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3汉字与书法之一内容摘要:
——唐 韩愈 隋唐时期的书法 怀素 怀素( 737—799),俗姓钱,湖南零陵人。 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所谓“醉素”,缘由这位出家人嗜酒茹荤,醉后“草圣欲成狂便发”,字字笔走龙蛇,“风骤雨旋”,笔下气势磅礴,着实给人以“剑气凌云”的豪迈感。 怀素的草书用笔圆劲,“使转如环”,所学对象不拘一格 ——大自然、长辈、再传弟子,甚至在公孙大娘的舞剑中也能颖悟笔法。 此种精神,是这位大书家成为大器的奥秘所在。 隋唐时期的书法 怀素书蕉图(国画) 隋唐时期的书法 怀素 《 自叙帖 》 (之一) 隋唐时期的书法 怀素 《 论书帖 》 草书墨迹,纸本,纵 ,横 ,9行共 85字。 隋唐时期的书法 怀素 《 小草千字文 》 贞元十五年( 799年)书,怀素千字文有多种,而以 “ 小字贞元本 ” 为最佳,又称 《 千金帖 》 ,绢本, 84行 1045字。 明人莫如中说: “ 怀素绢本千字文真迹,其点画变态,意匠纵横,初若漫不经思,而动遵型范,契合化工,有不可名言其妙者。 ” 此本为怀素晚年所书,当为绚烂之极而复归平淡之作,故历来为书林所重。 隋唐时期的书法 怀素 《 自叙帖 》 (之一) 《 自叙帖 》 ,纸本,纵 ,横 775厘米, 126行,共 698字。 帖前有李东阳篆书引首 “ 藏真自叙 ” 字。 原迹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 自叙帖 》 是怀素晚年草书的代表作。 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如急风骤雨。 由此可以想见当年操觚之时,心手相师,豪情勃发,一气贯之的情景。 明代安岐谓此帖 “ 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 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 隋唐时期的书法 草书歌行 李白 少年上人号怀素 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 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 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 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 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 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 一行数字大如斗 恍恍如闻神鬼惊 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 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 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 张伯英 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 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 何必公孙大娘浑脱舞 隋唐时期的书法 欧阳询 《 九成宫醴泉铭 》 欧阳询( 557—641),唐初著名书法家,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人。 他历经陈、隋、唐三个朝代,在隋时书法就很有名,曾任太常博士;唐高祖即位,官给事中,与裴矩、陈叔达共同编纂 《 艺文类聚 》。 唐太宗时历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 据史书记载,欧阳询“虽貌甚寝陋,而聪明绝伦,读书即数行俱下,博览经史,尤精‘三史’”。 早年他专学二王(羲之、献之)书,并吸取六朝北派诸家的长处,勤学苦练,融会贯通,从摹体中脱出,独创一派书风,其书以“险劲瘦硬”的风貌著称,史称“欧体”。 欧体开创了唐代楷书的先端,对后世影响很大,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 隋唐时期的书法 欧阳询 《 化度寺碑 》 隋唐时期的书法 欧阳询 《 皇甫诞碑 》 隋唐时期的书法 颜真卿 颜真卿( 709—785),唐京兆万年人,字清臣。 开元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奸臣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 安史之乱,颜真卿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 德 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私恨使颜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被缢杀。 他从褚遂良,张旭得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一变古法,自成一格,人称“颜体”。 宋人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 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 隋唐时期的书法 颜真卿墓(位于河南偃师市山化乡汤泉村) 隋唐时期的书法 颜真卿 《 多宝塔碑 》 隋唐时期的书法 颜真卿 《 中兴颂 》 隋唐时期的书法 颜真卿 《 祭侄文稿 》 行草墨迹。 纵 ,横 , 25行,共 230字。 此帖本是稿本,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 隋唐时期的书法 颜真卿 《 勤礼碑 》 隋唐时期的书法 柳公权 柳公权( 778—865),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 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 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 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穆公为之改容,知其“笔谏”也。 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 隋唐时期的书法 柳公权 《 玄秘塔碑 》 (局部) 隋唐时期的书法 柳公权 《 神策军碑 》 隋唐。岳麓版历史必修3汉字与书法之一
相关推荐
礼、智、信)。 君臣、父子、夫妻之间 ,尊卑秩序是永恒不变的。 仁政: 限田、薄敛、省役 “三纲五常” 主要内容 目的和作用 仁政:限田、薄敛、省役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的 大一统维护政治的大一统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加强君权和抑制暴政 “三纲五常” 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缓和阶级矛盾, 维护封建统治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影响 二
、智、信)。 君臣、父子、夫妻之间 ,尊卑秩序是永恒不变的。 仁政: 限田、薄敛、省役 “三纲五常” 主要内容 目的和作用 仁政:限田、薄敛、省役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的 大一统维护政治的大一统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加强君权和抑制暴政 “三纲五常” 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缓和阶级矛盾, 维护封建统治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影响 二
黄汤 /冷热俱有益。 张旭 《肚痛帖 》 怀 素《千金帖》 中国唐代书法家。 俗姓钱,字藏真,零陵(今湖南长沙)人。 自幼出家为僧,刻苦临池,采蕉叶练字,秃笔成冢,经禅之馀,从事艺文,喜好草书。 好饮酒,酒酣与发,於寺壁裹墙,衣裳器具,无不书之,与张旭合称 ‚ 颠张狂素 ‛。 史称 ‚ 草圣 ‛。 怀素食鱼帖 欧阳询《化度寺碑》 欧阳询,唐初书法家。 据史书载,欧阳询 ‚ 虽貌甚寝陋,而聪明绝伦
儒 学 《 公羊春秋 》 为基础 融合阴阳、黄老、法家 与统治者关系 批判时政 维护统治 独尊儒术的实施与影响: 起用大量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由于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 规定儒家经典为学校的教科书。 汉武帝规定 《 诗 》《书 》《 礼 》《 易 》《 春秋 》 为“五经”,并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 自此
儒学 原因: ①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黄老之说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②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2) 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存在着哪些问题。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 同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 ——《 中国古代史 》 王国问题;北方匈奴
际派遣的国民政府顾问鲍罗廷,认为这个指示荒唐可笑,采取暂缓执行;陈独秀不仅不向中共中央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反而为了讨好汪精卫,表示对汪的信任,把指示给他看了。 汪如获至宝,便以此为借口,开始全面策动反共活动。 15日,汪精卫举行“ 分共 ” 会议,正式宣布和共产党公开决裂。 他们提出“ 宁可枉杀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 的反动血腥口号,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 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