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护士工作总结范文内容摘要:

”来塘塞,那要追究其责任。 所以,责任意识对护士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自我内修、点滴养成这种意识。 责任意识与工作职责的要求是紧密联系的,有时能合二为一,但区别是显然的。 前者属自我意识、自我要求,强调个体的内控,具有软性的一面;后者属外在规约,强制要求,具有硬性的一面。 “硬 性 ”是工作职责、标准, “软性 ”是个体工作的灵魂, “硬性 ”好比骨骼, “软性 ”恰似血肉。 2 平等意识 护士加强责任意识是做好本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但仅仅有责任意识还不够,应该在责任意识的基础上,并紧紧围绕责任意识创造性地拓展工作。 这个 “拓展 ”就是由护士单方面努力,一厢情愿的工作,变成护士与病人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协调。 而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密切协作的主动权、选择权在于护士这方。 护士工作如何才能适应、迎合并受到病人的支持,确立平等意识是其关键,即护士对待病人采用平等的观念,不仅对待所有病人一碗水端平,而且时时 处处与病人平等相处,护士不能有居高临下之感。 在病房里护士是相对固定的,病人是流动的,选择住院的权力在病人手里,若把护士比作主人,那么病人就可比作客人。 护士与病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是 “主便客勤 ”。 主人怎样接待客人,方便客人呢 ?首先要尊重病人,重视对方的存在,象招待客人一样热情地招待每一位病人,力争使病人感觉到主人待客热情、随和,服务周到。 做到这些,主要体现在护士的服务态度上,护士应该做到 “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 ”, 护士的工作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平等意识也应包含对生命的尊重。 病人在生理上与健康人有区别,但在人格上与健康人是一样的、平等的。 如果护士在思想上确立了这种意识,那么在对待病人的态度上就不会有居高临下的表现,代之的是说话和蔼可亲,做事轻巧灵敏。 但有时也会有这样情形的发生,当护士好声好气地对病人说话,回报的却是恶言恶语或是不理不睬,从现象上来讲就是用平等没有换来平等,这是什么原因呢 ?很显然这是因为病人的心理状态发生了改变。 当人受到疾病侵扰时,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受到损伤,影响人的正常活动,打乱了多年的生活规律,从而产生烦躁情绪,这时病人也许正沉浸在痛苦和烦恼之中,所以也就不会对护士的好声好语给予应有的重 视和回报。 如果我们能够想到,当我们护士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事时,也会有这种表现,也许比他表现还差呢,那么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他们了。 这就要求护士有了平等意识,还要有同情心和宽容心。 现在病人到新闻媒介投诉我们护士的主要理由是态度问题,占 85%以上。 从中说明病人对护士的态度是非常在乎的,也说明护士的态度对病人病情的发展和转归起着重要的影响。 以平等的态度对待病人,并不降低护士身份,相反能够促进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协调工作,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使病人信任护士,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疾病。 同时,病人得到了平等相待,受到了尊重,减 少了因病而带来的失落感,本身就是自我的生理、心理乃至精神状态的有益调理,极大地增强了自觉抵制疾病侵蚀的信心。 因此,我们认为,护士在责任意识的基础上确立平等意识是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护士创造性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3 朋友意识 有了平等意识,避免与病人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和不协调,达到了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初步沟通的目的,彼此有相敬如宾之意,但相互间似乎还有距离感,即主人与客人界线分明,在彼此心目中未能融为一体,即尚未达到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这种沟通仍须拓展、升华。 在平等意识的基础上,护士还 应确立朋友意识。 有了朋友意识,就可以缩小护士与病人之间的距离感。 护理工作中的朋友意识,是指护士在工作中把病人和他们的亲人象朋友一样对待,与病人相处的过程中投入一定的感情 (当然这种与男女之间的异性感情是不相同的 ),这种感情表现在为病人病情好转而高兴,为他们的心情舒畅而共同愉悦。 护士有了朋友意识,在主观上确定了这个朋友目标,就能主动地与病人交朋友,在对病人治疗和相处中就能仔细地了解和观察病人:他是什么样的个性特质的人 ?他的家庭成员对他怎样 ?他的职业是什么 ?这种职业对他的性格有什么影响 ?他热爱他的职业吗 ?等等。 在 关心病人疾病的同时,还要关心一个个性格相异的人。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 “这个病人好 ”, “那个病人不讲理 ”, “这个病人本人倒不错,可他的家属太夹生 ”。 这就是护士与病人相处中渗透的感情色彩。 有些病人入院前位于领导岗位。 平时呼风唤雨,唯我独尊,到了医院对待护士 6 也象对待他的下级一样,呼来唤去,发号施令,扰乱了正常的护理工作程序,也有些病人自己很有钱,认为钱能买到一切,他们对护士的要求特别多,有时超出了护理的范围,遇到这样的病人,确实令护士头痛。 如果有了 “朋友意识 ”,我们护士就会这样想: “这位朋友有点傲气,我可要劝 劝他,要他知道医院有医院的规矩,不可以随心所欲。 ”“这位朋友观念上有问题,我要开导他一下,让他学会尊重别人 ”。 当然,朋友意识不是让我们放弃原则,放弃严格的操作规程,相反,为了朋友的安全和康复,我们更应该小心谨慎。 