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3汉代的思想大一统3内容摘要:

儒学 原因: ①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黄老之说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②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2) 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存在着哪些问题。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 同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 ——《 中国古代史 》 王国问题;北方匈奴 威胁 ;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 形成:以 《 公羊春秋 》 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而成。 内容: ② “天人感应”。 (限制君权 ) “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 《 春秋繁露 》 “ 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 “与天同者,大治”,天降祥瑞;“与天异者,大乱”,天降灾祸。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 ① “君权神授”。 (加强君权 ) ③ “大一统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中央集权 ) 《 春秋 》 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 汉书 董仲舒传 》 特点: ①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 ②儒学独尊,思想专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