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精机械设备科技公司环境管理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配 : 總經理 制定公司的環 境方針。 明確組織結構 ,規定其責任與權限。 審批環境管理手冊。 任命管理者代表。 組織管理評審 ,確保環境體系的實施及有效性。 重要環境因素、環境目標指標和方案的確定和審批。 為實施和保持環境管理體系提供必要的資源。 負責對重要相關方的選定進行最終的審批。 管理者代表 負責按 ISO14001標準組織建立、實施和維持公司的環境體系。 組織制定並審核公司的環境管理手冊和程式檔。 任命審核組長 ,組織內部審核 ,檢查環境體系運行情況 ,並向總經理匯報。 對外聯絡和協調環境體系認証工作。 重要環境因素的確認。 組織制定並審核環境目標和指標、環境管理方案。 協助總經理組織管理評審。 急狀態預防及應急準備的監控。 環境管理委員會成員 負責環境管理手冊、程式檔、環境管理作業指導書、環境記錄表格的編寫組織與管制。 負責環境體系的組織、協調實施和維持、改善。 定期組織 ISO工作會議及管理評審資料和資訊的收集。 負責公司環境因素的匯總、評價 ,重要環境因素的登記及環境目標和指標、環境管理方案的提出。 部門環境因素的識別、確定。 文控中心。 負責收集各相關方的環因素資訊 ,並轉達各部門。 管理部 統籌處理公司的廢棄物。 統籌管理公司的能源和資源。 對非生產物料供方及承包方的環境行為施加影響及管理控制 ,並向其公佈本公司環境方針。 統籌公司的消防安全管理。 統籌環境目標和指標達成獎罰制度的制定和實施。 負責對新員工進行環境意識的培訓。 保証公司改善環境所需的資金到位。 負責柴油罐區、危險品倉庫及危險廢棄物場所等環境管理 ,保證以上能正常運作 ,如有異常情況出現時 ,能及時處理。 負責統籌整個公司培訓活動 ,組織制定公司年度員工培訓。 . 負責法律法規的收集、登記、評審。 統籌環境監測的管理。 是公司環境資訊的反饋和處理中心。 統籌公司內的環境相關教育培訓。 統籌管理公司的環境不符合糾正及預防措施。 負責環境目標和指標以及環境管理方案的擬定。 資材 ,並向其公佈本公司的環境方針。 對化學藥品的數量等進行點檢 ,對化學品的存放進行規劃管理。 、法規的證明。 採購 負責全廠的非生產物料的合理採購。 對生產物料供方及承包方的環境行 為施加影響及管理控制 ,並向其公佈本公司的環境方針。 對要求所有的承包方提供環保法律、法規的證明。 負責對化學品供方的環境條件作審查確認。 生產 協助管理者代表對廢棄化學危險品的處理。 對化學藥品的數量等進行點檢 ,對化學品的存放進行規劃管理 .(已領用出倉的部分 )。 品保部 負責管理各部門的環境管理的點檢與查看。 負責統籌組織 ISO活動 ,組織內審 活動的正常進行。 負責監控水、氣、聲、渣等關鍵環境特性的監控與測量實施情況。 負責與客戶及供應商的產品環境資訊交流。 負責接收及統籌處理各部門所反饋的內外部產品環境資訊。 財務 負責各項財政支出的核對等 ,配合總務保證公司改善環境所需的資金到位。 業務部 /市場 負責對客戶資訊交流。 負責本公司與客戶、之間環境資訊的交流。 工程部 新產品的設計開發策劃、實施、評審、驗證、確認。 環保材料的選擇。 新材料、新技術的評估及認可。 設計開發 過程不合格的控制與管理。 工程圖紙及標準的制定。 負責組織降低新產品的資源能源消耗量和考慮減少新產品的環境污染。 配合 ISO 小組收集和重新收集有關產品方面的品質、環境法律、法規和標準等。 工藝流程能力提高與優化,工藝流程改善; 審核產品製造及測試規範,量產工程確認。 各部門 保存本部門環境管理活動符合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 負責本部門相關的環境信息反饋和傳達。 負責本部門員工教育培訓的實施。 負責本部門環境記錄的管理。 認真配合環境體系審核。 負責做好部門內污水、廢氣、噪聲、固體廢棄物的排放控制措施 ,並進行日常監督檢查。 負責對本部門化學危險品的領取、儲存、使用安全地進行控制。 負責做好部門內的節能措施。 環境活動的執行、監督及糾正措施。 