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之一内容摘要:
工商皆本 梁启超曾说:“我们当学生时代, 《 明夷待访录 》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 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一再介绍黄宗羲等人进步的政治学说,大量印发 《 明夷待访录 》等著作,以有助于宣传反对君主专制,动员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顾炎武( 1613— 1682),号亭林,江苏昆山人。 年轻时参加“ 复社 ” 反宦官斗争。 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 抗清失败后,遍游各地,搜集材料,尤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 顾炎武学问广博,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入的研究。 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的研究。 著有 《 日知录 》《 天下郡国利病书 》 等著作。 顾炎武简介 顾炎武的思想主张 材料 1: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材料 2:以天下之权 , 寄天下之人 …… 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 ,一命之官 , 莫不分天子之权 , 以各治其事。 ……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 独治之而刑繁矣 , 众治之而刑措矣。 —— 顾炎武 《 日知录 》 阅读材料思考:反映了顾炎武怎样的思想主张。 ( 1)强烈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 ( 2)提出了“ 众治 ” 的主张; ( 3)主张 “ 经世致用 ” ,注重实学。 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 1644年,清兵入关,王夫之和友人一起在衡山起兵抗清。 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不满。 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 晚年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人称船山先生。 著作现存 《 船山遗书 》 288卷,还有。人教版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之一
相关推荐
群众首创精神的革命思想。 他充分肯定了农民革命的大方向始终没有错,并列举农民协会所做的 14件大事,以此来批判反动阶级对农民运动的责难。 经过这次考察,毛泽东更加肯定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说明农民问题是决定中国革命全局的问题,必须放手发动农民、组织和依靠农民,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它连同 《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 等文章,是党在大革命时期正确路线的重要代表著作
9年 2020年 重归正轨: 肯定、整顿、恢复、组织、倡导 蓬勃发展: 科教兴国; “三个面向” ⑴指导方针 ⑵具体措施 加快教育改革 “ 211工程 ”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⑶成就 1977年 8月 4日,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亲自主持召开了 有 3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教授以及科学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在这次会议上
尼学说完全相符的结论。 伽利略把他在望远镜中所观察到的壮丽景象,到处宣传,并用观察到的事实和力学原理作了严密的论证,进一步维护和发展了哥白尼的体系。 教会向伽利略发出多次警告,但是他无视这一警告,发表了 《 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的巨著,从实践和理论的高度批驳了地球中心说。 伽利略的 “ 异端 ” 活动引起了教会的恐慌,罗马教皇向宗教裁判所带头提出控诉
的先河 经世致用 批判君主专制,提倡“众治” 《 天下郡国利病书 》 《 天下郡国利病书 》 的内容涉及古代郡县地方的历史、地理情况,并指出针对其利病的治理方略。 《 日知录 》 书影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 治学方法。 又称经世致用之学。 其 特点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②①④③ D ③④①② “ 夫天生一人 , 自有一人之用 , 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 ,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 , 则千古以前无孔子 , 终不得为人乎 ? ”。 这句话应出自于 A. 孟子 B. 董仲舒 C. 王阳明 D. 李贽 某思想家说: “ 我之出而仕也 , 为天下 , ……为万民 , 非为一姓也 …… ”他所反对的是 A. 民主共和制 B.
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首次提出。 ( 2) 2020年,庆祝中共成立 80周年大会讲话,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内涵。 ( 3) 2020年,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的主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必须 ——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集中概括 代表中国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