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导学案(初中语文版)01内容摘要:
2、 自由地朗读课文。 2. 小组内朗读展示并评价。 反馈练习: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卿( )晤( )彀( ) 恸( ) 语( ) 婉( ) 嗟( ) 虐( ) 多音字( ) ( ) ( ) 语 胜肖( ) ( ) ( ) 3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4学生朗读成果展示。 5. 齐读课文,把握感情。 请同学谈谈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 ( )作者深爱自己的妻子,但为了国家和民族,最终选择离开妻子,投身革命。 (三)中级自学:积累字词含义,翻译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 自学指导:译读课文 4、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3)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4)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 (5)吾生平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 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 清文章的脉络。 全文七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4 ): 第三部分(57 ): 3. 交流展示(四)达标检测(我达标,我快乐)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如晤( ) 几家能彀( ) 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嗟夫(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 使之肖吾( ) 的的非吾所忍( )2解释下 7、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在抒发对妻子的爱的过程中阐述革命的道理的(具体方法). 进而了解本文写作特色是什么。 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读一读,品一品。 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 (了解本文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的写法。 )()赏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 找出文章中所用的典故 ,这样做有何好处呢。 (所谓“典故” ,是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诗句。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以写情为主、情理结合的记叙文。 全文以“ ”的“吾衷”为主线,结合叙情忆事,进行深刻的说理,阐明了本文的中心思想“吾至爱汝”并“ ”,从而“ ”,并“敢先汝而死”,进而慰“ ”。 (用原文回答)(三)拓展延伸林觉民烈士最终选择了舍弃小家顾念大家,他的事迹与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人缅怀和敬仰。 现在的你,一定想对烈士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或敬意吧。 请你给林觉民烈士的墓碑拟写一则墓志铭。 (形式不限,字数控制在 30 字内)(四)达标检测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回答下列各题。 1)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2)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2.“汝忆否”的作用是什么。 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 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与妻书》导学案(初中语文版)01
相关推荐
“ 不可估量 ” 换成“ 巨大 ” , “ 空白 ” 换成 “ 严重情况 ” ,效果怎么样。 不用“巨大”,而用“不可估量”(无法估计和衡量), 因为后者程度最高,强调了马克思逝世的损失之大,同时也赞扬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指导革命的伟大作用。 不用“严重情况”,而用“空白”, 因为前者语意含糊,而后者则说明了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突出了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教师随程展示 幻灯片 13 理解典故一 1 学生朗读课文倒数第二段和相关的注释。 2 教师口头介绍补充向子期写 《 思旧赋 》 的背景。 3 请学生从以上的写作背景中找出与鲁迅写作此文时类似 之 处。 允许广泛讨论,允许多项答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 中筛选主要的类似之处,并分别体会作者的用意。 教师随 程展示 幻灯片 14 理解典故二 1 学生默看课本中相关的正文和注释。 2
2、16 年高考课标卷命题规律,对 2017 年默写备考提出细致的建议,以帮助考生获取全分。 默写丢分大多错在一字,导致会背而写错,劳而无功;下面是总结的易错字,并做一简单解释、辨析,助你稳拿全分。 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 不齐。 萧关逢 骑,都护在燕然。 【侯(会意字。 从矢,从厂(“矢”,箭也。 “厂”,箭程也。 “矢”与“厂”联合起来表示“一箭之程”。
着冷静 樊哙 忠勇豪爽 胆识过人 项羽 光明磊落 自大轻敌 寡谋轻信 优柔寡断 有勇少谋 不善用人 范增 老谋深算 急躁易怒 阵营 主帅 谋士 武士 内奸 刘营 刘邦 张良 樊哙 曹无伤 项营 项羽 范增 项庄 项伯 一、作者善于运用对比手法 ,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为鲜明、突出。 文中四组人物的对比: 主帅项羽与刘邦 谋士范增与张良 部将项庄与樊哙 内奸项伯与曹无伤 •项庄: 轻易放弃 •项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