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分布系统验收规范工程验收规范内容摘要:

. 线缆布放 验收 . 一 般要求 线缆的规格 型号 、 线径、 数量 、 走线 路由、接地方式 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如安装QBXXXXXXXX 第 7 页 共 40 页 位置需要变更, 应征得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同意 ,并 具备 设计变更手续。 信号线、控制线应尽量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线,确保无强电、强磁的干扰。 当同轴电缆、五类线等线缆与电源线平行敷设时,应满足下表隔离要求: 表 61 平行敷设时的隔离要求 条件 最小净距( mm) 电源线与同轴电缆平行敷设 13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70 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注 注: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 10m 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 表中同轴电缆采用屏蔽电缆时,最小净距离可以适当减小,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线缆 应沿电源线应沿走线架或线槽进行布放, 走向 应 清晰 、平直 , 不得交叉和空中飞线。 线缆经过白墙时要穿 走线 管。 线缆需进行绑扎或采用专用的线缆卡具固定, 绑扎固定间 保持一致 ,且 符合要求。 多余线扣应剪除,所有线扣应齐根剪平不拉尖。 预留的缆线应整齐盘放并固定好 ,不影响其他设备和器件的正常操作。 需要绑扎的线缆和走线管的绑扎 间距应满足下表隔离要求: 表 62 线缆的 绑扎间距 要求 ≤ 1/2″线径 1/2″线径 水平布放时 ≤ ≤ 垂直布放时 ≤ ≤ 线缆应 平直、整齐,并 避免 凹凸不平和 急剧弯曲 现象; 确需要弯曲布放时,弯曲角应保持圆滑均匀,其曲率半径应满足相应 线缆的 指标要求。 ( 1) 同轴电缆的曲率半径必须满足如下指标要求。 表 63 同轴电缆的弯曲半径要求 ( mm) 电缆俗称 7/8(普通) 7/8(超柔) 1/2(普通) 1/2(超柔) 馈线型号 22 21 12 9 一次最小弯曲半径 240 170 140 60 二次最小弯曲半径 500 260 250 110 ( 2)泄露电缆 的曲率半径要求 参照同轴电缆。 ( 3) 光缆的弯曲半径要求为: 静态弯曲半径大于等于 10 倍光缆外径 , 动态弯曲半径大于等于 20 倍光缆外径 , 尾纤盘放弯曲直径大于等于 80mm。 ( 4)电源线拐弯处的弯曲半径应大于 50mm(或不小于线缆外径的 20 倍)。 ( 5)接地线 的 曲率半径 应 大于 米。 线缆 外表面应干净、清洁、无施工记号, 无明显的折、拧现象, 并避免强行拉伸,QBXXXXXXXX 第 8 页 共 40 页 线缆的护套绝缘层无破损及划伤,馈管无裸露铜皮。 当线缆接入室 外设备时,线缆外径应与防水堵头孔内径相匹配。 未使用的接头均应拧紧堵头或采用防水胶带将接头连接器端部密封,防止漏水。 室外线缆进入室内前必须做滴水弯。 波纹管滴水弯底部必须剪切一个地水口,以防止雨水沿馈线进入室内,入线口、空必须用防水材料密封。 机房各进线孔洞 (含走线管孔洞) 在安装完成后均应用防火材料封堵 ;室内电缆走道穿越墙洞或楼板时,孔洞四周应加装保护框; 馈线窗的防水密封处理应符合工程设计及相关规范的密封要求。 对于含有金属材质的线缆,在进入机房前应有良好的屏蔽接地措施,如采用屏蔽线缆或穿钢管方 式敷设时,金属屏蔽层两端应可靠接地。 1 各种线缆应连接正确, 线缆两段应有明确 、清晰的标签。 接头制作规范,无松动。 . 线 缆走道(或槽道) 线 缆走道(或槽道)的位置、高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如安装位置需要变更, 应征得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同意 ,并具备设计变更手续。 线缆走道(或槽道)的组装应平直,无明显扭曲和歪斜,沿墙水平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平行,沿墙垂直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垂直。 线缆走道(或槽道)的侧旁支撑、终端加固角钢 、吊挂、立柱等器件的安装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牢固、端正、平直。 