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4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2内容摘要:

隶制的瓦解。 政治上 ,诸侯争霸兼并土地的战争日益频繁,奴隶制王权衰落,新兴封建势力日益兴起。 在 思想意识和文化上 ,“学在官府”的局面逐渐被打破。 孔子首倡“有教无类”的思想,广收弟子,宣讲儒家思想,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私学。 孔子把西周以来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思想,改造成为以“仁”为核心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儒学,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 同时,儒家学派诞生于鲁国,也与鲁国特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鲁国是周代开国天子武王之弟周公旦的封地。 周公在西周王朝长期执政,这种特殊的政治地位,使鲁国成为了西周时代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另两大文化中心为周王室和商朝的故地宋国)。 春秋时代, 鲁国在文化上仍旧保留着最多的周文化传统 ,以致到春秋末期还享有“周礼尽在鲁”的名声。 这种文化传统对孔子有很大影响,为他创立早期的儒学思想体系提供了条件。 • 儒学在海外的影响非常大,遍及东南亚,甚至美国、加拿大及欧洲等地。 可以说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儒学的影响。 • 儒学对日本的影响 • 十九世纪上半叶前,儒学在日本思想界一直占着统治地位。 即使在明治维新后,日本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仍深受儒学影响。 在政治上,日本人着重儒家的道德自觉精神。 在企业经营上,强调「和为贵」的诚信精神,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就是儒家敬业乐群精神的最好体现。 在家庭观念上,日本人也特别强调「孝」道。 • 儒学对新加坡的影响 • 儒家思想在新加坡影响很大,在修己爱人、诚信谦和、廉政公平、高度文明等方面,都表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方面的影响更大。 • 儒学对韩国的影响 • 自古以来,韩国对儒学 (特别是宋明理学 )的研究十分突出,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孔子:影响 孔子的文化教育思想早已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一部分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将孔子的生日 9月 28日定为 “ 世界教师节 ” ; 1971年 ,美国参众两院立法确定孔子的诞辰 9月 28日为美国的教师节。 目前中国“汉办”(对外汉语办公室)已计划在全球开办100所孔子学院,以传播汉语及中华文明。 据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孔子崇拜者也日益增多。 在 9月 10日教师节来临之时,有中国学者提议将孔子的诞辰日(阳历 9月 28日)确定为“中国教育节”,孔子不仅是中国教师的鼻祖,也是世界教师的荣耀。 用孔子之名来确定中国教育节,可以“彰显尊师重道、传承文化、提升道德的大国风范和气魄”。 不过一些批评者则认为,没必要回归到几千年前朴素的教育理念,毕竟中国当前的社会现实要比几千年前复杂而丰富得多。 你的观点如何。 请谈谈你的依据道理。 问答: 1. “ 仁 ” 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C. 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 非攻 ” 主张的思想基础 2. 孔子对 “ 仁 ” 的学说的解释 , 不包括 , 爱人 , 勿施于人 、 宽 、 信 、 敏 、 惠 3.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 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 , 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 , 难易相成。 ” 持此观点的是 D. 法家 4.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 , 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 有教无类 ” 的办学思想 B.“ 因材施教 ” 的教学方法 C. “ 知之为知之 ” 的学习态度 D. “ 温故知新 ” 的学习方法 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季孙欲以田赋(按田亩收取地租),使冉由访仲尼。 仲尼曰:“吾不识也。 ”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1) 此时处于中国历史的什么时期。 ( 2) 材料中季孙“欲以田赋”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会产生何种影响。 ( 3) 仲尼为何“不识”,这又反映了什么。 简释题 ( 2020年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 2020年 4月,美国副总 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 (见图)。 事后,几位同学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 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 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 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