以朋友之心去待人,也一定能够得到朋友之心的呼应,病人一定能够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理解护理工作的艰辛,默默地提醒自己:应给朋友增光添彩,不给朋友添乱抹黑;应主动配合治疗,而不消极、作梗;愿把朋友之心作我心,定不负医护人员的义。 以朋友的态度待病人,不是护理工作上的庸俗哲学,而是处理好护士与病人之间关系的 高层次沟通,我们日常护理工作能够做到,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少有护士能真正做到待病人如朋友,也很少有人能真正领悟到护理工作中的 “朋友意识 ”的价值所在,即使是领悟到其中的意义,也因与 “不能增分文酬金 ”而弃之。 我们认为,护理工作中的朋友意识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高质量护理的不可忽略的一环,有了这种意识并在这个意识驱使下工作,不仅工作效果好,使病人放心,还能做好 “令人头痛 ”的病人的思想工作。 这是现代整体护理的内在要求,是新形势下护士应备的素质,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朋友意识就是感情的凝炼、升华。 4 亲人意识 在朋友意识的基础上,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再升华,就会形成亲情感,彼此都会萌发出亲人意识。 这种亲人意识是护士与病人工作关系上沟通的最高层次。 一般来说,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称之为亲人,亲人之间的感情是不同于其他的感情,据调查,海外华人在经营活动中,财团的最高机构是由亲人们组成的,这说明中华民族有着根深蒂固的 “血永远浓于水 ”的亲缘观念。 对亲人的依赖和信任是无价可比的。 护士与病人没有血缘关系,但如果护士把病人看作是自己的亲人结果会怎样呢 ?护士在思想上树立亲人意识,把年纪大的病人看作是自己的长辈,把年龄与自己相 仿的病人看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把年龄幼小病人看作自己的孩子,护理时感觉就不同,操作中每一具体细小的动作都会考虑到是否对病人有利,对操作技能的要求就会更高,因为 “我 ”是在为亲人做治疗,一定要把痛苦降到最低点,把舒适提高到最高点。 如果说明朋友意识具有感情色彩,那么,亲人意识则具有亲情色彩。 当一位长久卧床的病人离开人世的时候,护士和病人亲属一起伤心落泪,这就是亲人意识的体现。 当看到一位病人痊愈出院,与护士依依不舍千恩万谢的道别场面时,人们一定觉得护患之间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 我们在给病人打静脉针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种 情形,在为一位熟悉的、关系融洽的病人打针时,往往能够 “一针见血 ”,一次进针的概率很高,而为一位新病人或是与护士发生过纠纷的病人打针时,心里总有些紧张,这时一次进针率就低。 同样的操作手法,在为护患关系好的病人做肌肉注射时,他们不觉得有多疼,而为护患关系紧张的病人做肌肉注射时,他们就觉得疼得不得了,而且会感到一次更比一次疼,而当他们与护士的关系改善以后,又不觉得打针有多疼了。 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人与人之间有了良好感情时,大事可以化成小事;当人们之间有憎恨之意时,小事也能变成大事。 护理工作的操作中,有很多 种是会为病人带来不适甚至疼痛感,如果我们把病人当作长辈、兄弟姐妹、孩子的话,那么在操作中不但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去做,而且还会想方设法使自己的技术熟练,效率更高,减少对病人造成不适和疼痛的时间和次数。 另一方面, “以心换心 ”也得到病人的真诚相待,他们会把护士当做亲人, “有这么好的孩子、姐妹、阿姨为我做治疗护理,这点疼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样护患关系就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因此,亲人意识是为达到高质量、高效率、好效果的护理工作铺平了道路。 当病人带着美好的回忆出院时,他自身的生命得到了延续,他的社会生命同样也得到了 延续 ——这就是 “亲人意识 ”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当一个病人带着生离死别即将辞世之际,医护人员在他心目中作为 “亲人 ”的成员,对他的病情治疗已经倾注了 “亲人 ”的情感,尽到了 “亲人 ”应尽的职责 (义务 ),他在感谢 “亲人 ”的同时,留念生命最后的一刻,应该是无憾于 “亲人 ”的尽心。 亲人意识作为护患关系沟通的最高层次,比朋友意识更难做到,我们认为, “更难 ”并不意味着就不能做到。 战争年代里,后方医治战场上负伤的官兵,医护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把伤员当作亲人,全心全意为伤员服务,唱出了可歌可泣的亲情战歌,这优良传统难道说没有普遍意义 吗 ?难道说不应该普遍推广吗 ?医院是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场所。 这种场所应该是洁白无瑕,一尘不染,应该把能够使的力量全部用于救治病人,不藏半点私心杂念。 我们所倡导的亲人意识,说到底就是发挥护士最大的技能和智能为病人服务,技能是硬性,是靠训化产生并形成的。 而智能往往渗透着更多的知识、人品、人格等修养成份。 与病人产生了亲情感,就能象待亲人一样来善待病人,将自我的技能与智能融为一体用于工作,使工作锦上添花,取得最佳效果。 总之,护士工作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 “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这 “服务 ”思想的确立,就 是护士岗位意识的形成,而岗位意识的具体内容就是责任意识、平等意识、朋友意识、亲人意识。 这内容的四个方面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扣紧,形成一个综合的、立体的意识网络,指导护士工作。 真正将这四个方面创造性地运用于护理工作中去,则完全体现出真、善、美,力避护理工作中的假、恶、丑。 因为护 7 士确立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就必然求真务实;确立平等意识,尤其是确立朋友意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