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6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含解析内容摘要:

2、不产生 案定温度下反应 4A(s)3B(g) 2C(g)D(g) 经 2 的浓度减少 6 1 ,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 A用 A 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4 1 B分别用 B、C、D 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 123C2 的反应速率 v(B)3 1 D在这 2 用 B 和 C 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解析A 是固体,不能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反应过程中,分别用B、C、D 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 321,B 错误;2 ,v (B)3 1 ,在 2 的速率为即时速率,应小于 3 1 ;在反应过程中 B 的浓度逐渐减小,故 A、B 反应生成 C、D 的速率逐渐减小。 答案(g) 4、,t t 2t 1,则 案 知:45O 2 4H 2O,若反应的速率分别用 v(v(高 温 催 化 剂v(v(O 2)来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v( v( B. v(v(H 2O)45 56C. v(v(O 2) D. v(v(3 45解析 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 v v v。 v答案 H 3 和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g) 3O2(g)2N2(g)6H 2O(g),现向一容积不变的 2 L 密闭容器中充入 4 3 2,4 反应达到平衡,测得生成的 混合气体体积的 40%,则下列表示此段时间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不正确的是 ()。 Av(N 2)125 1 Bv(H 2O 7、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2 始浓度越大的实验,水解反应速率越大Bc()将随反应时间的不断延长而不断减小C25 时,06 v()为 05 1 D15 时,第 30 c()为 2.0 1解析A 项,由图可知,012 间段内,15 时的反应中起始浓度最大,而 25 时的反应速率最快,错误;B 项,最终水解达到平衡状态,错误;C 项中,v() 05 1 ,正确;D 项,由图可知,0.3 16 4 已达到平衡,各成分的浓度不再变化,错误。 答案选择题8(1)在相同条件下进行 应的对照实验,相关数据如下:量开始时反应效率产生量 24 1100 24 1100 比较有关量的大小 8、:v 1_v2,n 1_“” 、 “” 、 “c(c(c( 3 23则该溶液中 c(H )_c()(填“”、 “” 、 “加少量水 降温或加少量 2) 由题给信息 c(c(知: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23 3则可确定 c(H )c()9 “碘钟”实验中,3I S 2O =I 2反应速率可以用 I 与加入的28 3 24 3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 t 来度量,t 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 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 c(I )/(1 ) 040 080 080 160 120c(1 )28 040 040 080 020 040t/s 4.0 1)该实验的目的是_。 (2) 10、A,本题也可以定性判断,温度22.0 2.0 色时间缩短。 答案(1)探究反应物 I 与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29.3 s (3)A 28(4)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比(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反比)。 1 已知:酸性环境下的还原产物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甲同学在向 4草酸( 弱酸)溶液中逐滴加入高锰酸钾溶液时,发现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即反应速率由小变大。 为此,他对此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用品】试剂:1 1 液、1 1 液、稀硫酸、 固体仪器:试管(若干个) 、胶头滴管(2 支)【实验内容】在 1 号和 2 号试管中分别加入 10 2液和少量稀硫酸,在 1 号试管中加入硫酸锰固体。 然后在两支试管中加入 1 1 液。 现做如下对比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加入药品不加 稀硫酸酸化的 液加少量 稀硫酸酸化的 液实验现象(褪色时间) 溶液褪色很慢 (31 秒) 溶液褪色很快(4 秒)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进行该实验还缺少的实验仪器是_ _。 (2)液与酸性 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_。 (3)甲同学认为该反应褪色由慢到快是何种原因引起的。 _。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