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化学电源内容摘要:
, 而 B极上有气体放出 , 则说明在原电池工作过程中 , A被氧化成阳离子而失去电子作负极 , B作正极 , 则可以断定金属 A的金属活动性比 B的强。 • 2.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由于原电池将氧化还原反应拆成两个半反应且有电流产生 , 因而反应速率加快。 • 如 Zn与稀 H2SO4反应制氢气时 , 可向溶液中滴加少量 CuSO4溶液 , 形成 Cu—Zn原电池 , 加快反应进行。 • 3. 设计制作化学电源 • 设计原电池时要紧扣原电池的三个条件。 具体方法是: • (1)首先将已知氧化还原反应拆分为两个半反应。 • (2)根据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特点 , 结合两个半反应找出正负极材料 (负极就是失电子的物质 , 正极用比负极活泼性差的金属即可 ,也可以用石墨 )及电解质溶液。 • ① 电解质溶液的选择 • 电解质是使负极放电的物质。 因此电解质溶液一般要能够与负极发生反应 , 或者电解质溶液中溶解的其他物质能与负极发生反应 (如空气中的氧气 )。 但如果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容器中进行 (中间连接盐桥 ),则左右两个容器中的电解质溶液应选择与电极材料相同的阳离子。 如在铜 锌 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 , 负极金属锌浸泡在含有Zn2+ 的电解质溶液中 , 而正极铜浸泡在含有 Cu2+ 的电解质溶液中。 • ② 电极材料的选择 • 在原电池中 , 选择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 并且 ,原电池的电极必须导电。 电池中的负极必须能够与电解质溶液反应 , 容易失去电子 ,因此负极一般是活泼的金属材料 (也可以是还原性较强的非金属材料如 H CH4等 )。 • (3)按要求画出原电池装置图。 • 如根据以下两反应设计的原电池: 原理 负 极 正极 电解质溶液 电极反应 2FeCl3+Cu=== 2FeCl2+CuCl2 Cu C(Fe3+ ) FeCl3 负极: Cu-2e-===Cu2+ 正极: 2Fe3+ + 2e-===2Fe2+ 原理 负 极 正极 电解质溶液 电极反应 2H2+ O2 2H2O Pt(H2) Pt(O2) KOH 负极: 2H2+4OH- - 4e- ===4H2O 正极: O2+2H2O+ 4e-===4OH- • 灵犀一点: • ① 应用原电池原理可以判断两种金属活泼性的强弱 , 但同时要注意电解质溶液的选择。 • ② 应用原电池原理可以设计任一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电池 , 但有的电流相当微弱。 同时要注意电解质溶液不一定参与反应 ,如燃料电池 , 水中一般要加入 NaOH、H2SO4或 Na2SO4。 • 【 案例 2】 (2020福建理综 )控制适合的条件 , 将反应 2Fe3+ + 2I- 2Fe2+ + I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 A. 反应开始时 , 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 B. 反应开始时 , 甲中石墨电极上 Fe3+ 被还原 • C. 电流计读数为零时 , 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D. 电流计读数为零后 , 在甲中溶入 FeCl2固体 , 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 【 解析 】 本题中涉及带有盐桥的原电池 ,盐桥可使氧化还原反应在不同反应容器中同时发生 , 大大提高电流效率。 但其工作原理和不带盐桥的原电池的一样 , 即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 对于本题 , 甲中石墨作正极 , 发生还原反应 , 电极反应式为 2Fe3+ + 2e- ===2Fe2+ ;乙中石墨作负极 , 发生氧化反应 , 电极反应式为 2I- - 2e- ===I2。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 此时电路中电流强度的和为零 , 故灵敏电流计的读数为零 , 选项 A、 B、 C均正确。 当灵敏电流计读数为零后 , 在甲中再溶入 FeCl2固体 , 导致化学平衡逆向移动 , 即把该反应的逆反应设置成原电池 , 甲中石墨作负极 , 发生氧化反应 , 电极反应式为 2Fe2+ - 2e- ===2Fe3+ ;乙中石墨作正极 , 发生还原反应 , 电极反应式为 I2+ 2e- ===2I- , D错。 • 【 答案 】 D • 【 规律技巧 】 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的关系: • (1)在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均是通常情况下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 反之 , 理论上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 将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变成原电池反应 , 就是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发生 , 电子的转移通过连接两电极的导线来完成。 • (2)以 Zn和稀 H2SO4的反应与铜锌原电池比较: • 相同点:二。高一化学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化学电源
相关推荐
D . 氢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11H 12H 13HD 练习: 2. 氯的原子序数为 17, 35Cl是氯的一种同位素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5Cl原子所含质子数为 18 B. 1/18mol的 1H35Cl分子所含中子数约为 1023 C. g的 35Cl2气体的体积 ( 标况下 ) 为 L D. 35Cl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70 g / mol BD 相对原子质量 定义
ClCOOHNOSOFeFeNaKBa ,,, 23324232 ,若该溶液由一种盐和一种碱组成,请你把它们可能的组合写出: 5 请你举出各离子在溶液中不可 以大量共存的几种情况,并举例: 参考答案 一、 1. 4, 3, 2, 6 2. 2, 16, 2, 2, 5, 8 3. 3, 6, 2, 1, 3 4. 2, 2, 1, 1, 1 5. 4, 2, 1, 2, 3 二、
条件无法确定 , 其质量数为 202。 • 【 答案 】 A • 元素 、 同位素 、 核素 • 1. 三者比较 元素 同位素 核素 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对象 宏观概念,对同类原子而言,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微观概念,对某种元素的原子而言,因为有同位素
,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 9.“又沉重 ”、 “又从沉静中 ”这两个 “又 ”字能否不用。 为什么。 10. “没有写处 ”的含义是 11.“从泥土中挖一个孔 ”的意思是 ( ) B 找一个倾泻心中愤恨的地方 C 找一个躲避自己,打击敌人的地方 D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12.“夜正长,路也正长 ”的含意是 ( ) ,革命者斗争的道路还很漫长 ,夜漫漫,革命要做最大的牺牲
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D新疆源头学子小屋 特级教师 王新敞htp::/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 9新疆源头学子小屋 特级教师 王新敞htp:@:/ 数据 1 2 3, , ,..., na a a a 的方差为 2 ,则数据 1 2 32 , 2 , 2 ,..., 2 na a a a的方差为( ) A新疆源头学子小屋 特级教师 王新敞htp:@:/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