各部門內的職責與 權限 :各部門負責人應根據本部門的職能 ,明確規定部門內各級人員 (特別是特殊崗位人員 )的職責與權限 ,以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點檢表的歸檔與整理由所屬部門保管。 及時瞭解本公司有關的實際狀況並確實依相關要進行環境關連物質的管理。 內部審核員 具體實施環境管理體系內部審核。 跟蹤不符合項的糾正及預防措施的有效實施。 在日常工作中監察環境體系文件的執行情況。 全員 執行環境方針、程式檔、作業指導書的規定。 接受環境培訓、提高環境意識 .。 緊急狀況下及時報告有關信息。 掌握有關的環境工作技能。 組織結構與職責的傳達 、培訓實施等方式將結構、職能和權限傳達至全體員工和相關人員。 6. 相關文件 : (略 ). 4 . 4 . 2 能力 .培訓和意識 1. 目的 : 確立公司的環境教育培訓體系並謀求實施 ,從而不斷提高員工的環境意識 ,並達到必備的能力。 2. 適用範圍 : 適用 於公司範圍內的各種環境教育培訓。 3. 職責與權限 : 環境管理委員會成員及相關部門 負責內部審核員 (包括外部培訓 )的培訓。 負責環境相關培訓的實施與監督檢查。 向全體員工提供環境方針的宣傳。 管理 負責對新員工進行規定的環境知識培訓。 負責將每個員工的環境培訓記錄存入人事檔案。 負責將環境培訓編入公司的《年度培訓計劃表》中 ,並組織實施。 各部門 負責對新調入本 部門的員工進行相關的環境知識培訓。 負責對本部門內一般員工的環境知識培訓。 負責對本部門內特殊崗位的人員進行培訓。 4. 程式概要 : 公司建立並保持《人力資源管理程式》 ,通過培訓使得不同職能和層次的員工意識到 :符合環境方針與程式和符合環境管理體系要求的重要性。 他們工作活動中實際的或潛在的重大影響 ,以及個人工作的改進所帶來的環境效益。 他們 在執行環境方針與程式 ,實現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包括應急準備與響應要求方面的作用與職責。 偏離規定的運行程式的潛在後果。 公司規定出各類教育一監表 ,對各級人員的受訓內容、受訓目的、教育擔當部門及指導者作出規定。 公司由管理部每年底制定下一年《年度培訓總計劃表》 ,並由管理者代表審批後發至各部門予以實施。 各擔當部門根據《年度培訓總計劃表》 ,編寫教材、統計受訓人員名單、確保課程表 ,並安排指導者實施培訓 ,同時做好培訓記錄。 公司的培訓應覆蓋為公司或以公司名義從於工作 且已經識別出其工作可能產生重大環境影響的任何人員。 公司由各部門對從事環境監測的人員及重要崗位的人員進行培訓和能力測定 /考核 ,並做好測定 /考核記錄 ,管理部門保存。 各部門對培訓的有效性進行定期 /不定期評估 ,並做出必要的對應 ,以求達成培訓目的。 5. 相關文件 : 《人力資源管理程式 QP06201》 4 . 4 . 3 資訊交流 1. 目的 : 確定本公司內各層次與職能間的及公司與外部相關方之間的環境資訊的交流管道及方式 ,以確保環境相關資訊的流暢。 2. 適用範圍 : 適用於所有公司內部之間的 以及公司與外部相關方之間的環境相關資訊交流業務。 3. 職責與權限 : 品管部 負責與客戶及供應商的產品環境資訊交流。 環境管理委員會成員。 負責定期組織 ISO工作會議及管理評審資料和資訊的收集。 ,呈報管理者代表批準後 ,分發相關部門。 業務部 負責本公司與客戶以及各 專業協會、學會之間環境資訊的交流。 負責本公司與客戶之間環境資訊的交流。 管理 負責公司與非生產物料供方、公司附近居民及團體、新改擴建和固體廢物處理等承包方之間的環境資訊交流。 資材課 負責公司與運輸承包方之間環境資訊的交流。 採購 負責外協廠商生產物料供方之間環境資訊的交流。 各部門 負責部門內外環境信息的反饋、傳達。 負責按規定落實有關環境資訊的處理措施。 4. 程式概要 : 公司建立並保持《資訊交流管制作業程式》。 交流內容 法律、法規等對環境的要求。 法律及其他要求評估的結果公司的環境方針、目標、指標、方案。 公司環境體系的監測、審核、管理評審的結果。 公司的環境績效及環境改進情況 ,環境事故等一切與環境相關的資訊均可做為交流的內容。 公司內各級人員都有責任和義務對所發現的環境問題逐級向上反饋 .受理者對此妥善處理 ,並做好必要的記錄。 公司自上而下地採用會議、發 文、培訓等各種方式向全體員工傳達環境資訊。 公司各部門負責與業務範圍內的相關方進行外部資訊交流 ,交流時做好必要的確認、查詢、處理和記錄等 .