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生物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内容摘要:

细胞分裂时期 ① ② ③ ④ A B C D E 每条染色体 含量 DNA A B a b CDYBAX④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收集的数据。 ⑶如果实验结果(幼苗的生长情况)如下图所示,则可以判断,生长素促进幼苗生长的 最适宜浓度范围为。 31. ( 6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 1) 光合作用受到温度、二氧化碳和光照强度的影响。 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 的 过程;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 ( 2)甲图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 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 ①在温度为 10℃、光照强度大于 千勒克司时,光合速度不再增加。 当温度为 30℃、光照强度小于 L3千勒克司时,光合速度的限制因素是。 ②根据甲图,在乙图的坐标上标出光照强度为 L2 千勒克司,温度分别为 10℃、 20℃和 30℃时的光合速度。 3( 7分)下图为某雄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 1)该细胞名称为 ; ( 2)该生物 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时为 条,该生物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至少 有 种。 ( 3)若 4 号染色体上有一基因 A, 9 号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有一基因为 a,则产生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发生了 和。 ( 4)在坐标中绘制该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核 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和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柱形图。 33. (7分 )人的 X染色体和 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 下图为某人 X和 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 A与 C为同源区段。 请回答: ( 1)在 A段上的基因在 C段可以找到对应的 _________________ 此区段的基因遗传遵循 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 2)色盲和血友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______________段上。 ( 3)如果某病只能由男性传给其的儿子,则致病基因位于 段。 ( 4)如此人 B区段和 D 区段都有一致病基因,则其与一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正常女性结婚,所生的后代中发病机率是 (5)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 E(e)位于 A、 C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 ?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ˉˉˉˉ DNA 染色单体 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 染色体 34.选做题( 7分) 本题有 A、 B两题,请 任选一题 . . . . 在答卷指定位置作答。 A 题: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正确的思路和研究方法往往是科学家们成功的关键。 ( 1) 孟德尔在对一对性状杂交实验作出合理假设的基础上,又巧妙设计了 _ 的方法,对假说进 行了演绎,最后提出了基因分离定律。 ( 2)萨顿利用 的方法,提出 DNA 位于染色体上。 ( 3) 1972 年 桑格和尼克森 提出细胞膜的 模型。 50 年代罗伯特森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膜的“暗 — 亮 — 暗”结构,请利用桑格和尼克森构建的模型来说明“暗 — 亮 — 暗”结构指的是。 ( 4)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他们的实验中共同、核心的设计思路是 _ ____。 ( 5)同位素追踪法所利用的 放射性同位素一般是用于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 14C、 15N、 18O、32P、 35S等。 请举出两例利用到这些元素的实验。 (2 分 ) B 题: (7分 )阅读有关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 1: l895年 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 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 资料 2: 20 世纪初,科学家们第一次将细胞膜从某种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 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资料 3: 1925年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某种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 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细胞表面积的 2倍。 资料 4: 1 9 世纪 30年 代初,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细胞膜不可能是单纯磷脂分子构成,再通过实验进一步发现可能还有蛋白质,于是提出在磷脂双分子层内外两侧都有蛋白质分子覆盖的假说。 资料 5: l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 “ 暗一亮一暗 ” 的三层结构。 按照“三明治”模型,科学家经过计算认为生物膜至少厚约 1 5— 20nm。 但电镜照片中,实际 测得细胞膜的厚度约为 71Onm。 资料 6: 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等做了一系列相关融合实验。 (1)仅通过对资料 l的分析,你能对膜结构 提出什么样的假说 ? ________________. (2)资料 3中要获得纯净细胞膜,最好选择哺乳动物的哪一类细胞 ? 试简述理由: _________ , _______. (3)从资料 3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________________. (4)资料 5 中,通过比较分析生物膜的计算厚度和实测厚度,科学家对膜结构模 型提出了什么样的假说 ? ___________ _____. (5)资料 6中,科学家最早是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的膜蛋白,用绿色荧光染料 标记小鼠细胞的膜蛋白,进行融合实验。 刚融合时,融合细胞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 在 37℃ 下经过40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 表明 ________________. (6)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综合以上实验,并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基础上,提出了 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________________模型。 参考答 案 一、 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C D B B A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C B D C B C A 二、 多项选择题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BC BC AB ABC ABC 三、 非选择题 26.( 6分) ( 1)先将细菌培养在含 35S的培养基上,再用噬菌体去侵染该细菌。 ( 2分) ( 2)不能( 1分) 它只能证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 体内,(要证明遗传物质是 DNA,还要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 1分) ( 3) C ( 4) 离心不充分,仍有少量噬菌体(或外壳)吸附在细胞表面。 27.( 10分) ( 1)低等植物 有中心体和叶绿体 ( 2) 23457 ( 3)核糖体、高尔基体 ( 4)差速离心法 ( 5)是。 因为细胞内除了细胞膜以外,还有其他生物膜 ( 6) 不是; 当用健那绿给线粒体染色时,该细胞含有叶绿体,其中的色素会起干扰作用 28.( 7分) ( 1)有丝分裂 花药(花粉)离体培养 ( 2) AaBb BC ( 3)卵细胞或极体 3 ( 4)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9. ( 7 分) ⑴垂体后叶 肾脏 ⑵肾上腺或胰岛 A细胞(写一个给分) 肝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