所有支撑加固用的 膨胀螺栓余留长度应一致。 所有油漆铁件的漆色应一致,刷漆均匀,不留痕,不起泡。 .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所经过的线井应为电气管井,不得使用风管或水管管井。 同轴电缆应尽量在线井和吊顶内的线槽布放,走线美观,并按规定用扎带进行牢固固定,且不得于其他厂家的馈线及电线绑扎在一起。 同轴电缆的连接头必须牢固安装,接触良好,并做防水密封处理。 电缆头的规格型号必须与射频同轴电缆相吻合。 电缆冗余长度应适度,各层的开剥尺寸应与电缆头相适合。 QBXXXXXXXX 第 9 页 共 40 页 电缆头的组装必须保证电缆头口面平整,无损伤、变形,各配 件完整无损。 电缆头与电缆的组合良好,内导体的焊接或插接应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 芯线为焊接式的电缆头,焊接质量应牢固端正,焊点光滑,无虚焊、无气泡,不损伤电缆绝缘层。 焊剂宜用松香酒精溶液,严禁使用焊油。 芯线为插接式的电缆头,组装前应将电缆芯线(或铜管)和电缆头芯子的接触面清洁干净,并涂防氧化剂后再进行组装。 电缆施工时应注意端头的保护,不能进水、受潮;暴露在室外的端头必须用防水胶带进行防水处理;已受潮、进水的端头应锯掉。 . 泄漏电缆 泄漏电缆的布放 应 满足同轴电缆 的上述布放要求。 泄露电 缆不能与风道等金属管道平行敷设,周围应避免有直接遮挡物。 泄漏电 缆布放时,不应从锋利的边或角上划过。 如果不得不将泄漏电缆长距离地 从地面或小的障碍物上拉过,应使用落地滚筒。 . 五类线 五类线终接后,应有余量。 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长度宜为 ,工作区为 1030m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五类线的绑扎,在管道内和吊平顶内隐蔽走线位置绑扎的间距不应大于 40cm;在管道开放处和明线布放时,绑扎的间距不应大于 30cm。 五类线必须用尼龙扎带牢固绑扎。 对于不能在管道、走线井、吊 顶、天花板内布放的五类线,应考虑安装在走线架上或套用 PVC 管。 单一五类线的纵向和横向长度不应超过 90m。 如实际布放超过 50m 则应使用 Hub作连接。 同一五类线 不能使用 2 个或 2 个以上的 Hub 连接。 . 走线管 对于不在机房、线井和天花吊顶中布放的射频同轴电缆,应套用 PVC 走线管。 要求所有走线管布放整齐、美观,其转弯处要使用转弯接头连接。 走线管应尽量靠墙布放,并用线码或馈线夹进行牢固固定,其固定间距应能保证走QBXXXXXXXX 第 10 页 共 40 页 线不出现交叉和空中飞线的现象。 固定间距参考 上文的统一要求。 若走线管无法靠墙布放(如地下停 车场),馈线走线管可与其他线管一起走线,并用扎带与其他线管固定。 . 电源线 电源线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穿铁管或 PVC 管后布放,铁管和 PVC 管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管口应光滑,管内清洁、干燥,接头紧密,不得使用螺丝接头,穿入管内的电源线不得有接头。 直流电源线和交流电源线宜分开敷设,避免绑在同一线束内。 芯线间和芯线与地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1M 欧姆。 电源插座必须牢固固定,如需使用电源插板,电源插板需放置于不易触摸到的安全位置。 电源线与设备及电池组的连接应可靠牢固,接线柱处应进行绝缘防护。 电源线两端线鼻子的焊接(或压接)应牢固、端正、可靠,芯线在端子中不可摇动,电器接触良好。 电源线接线端子处应加热缩套管或缠绕至少两层绝缘胶带,不应将裸线和线鼻子鼻身露于外部。 为 RRU 供电时布放的室外直流电源线,其金属屏蔽层在进入机房前需进行三点接地保护。 . 接地线 电源地线和保护地线与交流中线应分开敷设,不能相碰,更不能合用。 交流中线应在电力室单独接地。 地线如遇穿墙走线,穿墙部分必须加套 PVC 管或波纹管加以保护,穿墙孔 /口必须用防火泥加以密封。 机房接地母线宜用紫铜带或铜编织带 ,每隔 1 米左右和电缆走道固定一处。 接地线应连接至大楼综合接地排,走线槽已经与综合接地排相连的,可连接至走线槽。 地线与地网连接时 , 严禁形成倒漏斗 (即形成积水漏斗 ),漏斗方向必须朝下。 QBXXXXXXXX 第 11 页 共 40 页 接地点的选择必须高于地网,馈线接地要求向着馈线下行方向,绝不允许向上。 室内设备保护地线禁止接至室外楼顶等高处避雷网带上。 馈线上的接地点直接用防水胶泥密封再用电工胶布包裹,接地排或地网上的接地点必须加涂黄油作防水、防锈处理。 当接线端子与线料为不同材料时,其接触面应涂防氧化剂。 . 光缆及 尾纤 光缆 在槽道内应加套管或线槽保护,无套管保护部分宜用活扣扎带绑扎。 机架内用扎带固定尾纤时不应过紧,尾纤在扎带环中可自由抽动。 