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沪科版必修一第2章学案6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内容摘要:
线运动,可把它看成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此题可以用 如下解法: s2=12at2=12 5 42 m = 40 m ) . 解析 答案 ( 1 ) 30 m ( 2 ) 40 m 三、追及相遇问题 1 . 追及相遇问题是一类常见的运动学问题,分析时,一定要抓住: (1 ) 位移关系: s2= s0+ s1. 其中 s0为开始追赶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s1表示前面被追赶物体的位移, s2表示后面物体的位移 . (2 ) 临界状态: v1= v2. 当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时,可能出现恰好追上、恰好避免相撞、相距最远、相距最近等临界、最值问题 . 三、追及相遇问题 2 . 处理追及相遇问题的三种方法 (1 ) 物理方法: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 (2 ) 数学方法: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表达式是时间 t 的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可利用判别式进行讨论:在追及问题的位移关系式中,若 Δ 0 ,即有两个解,并且两个解都符合题意,说明相遇两次; Δ = 0 ,有一个解,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Δ 0 ,无解,说明不能够追上或相遇 . (3 ) 图像法:对于定性分析的问题,可利用图像法分析,避开繁杂的计算,快速求解 . 解析 例 3 物体 A 、 B 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 A 以 1 0 m /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以 2 m / 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A 、 B 再次相遇前两物体间的最大距离 . 解法一 物理分析法 A 做 vA= 1 0 m /s 的匀速直线运动, B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a = 2 m / 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题意,开始一小段时间内, A 的速度大于 B 的速度,它们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当 B 加速到速度大于 A 的速度后,它们之间的距离又逐渐变小; A 、 B间的距离有最大值的临界条件是 vA= vB ① 三、追及相遇问题 解析 例 3 物体 A 、 B 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 A 以 1 0 m /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以 2 m / 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A 、 B 再次相遇前两物体间的最大距离 . 设两物体经历时间 t 相距最远,则 v B = at ② 把已知数据代入 ①② 两式联立解得 t = 5 s. 在时间 t 内, A 、 B 两物体前进的距离分别为: s A = v A t = 10 5 m = 5 0 m s B = 12 at 2 = 12 2 5 2 m = 25 m. 三、追及相遇问题 解析 例 3 物体 A 、 B 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 A 以 1 0 m /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以 2 m / 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A 、 B 再次相遇前两物体间的最大距离 . A 、 B 再次相遇前两物体间的最大距离为: Δ s m = s A - s B = 50 m - 25 m = 25 m. 解法二 图像法 根据题意作出 A 、B 两物体的 v - t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A 、 B再次相遇前它们之间的距离有最大值的临界条件是 vA= vB,得 t1= 5 s. 三、追及相遇问题 解析 例 3 物体 A 、 B 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 A 以 1 0 m /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以 2 m / s2的加速度。高中物理沪科版必修一第2章学案6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相关推荐
3、 2 人中居第二.”问:这 5 个人各得几分?有 5 个三位数874,765,123,364,00 根火柴,甲、乙两人轮流取火柴游戏,规定每人每次可取 10 根以内(包括 10 根)的任何根火柴,怎样取才能取走?明把 50 多个同样的棋子分装在盒中,其中只有一个盒子里没有装棋子,把盒子重新排了一下,小明回来仔细查看了一番,没有发现有人动过这些盒子和棋子,问共有多少个盒子?答 案一、填空题1.
2、方法。 3、用 2、4、5、7 这 4 个不同数字可以组成 24 个互不相同的四位数,将它们从小到大排列,那么 7254 是第多少个数。 分析:由已知得每个数字开头的各有 244=6 个,从小到大排列 7 开头的从第631=19 个开始,易知第 19 个是 7245,第 20 个 7254。 4、有些四位数由 4 个不为零且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并且这 4 个数字的和等于 12
3、是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径。 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的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答: 答案:2志愿服务能够弥补政府和市场服务的不足,推动社会文明发展,实现个人美好价值,使人获得精神满足。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以“志愿服务”开头,限定了语言组织的形式。 语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介绍志愿服务是一项社会事业,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
2、段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田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这篇小说的语言生动、简练、幽默。 写可以去看社戏时,用“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生动地写出了“我”如愿以偿的喜悦。 小说的许多语言幽默风趣
据运动物体的速度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运动物体的 v - t 图像,图所示为某物体的 v - t 图像.请同学们观察图像并分析以下问题. (1 ) 用 v - t 图像表示速度的变化有什么优点。 v - t 图像是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从 v - t 图像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 ) 匀速直线运动的 v - t 图像有什么特点。 答案 (1 ) 优点
2、别;量筒和量杯的最大量程;分度值的意义;读数时视线的正确位置。 释疑知识点:平位置要水平,游码位零再调平,天平平衡勿移位,两盘对调不可行,提取砝码用摄子,物码左右两盘分,移动游码看指针,指针指零示平衡,读数包含两项值,两值相加便完成。 用来测液体体积的工具,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分度值通常情况下,还标有 10000 500字样,这些字样表示量筒或量杯的最大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