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事理说明文阅读-说明方法的识别与作用分析辅导讲义内容摘要:

3、供给大脑皮质的血流量增 加,耗氧量也增多,这时不仅呼吸加快,心跳和血压也出现波动。 这说明此时人虽处于睡眠状态, 但大脑皮质的某些区域仍处于紧张的活动状态,梦就发生在这“动乱”之际。 从心理上分析,就如古 人所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的确,梦的内容与白天发生的事情有关系,但梦决不都是日常生活的翻版,而是生活内容经过“改装”后的产物。 比如,梦见从山上掉下来,可能预示着害怕失败或者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 但要记住梦是经过“伪装”的,现实只是梦形成的基础。 文段为了说明梦的形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金题精讲题一:可燃冰当人们想到能源时,脑海中总是出现燃烧和火焰,而把冰块看作是与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 但是今天 4、,科学家却发现一种在特定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并稳定存在,广泛发育在浅海底层沉积物、深海大陆斜坡沉积地层和高纬度极地地区永久冻层中的天然气水合物一种似冰状的白色固体物质,因含有大量甲烷而可燃,所以也被称为“可燃冰”。 可燃冰是天然气(甲烷类)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下结晶形成的。 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 首先,可燃冰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超过过 20 摄氏度便要分解,而海底的温度一般都在 2 到 4 摄氏度;其次,可燃冰在零度时,只需 30 个大气压以上就可能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 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压力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就越稳定;最后,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富含的碳经过 5、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 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和气源三者具备的条件下,便 会在介质的空隙中生成可燃冰的晶体。 可燃冰是 1972 年由前苏联科学家在北极圈内首次发现并确认的,随着美俄科学家不断地探测,到目前为止,估计全球可燃冰储藏量高达石化燃料储藏量的 2 倍,勘探出的储藏地区包括 30个海洋储藏地和 8 个燃料储藏地。 今天,科学家已把开发和商业利用可燃冰作为研究目标。 据科学家测算,1 立方米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 164 立方米甲烷气体和 方米的淡水。 甲烷是人们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的可燃气体,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 可燃冰将成为 21 世纪极具潜势的洁净新能源。 7、在说明什么。 题二:雪的功能令人惊奇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额外投入的清洁能源。 专家推算,10 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相当于 吨石油。 如果用来进行存雪制冷,节约的燃油为数十分可观。 现在,无能耗的“雪能源”正在日本北方市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入冬以后,人们随时把降雪积存起来,集中保管在专用的雪库里。 来年夏天,把它循环往复地送入各户以达到制冷的目的。 据报道,日本北海道的美呗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 6 层空调住宅楼,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 虽然一个夏天的用雪量为数不小,但美呗市每年的降雪量很大,一个冬天郊外地面积雪可厚达 2 米。 一间 8、雪库可积存 100 吨,足以满足夏天需要。 除了制冷以外,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 雪的晶粒结构非常复杂,即使攥成雪团,内部的微孔仍可保持足够的空间,含有甲醛、花粉等有害物质的空气从中经过,这些化学成分就会吸附在上面,把空气流量调整至适当程度,可滤除 90%以上的甲醛、花粉等有害成分。 雪水是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冰状水,是一种超软水。 它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 因此,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 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 都有效果,尤其对于轻患者,只需每三四个小时涂洗一次,可不用其他药物,45 天就能痊愈。 常用雪水洗澡,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 清纯的雪水还是一种 9、美妙的天然饮料。 研究表明,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 通水多,所以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每天饮 12 杯雪水,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能防治动脉硬化症。 俄罗斯的医学专家还提醒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冰结构水会日显不足,从而加速人的衰老。 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更有好处,可以延年益寿。 目前已收集到的试验数据表明,户外 4 米高的雪堆,盖上 30 厘米厚的木屑、枝叶等,到 8月份仍可保持 高度。 同样 方法,如果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按照高 25 米,边长 100 米规模堆放,可 存雪 20 万立方米,夏天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 来自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雪,回过头来 又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