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际生态学校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材, 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的教育。 2020 年 9月 , 学校 组织教师继续 开发 了两册《环境与生活》校本课程教材: 《未来的能源》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未来的能源》 在《可再生能源》一书的基础上选择了与学生生活较接近的能源种类,深入浅出地为学生介绍了能源知识,对学生进行节约资源的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则是 发掘中国历代有关环境保护的故事、有关保护鸟类的诗歌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是一个长期而又 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至 此,我们共开发了六册 校本课程 ,纳入了课程计划,并配备了专职教师 进行教学。 依托 “可再生能源教育馆” ,开展节约能源的教育。 我校 坚持在 各年段的 校本课程 中渗透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教育,并努力将可再生能源同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09 年,在市、区环保局和教育局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筹建了“可再生能源教育体验馆”,由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互动教学区三部分组成。 一方面减轻学校的用电压力,节约能源。 另一方面作为学生环境教育基地, 开展新能源推广活动, 组织学生成立太阳能研究小组,负 责监测太阳能发电站的发电量,结合学校情况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让孩子们在 “可再生能源教育体验馆”中学习可再生能源的知识,体验可再生能源的奥秘,从而 产生认识、开发新能源的兴趣,培养节约能源的习惯。 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 ( 1) 结合环境纪念日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4 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四.二二”地球日、“三.二二”世界水日、“六.二五”全国土地日等纪念日,制定了《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序列安排》,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如 开展了“环保时装秀” 活动,学生 将平时废弃不用的布头、报纸、塑料袋等各种材料收集起来, 设计、制作成公主裙、运动装、头饰等,一到六年级的孩子们都身着这些环保时装在T形台上进行展示.这项活动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学生不仅受到美的陶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了许多资源是可以再回收,再利用的,帮助学生养成不随手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开展“环保地板拼画”活动,学生仍旧将平时收集的废旧物品利用起来拼成一幅幅具有深刻含义的图画。 我校一直坚持在全校学生中开展“爱鸟护鸟”的活动,多年来一直坚持带领学生参加省市区组织的观鸟比赛,学生分别获得“ 蓑羽鹤奖 ”不同的奖励, 还 带领学 生参加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举办的国家爱护动物行动周的征文征画活动 , 自编小品《小鹤找家》参加武汉市中小学生环境英语小品大赛获得二等奖、自编小品〈真真假假〉参加武汉市第四届环境英语小品大赛获得一等奖。 ( 2)开展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废旧电池,哪是我的家。 》的调查后,学生发现人们都有乱扔废旧电池的习惯,而以前所学的环境知识告诉学生废旧电池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于是学生开展“回收废旧电池在行动”的活动,上门回收废旧电池,并在荣东小区每周六的下午定时广播,在社区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学生自己也 养成了不随意扔弃废旧电池的好习惯。 组织学生前往 2 路电车总站和 801 总站调查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环保指数, 开展《城市呼唤绿色交通》调查,将电车与汽车的环保指数进行对比,大家发现电车虽然运行速度比汽车慢一点,但是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危害要小得多。 通过这个调查,同学们在全校发出倡议:出行时尽可能步行或骑自行车,如果乘车请选择环保交通工具 —— 电车或电瓶车。 撰写 的 创新素质实践行调查报告《城市倡导绿色公交》获得武汉市三等奖,桥口区一等奖。 以《节能电器大调查》为主题,以学生走访超市和商场,上网查找数据等形式 ,带领学生撰写调查报告获得武汉市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湖北省科技创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