 20世纪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群众首创精神的革命思想。 他充分肯定了农民革命的大方向始终没有错,并列举农民协会所做的 14件大事,以此来批判反动阶级对农民运动的责难。 经过这次考察,毛泽东更加肯定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说明农民问题是决定中国革命全局的问题,必须放手发动农民、组织和依靠农民,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它连同 《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 等文章,是党在大革命时期正确路线的重要代表著作
工商皆本 梁启超曾说:“我们当学生时代, 《 明夷待访录 》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 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一再介绍黄宗羲等人进步的政治学说,大量印发 《 明夷待访录 》等著作,以有助于宣传反对君主专制,动员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顾炎武( 1613— 1682),号亭林,江苏昆山人。
的先河 经世致用 批判君主专制,提倡“众治” 《 天下郡国利病书 》 《 天下郡国利病书 》 的内容涉及古代郡县地方的历史、地理情况,并指出针对其利病的治理方略。 《 日知录 》 书影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 治学方法。 又称经世致用之学。 其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