對涉及到重要環境因素的外部資訊的處理與答復 ,須經環境管理者代表批準認可後再由相關部門實施。 公司將本公司環境方針以多種形式向社會公開。 當客戶或其他相關方向公司素取重大環境因素時 ,經管理者代表認可後 .公司應將重大環境因素及其控制方法通報給相關方並記錄。三精机械设备科技公司环境管理手册(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第十一条、 各部门机电设备应制订安全检查制度,指定安全维护人员和实行安全监护责任人制度。 第十二条、 安全监护责任人发现员工违章作业应及时制止,安全监护责任人失职者,应追究相关责任。 第五章 人事制度 ( 一 ) 员工的招聘 与录用 第一条、 各部门因生产需要增员时,应由部门 负责人填写《增员申请表》 ,再经公司核准,由人事部统一组织招聘。 第二条、 普通员工由人事部按规定核实身份证等有关证件
部门负责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培训的实施、评价,同时也要组织部门内部的培训。 第十一条 建立培训档案(一) 建立集团培训工作档案,包括培训范围、培训方式、培训教师、培训往来单位、培训人数、培训时间、学习情况等。 (二) 建立员工培训档案。 将员工接受培训的具体情况和培训结果详细记录备案。 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目的、培训效果自我评价、培训者对受训者的培训评语等。 第四章
培训计划应按进度有效实施。 4 凡公司新进员工须参加入职培训,了解和学习公司概况,企业文化、有关制度、办公礼仪 、业务操作流程规范等。 新员工入职培训原则上每周组织一次。 人力资源部在培训前 2日向应参加培训的新员工所属部门发出培训通知。 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培训者,应在收到通知后 1天内向人力资源培训负责人请假,经批准后可参加下一期培训。 培训采取讲座、参观、集体活动等形式。 5
间前,进到更衣室更换工作服、工作帽,然后把换下的衣物放置到规定的位置,洗手消毒后,进入车间。 根据各自分工,首先应检查电源及所在岗位主要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安全可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名包装箱人员逐箱检查包装物图案的好坏,打码是否清晰,如有问题及时通知操作人员调整。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有检查、记录、有考核,要对各生产过程中各工作岗位的运行程序操作状况及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
员工在社会上见义勇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为三毛会所争得荣誉者; 拾 金不昧者; 钻研业务,引进新技术,革新改造设备,取得明显成绩者; 合理利用资产设备,变废为利者; 热爱本职工作,提供主动、热情、周到服务,多次受到顾客表扬者; 参加企业、行业内各种业务比赛并取得名次者。 在各种社会活动中,为三毛会所争的荣誉者; 员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汇报积极采取措施,使企业利益免受重大损失者
职能 为充分调动生产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我们在组织机构中没有设置质量检查部门和专职检查人员,而是设立品质保证部门,从而使生产员工从根本上消除了依赖思想,真正在员工思想中树立起了‚我就是质量的主体‛、‚我对质量负全责‛的认识。 同时,由于每位员工都要身兼生产员工和检查员二职,因此,也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而品质保证人员的职能,从单纯的事后检查向监管、总结、指导的职能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