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覆膜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膜覆盖甘薯栽培技术是以地膜覆盖为核心,配套精细整地、科学施肥、适期早播等措施的甘薯高产稳产综合栽培技术。 一般增产 4050%,并且提前1520 天成熟。 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要点概述如下:一、适宜范围我省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不足,因此,甘薯盖膜后能有效提高地温,增加积温,提高土壤抗旱保墒能力,增产效果非常显著。 我省海拔在 1000 米以上的地区、低洼易涝地区、重盐碱地块不适宜甘薯覆膜栽培。 二、精选地块,深耕整地选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通气性良好、保水保肥的疏松沙质壤土为宜。 耕地深度一般以 33 厘米左右为宜,注意不要打乱土层。 播种前清除前茬作物的残茬、秸秆和其它杂物,做到土地平整疏松。 三、合理施肥一 2、般的底肥施用标准是:腐熟的优质农家肥 38004200 公斤/亩,磷酸二铵 20公斤/亩,尿素 30 公斤/亩,草木灰 150 公斤/亩。 12 公斤/亩。 施用方法:应采用深层施肥与分层施肥相结合。 甘薯根系多集中分布在 2530 厘米土层内。 底肥应施在 2428 厘米土层内,集中条施在垄底,并与起垄结合进行。 四、起垄覆膜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起垄比平栽一般增产 11采取高垄双行密植,垄高 2025 厘米,垄宽 6080 厘米,垄距 1520 厘米。 要求垄面平整细致。 为避免土壤水分蒸发,一次完成整地、起垄、覆膜、盖土等多项作业。 覆膜时力求达到“紧、平、严”的标准。 甘薯覆膜栽培必须掌握好“一增、三早、四 3、盖四不盖”原则。 1.“一增”即增加密度。 地膜甘薯宜密不宜稀,根据不同地力,不同品种确定适宜的密度,一般甘薯的密度保证在 3600 株/亩以上。 2.“三早”即早育苗,采用火炕育苗以保证在 4 月份甘薯苗出床;早起垄,栽苗,地膜甘薯栽苗日期比露地提前,适宜早栽苗,使之早结薯、早膨大。 3.“四盖四不盖”即盖严不盖漏,盖膜后在垄两边用细土压严地膜,每隔 5 米压一条土带以防止大风鼓膜;盖优不盖劣,覆膜甘薯应选择增产潜力大的品种;盖壮不盖弱,地膜田要选择壮苗,忌用弱苗,以利栽全苗:盖湿不盖干,盖膜前要浇足底墒水。 五、薯喜温怕冷,不耐低温,最怕霜冻,在 1535温度生长发育较快。 510 厘米地温低于 18 4、20时,有些品种块根膨大停止或膨大速度较慢。 2025是块根膨大适宜温度,高于 25膨大速度减慢。 耕培土:“缺一成苗,减一成产”,在栽苗后 45 天及时查苗补齐,同时可以施加少量速效化肥并浇少量水,促苗迅速生长。 中耕时间宜早,缓苗后即可以进行,封垄后停止。 一般中耕 23 次,第 12 次耕 67 厘米,以后 45 厘米,中耕结合培土,可以避免露根,减轻草害虫害。 长中的甘薯,茎节上会长出不定根,提蔓可以防止不定根扎透地膜,进块根膨大。 0 厘米左右时,开始打顶,分支生长到 30 厘米时再打顶。 提蔓勿使茎叶损伤和翻蔓,8 月下旬以前提蔓 23 次,9 月上、中旬雨后再提蔓一次。 月中下旬回秧后可以追施“裂缝肥”,硫酸铵 47 公斤/亩,或人粪尿 300 公斤/亩沿裂缝处灌入。 根外追肥可以用尿素 1%或 酸二氢钾水溶液喷施叶面,对叶片变黄的早衰田块隔半个月喷一次。 用方法是在栽苗前用甘薯膨大素兑水,浸苗根部 20 分钟后移栽。 膜甘薯茎叶生长旺盛,封垄后在雨后喷洒矮壮素或 九溶液。 约 10 天再喷一次,喷 23 次即可。 可有效控制茎叶生长,提高产量。 产上一般从气温降至 1718开始收获,降到 10%收完。 块根收刨前 20 天内不易浇水,以免降低块根的耐贮性,如遇到秋涝要及时排水,否则甘薯不耐贮藏,严重时还会出现“硬心”腐烂现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