固定尾纤时,推荐在尾纤外面缠绕尼龙粘扣带后,再用扎带固定。 尾纤在机架外部布放应加套管保护,套管末端应固定或伸入机柜内部。 尾纤保护套管两端应用绝缘胶带封扎,避免尾纤滑动被套管切口划伤。 胶带颜色宜与套管颜色一致。 光接续盒应安装牢固可靠,密封良好,并易于维护操作。 当采用的光缆带有金属铠装层或金属加强筋时,其应于接续盒处进行可靠接地。 敷设好的光缆或尾纤不应被重物或其它重量较 大的线缆叠压。 过长尾纤应整齐盘绕于尾纤盒内或绕成圈后固定。 未用尾纤的光连接头应用保护套保护。 . 其他信号线和 监控 线 连接到基站的环境告警采集线应 有可靠的防雷保护措施。 . 无源器件 安装验收 无源器件(主要指合路器、功分器、耦合器等器件)的安装位置、设备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如安装位置需要变更, 应征得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同意 ,并具备设计变更手续。 无源器件尽量妥善安置在线槽或弱电井中,固定位置要便于安装、检查、维护和散热,避免强电、强磁或强腐蚀的干扰。 在线槽布放的无源器件应用扎带固定牢固。 无源器件 安装时应用相应的安装件进行固定,并且垂直、牢固,不允许悬空放置,不应放置室外(如特殊情况需室外放置,必须做好防水、防雷处理)。 QBXXXXXXXX 第 12 页 共 40 页 无源器件的接头应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两端应固定牢固。 无源器件严禁接触液体,并防止端口进入灰尘。 无源器件的设备空置端口必须接匹配负载。 无源器件应有清晰明确的标签。 施工完成后,所有的设备和器件要做好清洁,保持干净。 . 有源器件安装 验收 有源器件的安装位置、设备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如安装位置需要变更, 应征得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同意 ,并具 备设计变更手续。 有源器件的 安装位置 应 确保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 有源设备的 安装 应 牢固平整,有源器件上应有清晰明确的标识。 安装时应用相应的安装件进行固定。 要求主机内所有的设备单元安装正确、牢固、无损伤、掉漆的现象。 有源器件的电源插板至少有两芯及三芯插座各一个,工作状态时放置于不易触摸到的安全位置。 有源器件应有良好接地,并应用 16 平方毫米的接地线与建筑物的主地线连接。 施工完成后,所有的设备和器件要做好清洁,保持干净。 . 天线安装 验收 天线的安装位置、设备型号必须符合工程 设计要求。 如安装位置需要变更, 应征得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同意 ,并具备设计变更手续。 天线 的 整体布局 应 合理美观。 安装天线的过程中不 得 弄脏天花板或其它设施,室外天线的接头必须使用更多的防水胶带,然后用塑料黑胶带缠好,胶带 应 做到平整、少皱、美观,安装完天线后 应擦拭干线。 全向吸顶天线或壁挂天线 应 用天线固定件牢固安装在天花板或墙壁上 , 定向板状天线 应 用壁挂安装方式或利用定向天线支架安装方式,天线主瓣方向 应正对目标覆盖区。 天线应 尽量远离消防喷淋头。 吸顶式天线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并保证天线水平。 安装在天花板 下时,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安装天花板吊顶内时,应预留维护口。 全向天线安装时 应保证天线垂直, 垂直度各向偏差不得超过177。 1176。 ;定向天线的 方QBXXXXXXXX 第 13 页 共 40 页 向角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安装方向偏差不超过天线半功率角的177。 5%。 天线周围 1 米 内 不 宜 有体积大的阻碍物。 天线安装 应 远离附近的金属体,以减少对信号的阻挡。 不得 将天线安装在金属吊顶内。 天线 应 安装在避雷针 45176。 保护角内。 天线的安装支架及抱杆必需 良好接地。 GPS 天线和北斗天线应 注意避免放置于基站射频天线主瓣的近距离辐射区域, 禁止位于微波天线的微波信号下方、高压电 缆的下方以及电视发射塔的强辐射下。 以周边没有大功率的发射设备,没有同频干扰或强电磁干扰为最佳安装位置。 GPS 天线必须垂直安装,垂直度各向偏差不得超过 1176。 GPS 天线 必须安装在较空旷位置,上方 90 度范围内(至少南向 45176。 )应无建筑物遮挡。 GPS 天线安装位置应高于其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